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自從弘治之後,武力就開始走向下坡路,雖然明武宗朱厚照短暫的雄起,但是由于朱厚照短命,這場改革沒有非常明顯的起色,嘉靖當了皇帝之後前期一直忙着證明我爹是我爹這個世紀難題,根本就沒有精力關心已經腐朽的大明軍事,到嘉靖中期明朝軍隊戰鬥力已經跌入谷底,北有俺答玩命沖破長城搶劫,南有倭寇反複騷擾,就是在這種不改革就得嗝屁的情況下,大明進行了自我革新,逐漸在嘉靖年間開始,到萬曆年間完成了一輪軍事改革,主要的特點是在大明的衛所軍的體系中加入了募兵體系,馬芳就是在這次改革中第一個崛起的名将,他憑借着彪悍砍了一輩子人而沒有被砍死,最終帶領明軍一點點重建了大明的軍心士氣,他的光芒被他的後輩戚繼光、俞大尤、李成梁等掩蓋,但是這樣光芒萬丈的人應該被永遠銘記。
需要特殊說明,馬芳的太師不是他的官職,是他的外号,是蒙古人給他的外号,因為蒙古人最能打的才會被封為太師,就有點像今天的大nb的意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馬芳,出生在1518年正德的山西蔚州,也就是現在的張家口,是隸屬于九邊的宣化鎮的一個農戶家庭,這娃從小就命苦,小小年紀就沒了媽,都說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後進門的後媽對這個繼子非常不待見,經常發生虐待。
公元1528年嘉靖八年。這一年大明的中央嘉靖皇帝在跟楊一清為代表的文官集團還在争論嘉靖應該管自己的親爹叫爹還是哥哥呢,這一年山東登萊戚家生了一個娃娃叫戚繼光,這一年十歲的馬芳在跟繼母吵了一架之後,離家出走,準備到外邊創出一番天地,沒想到半路上碰到沖進長城來打劫的蒙古土匪,馬芳順手就被這夥蒙匪捆上手腳帶回草原,被送給當時蒙古大汗“小王子”的孫子俺答(為了友善記錄,本文全文都稱他為俺答,因為他的這個名字最為人所知)當了放羊的奴隸。從此馬芳有了第一份工作,奴隸+放羊娃。
如果是打遊戲,這樣的開局算的上是地獄難度了,但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小小年紀的馬芳沒有放棄自己,在放羊的同時,他跟草原的牧民,學着自制弓箭,并虛心的向他們讨教騎馬射箭的訣竅,而且有一股子狠勁,在沒有名師指點的情況下,練就了一身武藝,弓馬娴熟,尤其是他射箭非常準,成了一名神射手,後來就連主人俺答打獵的時候也喜歡帶着馬芳。
有一次俺答出門的打獵的時候,草叢中突然重出一隻吊睛白額虎,張着血盆大口朝着俺答就猛撲過來,俺答的侍衛們都驚了,被吓的四散逃開,眼看着蒙古的一代雄主就要喪身虎口,馬芳挺身而出站在俺答面前,張弓搭箭一氣呵成,箭從虎口灌入,猛虎登時斃命。俺答看着這個剛剛救了自己,不到二十歲精壯小夥非常喜歡,立刻就賞賜他一匹寶馬,一身精良的裝備,還把這個奴隸提拔為自己的貼身侍衛。馬芳一日之間不但找到一份待遇超好的工作,而且老闆還給配車,一時間牛的不行,馬芳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完成了人生階層的第一次跨越,從奴隸到武士。如果按照這個劇本走下去,馬芳會在俺答身邊跟随俺答四處征戰,如果立下戰功有可能會被提拔為一個将軍,擁有自己的領地、女人和财富,如果這樣,馬芳也不足以被記錄在曆史上。
