天天看點

再議拼多多崛起---資料人無事閑聊

前幾天興起寫了些關于最近拼多多崛起的個人分析,見 分析拼多多崛起

再議拼多多崛起---資料人無事閑聊

今天突然又想到一些看法,分享下。

1. 産品體驗方面:接了點阿裡巴巴批發網的活

再議拼多多崛起---資料人無事閑聊

先說說阿裡巴巴批發網:阿裡巴巴批發網是目前通路量最大的 b2b 網站,作為行業内的 b2b 老大,經積累了大量的會員和良好的口碑,再加上阿裡巴巴大量的廣告和技術以及各方面資源的投入,阿裡在吸引新 會員以及維護老會員方面做的相當不錯。

從一個故事講起:

前年因為要做電商相關的資料産品,做市場預研,了解了阿裡巴巴批發網,然後和同僚們閑聊可以使用阿裡巴巴批發網購物。阿裡巴巴批發網是B2B模式,但是對于很多商品,三五件産品就可以發貨,而且比淘寶便宜不少,是以一幫剁手黨女同僚就自發組織聯盟,建立微信群,如果有人要買,就在群裡發連結,湊個人數下單,這樣的結果就是購物的場景變得便宜和有趣,幾個人互相商量商量,還有助于同僚感情交流。

**您看,這是不是很想拼多多的使用場景。

我覺得産品的定位不僅要考慮的确切的使用者群,也就是TA定位;還要考慮到一對一服務使用者時使用者的體驗和感受。**

是以感謝拼多多,又給了我們剁手黨同學一個互幫互助的剁手機會,祝玩的開心。

2. 搶了淘寶客的市場

淘寶客是指幫助淘寶賣家推廣商品并按照成交效果獲得傭金的人(可以是個人或者網站),之前叫淘客。
2009年1月12日起,正式更名為淘寶客。隻要擷取淘寶商品的推廣連結,讓買家通過您的推廣連結進入淘寶店鋪購買商品并确認付款,就能賺取由賣家支付的傭金,無需投入成本,無需承擔風險,最高傭金達商品成交額的50%。2010年3月19日消息,基于淘寶客的“淘寶聯盟”已悄然成型,淘寶網針對中小站長以及網絡合作夥伴推出這一平台。所有使用者都可以自由申請加入淘寶聯盟,當通過注冊申請後,即可成為一名“淘寶客”。然而做的最好的就是通過網站推廣,建立屬于自己的淘寶客網站,然後利用SEO技術把網站優化上搜尋引擎的首頁,進而獲得穩定的流量。
           

在淘寶客中,有淘寶聯盟、賣家、淘客以及買家四個角色。他們每個都是不可缺失的一環:

  • 淘寶聯盟:一個推廣平台,幫助賣家推廣産品;幫助淘客賺取利潤,每筆推廣的交易抽取相應的服務費用。
  • 賣家:傭金支出者,他們提供自己需要推廣的商品到淘寶聯盟,并設定每賣出一個産品願意支付的傭金。
  • 淘寶客:傭金賺取者,他們在淘寶聯盟中找到賣家釋出的産品,并且推廣出去,當有買家通過自己的推廣連結成交後,那麼就能夠賺到賣家所提供的傭金(其中一部分需要作為淘寶聯盟的服務費)。

淘寶客的推廣主要可以分成如下2大類:

  • 擁有獨立平台的專業淘寶客:這類淘寶客精通網站技術,搭建專業的平台,如淘寶客返利網站(優秀淘寶站内APP:開心賺寶,惠集網,返利,QQ等)、獨立部落格、商品導購平台、使用者分享網來吸引客戶,賺取一定的傭金。
  • 自由的淘寶客:這類淘寶客沒有固定的推廣方式,不管技術還是實力都不是很雄厚,主要論壇、部落格、SNS平台,或者微網誌、郵件、Q群等作為推廣方式。很适合大衆新手。

再聯想下上面同僚們再阿裡巴巴批發網購物場景和拼多多通過微信推廣,營運方式,以及多不勝數的QQ購物群,是不是發現,之前淘寶客賺取的傭金被發起拼多多購物請求的朋友賺了(省下的錢就是賺的麼)

注:常見淘寶客推廣方式:

(1)URL模式,可以粘貼到聊天對話框中,或者是論壇的文章,自己的部落格文章,或者msn、qq簽名檔等處。
(2)文字鍊模式,和url模式比較相近,但是您可以選擇一串我們提供的文字作為商品展示或者自己撰寫希望傳達給買家的文字資訊,生成代碼後粘貼到聊天對話框中,或者是論壇的文章,自己的部落格文章,或者msn、qq簽名檔、個人網站等處。
(3)圖文模式的推廣展現形式,您可以個性化定義希望出現的圖文樣式。可以單獨展示圖檔,也可以加上文字标題,商品價格,檢視詳情按鈕中的任何一個元素,另外,還可以選擇上下排版還是左右排版,并且還可以對圖文的格式進行定義,定義好了以後,點選複制代碼。如果是要粘貼到部落格等位置的,建議選擇iframe模式下的代碼。           