随着嘉靖即位,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嘉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證明“我爹是我爹”這個千古難題上,對于邊關的軍事關心的嚴重不足,此時明朝的邊關非常松懈,戰鬥力嚴重的退化,俺答經常到九邊各處偵查,試圖找到破關而入的機會。
1537年嘉靖十七年,俺答帶着大軍到大同鎮邊上狩獵,名為狩獵實則是窺視大同的防禦是否嚴密,如果有機可趁,就趁機到長城内撈一把,大同當時的總兵叫周尚文,也是個能打的猛男,防的是滴水不漏,一看無機可趁,俺答就開始組織打獵開party。馬芳一直謹記自己是個明朝人,非常想念十年沒有見過的老父親,在半夜衆人都喝高了在帳篷裡呼呼大睡之際,偷了俺答的一匹寶馬,向大同、向家鄉、向祖國狂奔而去。
大半夜的周尚文被侍衛叫醒,說營門外有一個自稱是明朝人的鞑子,說是要回歸祖國。貫穿整個明朝,一直不斷的有從蒙古草原跑到明朝打工當雇傭兵的蒙古武士,對此明朝一直持鼓勵态度,但是頭一次聽說有明朝人從蒙古那邊過來,于是周尚文不顧半夜三更接見了馬芳,一看到馬芳,周尚文就喜歡的不得了,這小夥子長得這個好,虎背熊腰五大三粗,關鍵是長了一張非常憨厚老實的臉,一看就是實誠人,軍隊中最需要這種耐操老實的炮灰。馬芳講述了自己的經曆,周尚文不管内心是怎麼想的,作為主将他立刻就發現了馬芳的标杆效應,于是周尚文立即把馬芳樹立成愛國主義的典型,在全軍上下宣傳了一波,馬芳從蒙古帶回來的寶馬裝備都歸馬芳,而且招聘馬芳到自己部下,做了一個隊長,這個官職相當于現在的班長,一隊12人設定隊長一名。虛歲剛剛20歲的馬芳通過跳槽實作了人生
第二次轉折,從一個大頭兵做到了一個低級士官。
砍人頭換銀子
在接下來近十年的時間裡,馬芳的生活非常刺激,總結起來就是扛着大刀砍蒙古人的腦袋換銀子。由于馬芳本人武功高強,同時他在蒙古生活了近十年,一身武藝都是跟蒙古人學的,而且還給俺答當了好年的侍衛,對于蒙古人非常熟悉,是以出門砍人效率都非常高,那是一砍一個準。但是馬芳接下來的操作讓人驚掉了下巴,當時明朝規定,軍人可以用蒙古人的腦袋跟朝廷兌換若幹銀子(不同時期略有不同),或者底層士官可以升官一級,但是馬芳把所有砍下來的腦袋都換成了銀子,他跟别人說是因為父親太窮了,他換了銀子可以贍養老父親,當時的正常操作是升官必然發财,而馬芳隻把眼睛盯在眼前的銀子上而沒有看到長遠的好處。馬芳很快就在大同軍中赢得一個“孝順的憨貨猛男”的稱号,但是我有另一種了解,馬芳這樣的一個農家子弟,在軍中毫無根基,如果他把所有的軍功都換成官位,那樣升的太快,對于根基不穩的他來說未必是好事,而且當時的大明武官那也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很多世襲罔替的将門子弟都經常沒官做,怎麼可能輪到馬芳這種底層大頭兵來做?
逆天改命從不要命開始
公元1549年嘉靖二十九年,遼東落魄軍事貴族李成梁生下來長子取名李如松,也是這一年,耶稣會教士從印度果阿搭乘一艘中國船隻到達日本的鹿兒島,開始将天主教傳入日本。
同樣在這一年,做了十年低級軍官的馬芳迎來了事業上的另一次轉折,俺答汗經過多年籌備,率領十萬大軍開始進犯大同,馬芳向總督周尚文建議派精兵抄俺答後路,導緻俺答撤兵,經過此事,周尚文對馬芳大加贊賞,說:“小子,之前小瞧你了,你有做大将的潛質啊!”同一年,70多歲的周尚文病死在任上,馬芳迎來了新上司,嘉靖年著名的壞蛋之一仇鸾。這個仇鸾也是個狠人,也是一打一槍拼殺上來的邊将,但是由于他參與到嚴嵩和夏言的黨争,幫助嚴嵩搬到夏言,一個邊将一旦參與到朝堂的黨争,他立刻就會變得不純粹了,開始不再用軍人的視角看待問題了。
在1550年嘉靖三十年的時候。當俺答再次全副武裝來到大同的時候,仇鸾沒有拔出刀子跟俺答死磕,而是拿出重金請俺答繞路,俺答看到仇鸾這樣常年拼殺的鐵血漢子都開始用錢買路了,這更加堅定大明的武力已經爛到根子裡了,于是他在北谷口破邊之後,一路朝着北京城猛沖過去,果然不出所料,大明除了長城沿線的邊軍可堪一戰,稍微離長城遠一點的明軍都是菜雞,俺當竟然一直沖到北京城,再次複現也先的壯舉,這次他比也先更加順利,也先在北京城下遇到了于謙帶領的大明殘部的堅決抵抗,但是俺答這次來,北京城的大門緊閉沒人敢出城野戰,俺答放開了膽子四處劫掠,在京城周圍到處燒殺劫掠,搶了個缽滿盆滿,史稱庚戌之變。
庚戌之變讓大明和蒙古同時看到了明朝的虛弱,于是從1550年開始,蒙古人開啟了長達20年南下劫掠的黃金時代,大明也是從這一年真正意識到軍事改革已經到了不改就要亡國的地步了,開啟了一些列軍事人才培養,最終培養出了俞大尤、戚繼光、李成梁等一大批中後期名将,又給大明續命近百年,也是從這一年馬芳這個底層士兵開始崛起,走向了大明進階軍官的行列。
俺答在北京城下肆虐,諸州縣報所殘掠人畜二百萬,一點都不亞于後世八旗破關的破壞力,仇鸾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竟然殺良冒功,縱兵辮發劫掠百姓,“民苦之甚于虜”,明軍徹底把臉都丢到外婆家了。
九月份,馬芳奉命勤王,在懷柔縣碰到搶的缽滿盆滿的俺答主力,馬芳當時僅僅是個千戶,帶着不足一千人跟十萬大軍的俺答遇上了,馬芳沒有像當時其他明軍要麼所在烏龜殼裡裝死,要麼遠遠的歡送蒙古人離去,作為一名軍人的榮譽感讓他站了出來,他帶着手下千餘人抱着必死決心向十幾萬的俺答主力發起了決死沖鋒。馬芳部人人抱着必死決心,就是像俺答展示大明還有熱血的漢子,人人滿眼充血個個勢如瘋虎,當場斬殺無算,就連俺答一個部将也被陣斬。俺答軍上下都已經搶夠了,他們急于傳回草原消化這次的搶劫成果,看到馬芳這群瘋子,他們都沒有意願跟馬芳死磕,他們擔心跟在他們身後的明軍萬一受到馬芳的鼓勵,全都撲上來死磕,他們就沒有辦法保留這次的勝利果實了,他們趕緊跟馬芳脫離接觸,快速的撤回草原。馬芳實力有限,雖然取得勝利,但是對戰争整體沒有大的影響。但是由于這次戰功,馬芳僅僅被升了一個陽和衛總旗的小官。