3. 再說:拼多多借勢微信社交營銷管道

通過我們日常生活中對拼多多應用場景的認識,還是上面舉的例子,微信社交流量給拼多多帶來很大幫助,可以說是起到了基礎設施般的作用。

過去是好閨蜜,一起來例假;現在是:好閨蜜,一起拼多多;哈哈,開個玩笑。           

但是話說回來,幾乎所有的文章都說了拼多多微信的社交流量,但并不能簡單地說因為抱了騰訊爸爸的腿,就成就了拼多多,這就是刻闆印象。這帶給我們的啟發就是,你是在捍衛一個刻闆的經濟學理論,還是回歸到一個簡單的商業常識。看待騰訊的流量也是一樣,給流量就能起來,這完全不具備任何操作意義。拼多多的崛起,是他做了跟其他騰訊系電商不一樣的事。

1. 拼多多和京東,淘寶起家時經營的商品不同

無論時大家共識還是官方排名的資料,都可以看到下面的差別:

  • 拼多多排名第一是食品類
  • 淘寶排名靠前的是服裝和工具類。
  • 京東主打是3C

    賣食品的、賣服裝的和賣電器的,無論是管道還是商家的構成,一定是很不一樣,是以這三個群體的能力建設,人群和頻率也是很不一樣的。

由于主打品類不同,所有産生商業主體的效率或頻次是不一樣的,根據現實商業環境,食品類頻次高于服裝類,3C類最低。是以,拼多多起家和崛起還要設計到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思維:高頻沖擊低頻。

回頭來看PC時代,搜尋是一個絕對廣譜且高頻的應用每個人打開電腦就會打開搜尋,一天用五次,每次搜三個PV,這就形成了百度的高頻流量,它可以有效推動無數業務,百度貼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百度沒有像抖音這麼高頻了,因為搜尋是對使用者來說是字典,是大腦外挂的硬碟,需要時才會查一下;百度流量問題就在于沒有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随着時代的使用特性而提高核心業務的頻率,是以在這樣的資訊場景裡,推送肯定比搜尋高頻,而今日頭條也就肯定比百度高頻。

由于不同電商平台和管道的流量性質不同,是以他們的目标人群屬性不同(TA),也就是使用者的使用者畫像不同。

總的來說購物使用者分三類:

第一類.:非常确定自己要買什麼的使用者。

第二類: 沒事閑逛的使用者,比如很多女同學,沒事就喜歡逛逛淘寶,看看化妝品,看看化妝品,但沒有實際購買需求和目的,就是一種娛樂。

第三類: 有購買需求,比如女生換季要買衣服,會通過淘寶,京東,唯品會等不斷搜尋和收藏自己喜歡的衣服,但是不确定會買那件,積累一定時間找到合适的,然後再下單。

第一類使用者一般會使用淘寶搜尋,京東搜尋等搜尋類電商,而電商端的重點就是SEO了。對于第三類使用者,主要目标是第二代電商,包括淘寶、美麗說、蘑菇街都是服務于這類使用者的商品導購網站;比如服裝這種非标品,對笨笨使用者有特别強的作用,因為我不知道要什麼,我也沒辦法搜尋。而第三類使用者,有點閑散人等的特點,他們打開京東超市、唯品會、京東生鮮、京東到家,一般是默默退出,騰訊即便給淘寶導流(後期好像又關了),但打開天貓、聚劃算、天貓國際,也一樣沒需求。而拼多多是什麼?它主打限時秒殺、品牌清倉、天天領現金、現金簽到、砍價免費拿。 這就意味着即使沒有任何需求,不想買任何東西,但突然得到這麼一個東西,打開拼多多還是可以幹點事情。比如現金簽到,第一天簽給了我4.5元,我好開心,第二天又給了1元,第三天又給了幾毛錢。6塊多已經可以在拼多多買個卷紙了。連簽三天,我得到的錢就買了抽紙拿回家,我很快心,對拼多多評價很高,而且覺得物美價廉又好玩,購物就像是娛樂了。

為什麼拼多多可以不花錢短時間引流一百萬微信使用者?有個原因可能是他們用了微信邏輯的一個規則,如果下單就預設關注。拼多多做了一堆原價一塊、現價一分的東西,很便宜的價格快速得到了一百萬使用者。當你有了最快速度得到使用者的方法,就毫不猶豫做這件事情,一定要相信市場的力量。當拼多多有機會便宜拿到使用者時,它的執行是極其徹底的,反而面對有機會便宜拿到使用者的時候,像京東這麼财大氣粗的公司反而沒有幹。

我們可以看看企鵝智庫的資料:

再議拼多多崛起---資料人無事閑聊
再議拼多多崛起---資料人無事閑聊
再議拼多多崛起---資料人無事閑聊

是不是比較清晰了。

注:

今年初開始,我自己定下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除了美食和旅遊類的微信公衆号,不看其他公衆号文章,而是選擇概念化學習和結構化學習,讀書和讀論文。過去是多讀書,少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現在應該是多讀書,少看公衆号,少吃零食多睡覺。```             

4. 根植與當下完善的管道和物流價值網絡中

淘寶起家時很多人并不習慣網上購物,對電商信任度也不高,經過淘寶的多年經營,電商購物已經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習慣。同時各個品類的管道的思維也發生了變化,電子支付方式也很便捷了,物流網絡也相當成熟。

當初淘寶,美團,京東等電商起家時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而今已經成了拼多多的基礎設施。

5. 為電商店家打開新的流量視窗

有這樣一個說法,當大家都意識到流量的重要,都逐漸了解電商應該怎樣做的時候,這類電商平台上的機會已經不多了。我做過硬體開發和設計,又做過APP開發,最近兩年做大資料方向的産品經理,一路跟着網上不斷發明的口号或風口走來,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這幾年的風口無非時某種技術的成熟或消費更新等等,我覺得作為産品經理,要回歸市場和商業的本質,而不是跟随口号和分口。

最近幾年淘寶為了打假,據說曾經一秒删掉了24萬商家,不知道具體情況;可是,作為資料人或産品經理應該要思考的是這些被封殺的店家和管道,他們去了哪裡了呢。商業或市場的本質是交易,而不是帶有價值偏好的真品或A貨的讨論,過去又很多歐美的廢舊物品流入中國市場,而今天中國的廢舊物品又流入了一些不發達國家,廢物都可以交易,何況其他等。 再往比較敏感的方向讨論,造假的商家往往比較活躍,曾經撐起千團大戰的實物團購被聚劃算秒殺了,而聚劃算劃歸天貓,整個淘寶低端團購大業态一下子空出來了,而這個突然空缺的巨大缺口,對拼多多來說,可就是應運而生了。

6. 借勢當下完善的雲服務和資料服務

這個好說,早先時候BAT還在自豪如何又1萬的并發逐漸到億級并發,而在雲服務以及很成熟的今天,這些都變得比較容易。比如前幾年的視訊類APP開發,雲計算這種新的基礎設施為很多企業起到了很大的技術支撐。

當然,大公司提供的資料服務也一樣。

7. 真實世界的消費更新

比如對富裕的人來說,拼多多是“消費降級”,對于不太富裕的人來說,拼多多就是“消費更新”,而一樣的是:拼多多提供了一種新的娛樂式購物方式。

真是的商業世界裡,隻有交易;消費更新隻是其中的一個具體化的目标人群而已。

8. 我們不開店,我們之間甩貨

上一篇中講到電商和實體商店營運的基礎思維:流量成本。其實電商開店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如今電商開店要學的東西也很多,核心應該是獲客、開店和供貨。

  • 獲客方面

    平台流量、廣告流量、營運位、搜尋展示等方面,拼多多商家跟淘寶、京東的方法一樣。但社交裂變的流量,隻有拼多多用好了,而且它用一系列方法,才讓社交裂變的流量有效地在拼多多的場景裡沉澱下來。(而且,當下很多平台獲客成本是很高的,社交管道要便宜很多)

  • 開店方面

    開店方面,對于很多電商平台已經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單純開店倒是容易,但是營運,維護也不簡單,而且會産生不少費用。天貓,京東這種大型電商,以品類為機關營運,唯品會顆粒度比京東、天貓要細,是以品牌為機關營運,很多想融入這個體系難度很大。而拼多多,已經去品類、去品牌,以貨為機關營運,發個商品,送個店鋪,有貨直接上來賣。

9. 新品牌的成長土壤

上文總是說,市場或商業的關鍵是交易,而不是他們在交易什麼東西。大白話,有人買,有人賣就能産生價值。很多制造業企業,具備很好的制作能力,就是缺少品牌。他們制作的産品并不比品牌産品差,甚至是一樣的。過去,我們常見很多人使用各種奇形怪狀的山寨手機,而山寨手機也通行全世界,而今天,在這樣的目标人群中,大多數人改用紅米手機;這是社會和經濟發展以及本土品牌崛起的結果。

去年寶潔某些品類的産品利潤下滑巨大,主要原因就是這個産品的市場被本土産品取代了。

是以,最後一點,也就是寫這篇文章我最想說的,也是做品牌營銷行業兩年多時間裡的一個思考:拼多多本質上是他背後強大制造業和網際網路等要素構成的價值網,以及無處安放的低端供應鍊和低銷人群構成的巨大市場,最終撐起了拼多多。還有,中國的營銷效率是全世界最好的,中國的制造業能力是最強的,中國可以觸及的市場是最大的,在這樣的價值網基礎上,未來中國肯定會崛起許多本土品牌并走向國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