受到庚戌之變的鼓舞,蒙古各部蜂擁沖進長城開始了搶劫大業,兩個月後,一個小部落跑到威遠堡搞副業進行搶劫。馬芳奉命前往馳援,這夥蒙匪也是老手,非常擅長打埋伏,派了二十多個老弱騎兵挑戰,主力都埋伏起來等着馬芳上套,對于蒙古人極度了解的馬芳隻是遠遠的看了一眼,就發現這是個圈套,而且準備的判斷出伏兵的位置,于是馬芳把手下分成三隊,輪番朝着伏兵猛沖猛殺,不大一會就把這夥蒙匪大崩潰了,撤了幾十裡才停下來,一戰下來,馬芳全軍砍了九十多個可以幫他們升官發财的腦袋。
打掃完戰場,馬芳有對手下開始動員,“兄弟們,這群貨一定會卷土重來,而且一定會走野馬川,咱們去再幹他一家夥。”手下這群兄弟跟着馬芳已經把心氣打出來了,他們立刻歡聲雷動,不顧疲勞奔襲到野馬川,剛剛紮下陣腳就看到那群之前被自己打崩潰的蒙匪真的來到野馬川,那還有什麼好說的,馬芳和手下們默默的抽出刀子,跨上戰馬就朝着蒙匪沖殺過去,這群蒙匪的内心也是極度崩潰,被人跑到明朝都能發财,到處搶糧、搶錢、強娘們,為什麼隻有我們總跟馬芳這個殺神碰到,被馬芳按在地上又是一頓摩擦。
中場休息的時候,馬芳跟手下兄弟們說,“兄弟們,這群貨已經被吓破膽了,等會在咱們再加把勁,把他們打崩潰了,腦袋一定少不了,到時候升官發财迎娶白富美那就都不是夢了。”手下兄弟們發出了興奮的狼嚎。馬芳一擡頭,看到遠處的煙塵,立刻大叫了一聲:“不好,敵人的援軍來了,兄弟們,撤。”
果然,這夥蒙匪的主力來了,馬芳親自帶着幾個勇士找了一個險要的山頭斷後,主力撤到安全的地方,這群蒙古人朝着馬芳據守的山頭攻了幾次,掂量了一下,拿下馬芳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代價太大,他們就是一夥來大明搞副業的牧民,搶劫是主業、殺入是副業、跟馬芳這樣的亡命徒死磕完全是意外之喜,于是他們招呼了一聲就撤了,多搶點東西過冬才是正經。
馬芳看着蒙古人撤了,他立刻就猜到了他們的心思,于是立刻讓主力回來,他們就遠遠的跟着這群蒙匪,就像狼群遠遠的跟着牧羊人驅趕的羊群,就等牧羊人放松警惕。走到泥河的時候,這群蒙匪一個疏忽就讓馬芳抓住機會,沖進蒙古軍軍營大刀片子一頓砍,這夥蒙匪的神經終于崩潰了,“這次出門搶劫怎麼沒看黃曆,碰到這群神經病。”于是撒丫子四散奔逃。馬芳帶着兄弟們收割了一波腦袋。
在大明上下被蒙古人折磨的風聲鶴唳的大環境下,馬芳團隊的戰績無異是輝煌的,是标杆,是典型,必須予以表彰,其光輝事迹必須要做充分宣傳,以他為榜樣号召大明被打的喪膽将領們都要學習馬芳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打擊蒙古嚣張氣焰。效果甚微。但是馬芳通過這次大勝完成了人生的逆風翻盤,軍銜升到了指揮佥事,官職升到了宣府鎮的遊擊将軍,從大頭兵升到了将軍,成了大明統治階級的一份子了。
當年蒙匪沿着大明九邊全線進攻,明軍的防線被打的像篩子一樣,四處漏風,大明的北方到處都是四處搶劫的蒙古匪幫,馬芳帶着手下四處出擊,在别人眼裡,蒙古人是兇惡的匪徒,但是在馬芳團隊眼裡,那都是可以喘氣軍功和銀子。到當年年底,大明對馬芳軍銜獎勵就加封為正一品左都督,馬芳是大明開國以來,第一個以偏将的軍銜卻做到左都督的第一人,這種感覺就像上将團長。
軍事改革打造精銳馬家軍
馬芳在做宣府遊擊的任上,在自己的部隊裡再次推行已經被廢棄很久的連坐法,作戰的時候不敢按照軍令沖鋒,則後隊斬前隊,将領畏敵不前者,士兵斬将領。每次作戰馬芳都親自帶敢死隊沖在最前線,很得手下兄弟的擁護。馬芳團隊每戰必勝,士氣高的不行,每天都跟李雲龍的獨立團一樣,看到敵人都嗷嗷直叫,吓的蒙古人搶劫的時候都繞着馬芳走。
1、子弟兵保衛鄉梓。公元1552年嘉靖三十一年,馬芳給兵部提了一個意見,提出不用各地的援軍來山西協防,首先由于道路太遠經濟上不劃算,而且這群人防守的都不是自己的家鄉,作戰的時候出工不出力,戰鬥力低下的令人發指,應該在山西本地征兵,都是子弟兵,他們跟蒙匪都有血仇,出于保衛家鄉親人的目的,他們面對前來打劫的蒙古人眼珠子都是紅的,一上來就就玩命,戰鬥力爆表。這樣的正确意見很快就被采納,允許他從山西募兵,馬芳帶兵非常注重訓練。
2、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他在軍中規定了非常嚴格的軍事條例,并且請武林高手做格鬥教練,還請蒙古投降過來的将領教授士兵熟悉蒙古人的作戰特點等,馬芳經常親自下場示範,在馬芳的一番整訓之下,戰鬥力飙升。
3、把士兵當兄弟。明朝由于常年的和平,常年低烈度作戰,不需要士兵玩命,時間長了,軍官就習慣性的虐待手下士兵,還經常随意克扣他們的軍饷,這種習慣是很難改掉的,馬芳知道現在需要士兵拼命,再這麼幹就是找死了。于是他派手下親兵到軍隊裡暗訪,一口氣處罰了手下二十多個随意虐待士兵和克扣士兵工資的将領,後來他規定,在他手下有虐待士卒的軍官,要處以至少八十軍棍的刑罰,有克扣軍糧的,不但要打一頓,而且家産也要充公。明朝自土木堡之變之後,普遍上下都不把士兵當人,權貴把士兵當免費勞工的現象非常普遍,有一次某權貴擅自征調了馬芳手下的三百多個士兵當奴仆使用,馬芳聽說之後,親自上門要人,對方根本就不把這個丘八放在眼裡,馬芳拔出明晃晃的大刀在對方脖子上來回比劃,還大聲恐吓對方自己的大刀有多饑渴,該權貴最後把士兵全都還給馬芳。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敢随便從馬芳手下調人給自,己免費幹活了。
4、組建特種部隊。馬芳将全軍中的兵王幾十人選拔出來,組建成他的家丁,每次作戰的時候,這隻家丁部隊帶頭沖鋒,由于戰鬥力爆表,通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立下了無數的戰功。家丁制度是由于明朝政府的财政太緊張,根本無法支撐成建制的正規軍的建設,将領隻能将有限的軍費用在打造少數精銳家丁上。在前期這種制度非常好用,但是時間長了,卻導緻明朝正規軍戰鬥力越來越差,将領則玩命的攢家丁,慢慢的,明朝的将領變成了一個個小軍閥,雖然是無奈之舉,但是贻害無窮。
5、武器更新。由于蒙匪人人騎術精湛,來去如風,四處劫掠,馬芳打破明朝固有的用碉堡流作戰的方法,決定以騎攻騎,但是由于明朝士兵在騎術上的劣勢,于是馬芳将火器列裝到軍隊中,明朝著名的三眼铳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全面配備到騎兵手裡。
6、最好的防守是進攻。彪悍的馬芳一改靠修築邊牆來阻遏敵人進攻的作戰思想,他提出了“以騎制騎”的作戰思路。每年冬春之季,他就把手下分成很多小隊,沖到蒙古草原到處防火燒蒙古人的草場,對落單的蒙古部落和牧民進行搶劫,最大限度摧毀蒙古人的作戰資源。當蒙古軍南下搶劫的時候,馬芳就集中優勢兵力,進行長途奔襲,切斷蒙古人後路,一旦有機可趁,就沖進蒙古人的軍陣中,用刀砍、用火器噴,用三眼铳砸,搞得蒙古人每次去搶劫都提心吊膽。用他自己的話說:“克擄之道,重在料敵先發,敵欲動我先動,以我火器騎射之長,克敵弓弩騎射之短,重創敵于塞上,方為制勝之法也。”
在馬芳的一番整頓之下,馬芳的團隊的戰鬥力瘋狂飙升,在大明整體被壓制的大環境下,他們的戰績非常亮眼,在别人被砍了腦袋的時候,他總是砍蒙古人腦袋,在别人被蒙古人搶了的時候,他總是搶蒙古人的馬牛羊。
馬太師死戰俺答汗
在庚戌之變中嘗到甜頭的俺答,在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三年卷土重來,從二月至十月,連續對明朝宣府、大同、延綏、甯夏、甘肅五大軍事防區進行掠奪式侵擾,所過之處“軍堡盡毀,府庫盡遭掠,黎民流離被擄者無數”。期間,明軍總兵、參将、指揮等大小各級軍官戰死者數十人,軍隊損失慘重。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俺答故伎重演,繞過宣大防線,率騎兵再次閃擊至明朝京城外圍的懷柔地區,一時間京師大警,數萬援軍畏懼俺答兵威,紛紛觀望不敢戰。危急之下,僅僅是小小參将的馬芳慨然出擊,率麾下兩千精騎迎着俺答大舉殺了過去,雙方在保安(河北逐鹿)遭遇,馬芳軍個個視死如歸,“奮勇跳蕩,生猛敢戰”,硬是把俺答大軍打的後退十幾裡,被打懵逼的俺答以為馬芳是明朝的先頭部隊,主力一定在後邊,不然馬芳怎麼可能打的這麼猛,擔心被包圍的俺答趕緊全軍北撤,萬萬沒想到,明朝百萬大軍,隻有馬芳這兩千人敢出戰。這一戰馬芳身中五刀,坐騎也被射殺,差一點就命喪黃泉,嘉靖皇帝聽到了馬芳的英雄事迹連連稱贊:“勇不過馬芳。”翻譯一下,咱們大明最猛的就是馬芳了。此戰馬芳也給蒙古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都尊稱馬芳為“馬太師”,因為北元時期,蒙古人最能打的都是太師。經此一戰,馬芳的彪悍之名傳遍了長城内外。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馬芳升官為薊鎮副總兵,駐地在建昌,正好趕上蒙古察哈爾部土蠻帶着十多萬人跑來打劫,土蠻可以算的上是明朝中後期著名的頑匪了,平時都在東北活動,這次他不知道馬芳換防到薊鎮來了,興沖沖的帶着十萬土匪跑過來搶劫,雙方擺開陣勢,一個交鋒,土蠻軍被明朝砍死并拿走十多個腦袋,還抓了土蠻部落的精銳騎兵六個。土蠻一看,這戰鬥力跟印象裡的薊鎮軍不比對啊,立馬找個大嗓門的手下,隔着戰場喊:“對面的兄弟是哪個部分的啊!”馬芳很高調,把頭盔脫下來喊回去:“老子馬芳!”土蠻趕緊找一個認識馬芳的人辨認了一下,真tm是馬芳,于是大喊:“原來是馬太師啊,都是誤會,都是誤會啊!”轉身撒丫子一溜煙就跑回草原,回到傳統地盤遼東去搞副業了。
同一年,以辛愛、把都兒帶領的蒙匪沖進遵化、玉田一頓搶,馬芳接到消息之後,星夜奔襲,在金山寺給蒙匪一頓摩擦,蒙古人轉身就跑,雖然戰場上取勝,但是兩個縣的百姓被禍害的十室九空,朝廷震怒,從一把手總督王忬往下,所有的官員都給予了處分,馬芳的軍銜也被撸到都督佥事。由于九邊再次示警,馬芳被緊急調往宣府,俺答帶着蒙古人沖進山西到處殺人放火,馬芳一天一夜奔襲五百多裡,抵達大同外圍,找到俺答的主力,當時正是淩晨,馬芳讓家丁在夜色的掩護下,沖進俺答軍大營四處放火,趁亂馬芳帶領全軍朝着俺答大營猛沖,俺答也是一代枭雄,也是臨危不亂,派出手下交替掩護撤退并親自拼死斷後,經過一夜搏殺,竟然在馬芳的全力進攻之下帶領主力向北撤了二十裡,雖然随時慘重,但是主力得以儲存。
經過簡單修整,馬芳立刻帶着全軍壓上,逼近俺答大營。俺答也不甘示弱,雙方在兔兒嶺、飲龍河等地擺開陣勢展開搏殺,雙方都是百戰餘生的精銳,一時間打的是難解難分,最終馬芳軍憑借火器優勢挫敗俺答大軍,俺答被打的隻能是交替撤退,馬芳死咬着不放,在俺答撤回到草原的路上,又發生了五次會戰,雖然都以明軍獲勝告終,但是一直沒有重創俺答主力。回到草原之後,俺答非常不甘心,派出小股部隊試圖通過詐敗把馬芳引誘到草原上,在蒙古人熟悉的戰場上一舉擊潰大明唯一能打的将領。
馬芳怎麼能慫,立刻全軍貼了上來,雙方在草原上擺開車馬炮展開會戰,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突然一小股騎兵突然從側翼沖出,他們人人如殺神附體,将俺答大軍截成兩段,雙方陷入混戰,雙方死磕了整整一天一夜,一直在第一線砍人的馬芳刀口都砍卷刃了,換了三次刀,可見戰鬥之激烈。天亮的時候,蒙古人看着經過一天一夜鏖戰仍然雙眼冒着綠光,随時準備撲上來的明軍,這他喵的哪是人啊,明明就是一群狼,俺答汗手下的蒙古兵精神徹底崩潰了,他們抛下同伴的屍體四散奔逃,這是俺答汗第一次遭遇慘敗,第一次傷到元氣。
從宣府到大同、從大同至懷安,馬芳軍轉戰竟然長達一千裡,七戰七捷,打的俺答傷筋動骨。捷報傳來,大明上下震驚,朝野上下一片狂喜。嘉靖立刻恢複了馬芳左都督的軍銜,并升馬芳為宣府總兵官。
自馬芳擔任宣府總兵後,阿勒坦的侵擾重點,就逐漸轉向延綏、甯夏、甘肅等地區。受馬芳影響,延綏總兵趙苛,大同總兵姜應熊等邊将也屢次主動出擊,對蒙古部落發動反攻,雖然有勝有敗,但忌憚明軍反撲的阿勒坦終不敢如往昔那般長驅直入,再加上蒙古部落連續數年頻遭雪災,導緻阿勒坦數次南侵皆損失慘重,漸漸陷入頹勢。
公元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俺答派兒子辛愛帶着十萬人從西路破關而入,戰事爆發後,明朝迅速做出反應,兵部尚書楊博急命固原、延綏、宣府、大同、薊鎮五大總兵率精銳馳援。以馬芳率宣府軍在正面迎擊蒙古軍主力,薊鎮援軍從側翼夾擊,大同、延綏、固原三鎮精兵于山西天成、陽和地區設伏,意圖聚殲蒙古軍主力。
馬芳帶一萬人馬在馬蓮堡跟辛愛遭遇,當時敵衆我寡,當時馬蓮堡很多牆都塌了,手下人請示趕緊修一下城牆,馬芳立刻予以否決。一面偃旗息鼓,一面把四個大門打開,到了晚上在城内多點火把,亂喊亂叫,假裝兵馬衆多的樣子,虛虛實實的把蒙古人搞糊塗了,他們真的不知道馬芳的實力。第二天睡到中午才起床,洗漱完登上城頭瞭望辛愛的大軍,跟手下人說:“兄弟們,你們看,蒙古人這是要逃了,收割人頭的機會來了。”于是全軍出擊,把辛愛打的大敗。這還不算萬,辛愛大軍硬是被馬芳趕進明軍的包圍圈,延、綏、大同的精兵乘機出動,一路奮勇追殺,“沿途斬首俘獲甚重”,俺答汗再次大敗。三邊總督楊博在奏折興奮的寫到:“此役同仇敵忾,追殲逐北,其酣暢淋漓,為九邊罕見也。”對馬芳,楊博更贊不絕口,稱其“以漢李廣之智勇,首挫寇之兵鋒,當為頭功也。”
在隆慶年間,馬芳繼續帶着手下沖到草原到處追着俺答砍,但是俺答也是一個狠人,在馬芳的追殺下,仍然非常頑強的可以聚集起十多萬人跟明朝周旋,時不時的破關而入四處燒殺劫掠。
隆慶合議
公元1570年隆慶四年的三邊總督王崇古是個山西人,他深感長達20多年的戰争讓大明北方生靈塗炭,民疲力竭,于是提出了跟俺答合議的建議,這個想法得到當時内閣的高拱、張居正的贊成,在王崇古的多方奔走之下,合議最終達成。
王崇古在時候論功行賞的時候也把馬芳帶上了,在奏折裡大贊馬芳“和議之成,芳實有功也”,因為馬芳提着砍刀在旁邊盯着,俺答這個老牌土匪才願意坐下來談判。
“隆慶和議”成功後,馬芳作為大同總兵,在每年五月,都受命率精兵護送王崇古到大同北面的弘賜堡接見蒙古各部首領,蒙古各部看着馬芳兵強馬壯,都低下腦袋老老實實跟大明做買賣。
總結:
馬芳的一生就是砍人的一生,他用的他的彪悍在一代人内完成了從一個奴隸到大明頂級将門的反轉,危機危機,每當危險來臨,對于有準備的人有可能就是一次逆天改命的機會。應該說俺答是馬芳的貴人,是俺答讓馬芳從奴隸做到了武士,馬芳也是通過砍俺答完成了從底層軍官到頂級軍事貴族的轉變,仿佛俺答就是為馬芳生的。
馬芳這個人不但武功高強,而且非常有膽略,對蒙古人和蒙古的情況非常熟悉,而且能夠身先士卒,經常一年去蒙古草原好幾次,要麼自己親自去,要麼派手下去,過去之後就是殺人放火砍腦袋。家裡養了很多家丁,各個是一個打十個的猛男,經常三四十人,就敢深入草原三四百裡,還能全身而退。由于馬芳一年無休的對俺答進行各種追殺,才追中讓這個江湖老炮願意坐下來老老實實做生意而不是拔刀搶劫。
馬芳從最底層士兵一刀一槍拼殺上來,做了十多年的總兵,在膳房堡、朔州、登鷹巢、鴿子堂、龍門、萬全右衛、東嶺、孤山、土木、乾莊、岔道、張家堡、得勝堡、大沙灘,大大小小的戰鬥打了一百多場,身上有刀傷幾十道,經常以少擊重,屢立戰功。生擒了部落首領幾十人,斬殺蒙古猛将無數,威名震邊陲,是當時明朝将軍中的大牛逼,而且最大的那個。
馬芳這個人也不是那種驕橫跋扈的丘八,外表粗豪内心非常有韬略,每到一處,必然細心搜集當地的土特産,饋贈給自己的上級們,混的是八面玲珑。這也是普遍被中央克扣軍饷的明朝中後期,馬芳的軍隊在武器裝備始終是最好的,士兵軍饷上也從來不會短缺,這是馬芳軍隊戰鬥力強的重要原因。就連嘉靖年間最驕橫的二代嚴世蕃對他的評價都是:“馬芳這個人外表憨厚魯莽,但是心細如發,而且非常有韬略有辦法,是不能得罪的人。”
備注:
1、戚繼光在隆慶年間(1567年一1572年)以都督同知銜總理薊州、昌平、保定、遼東四鎮練兵,以其步兵營為例,即按部、司、局、旗、隊序列編制。以12人為一隊,每隊設隊長1人;3隊為一旗,每旗設旗總1人,全旗官兵37人;3旗為1局,每局設百總1人,官兵共112人;4局為一司,每司設把總1人,官兵共449人;2司為一部,每部設千總1人,官軍共899人。3部為一營,設将官1人,中軍1人,火器把總1人,加上部以下官兵2697人,總計全營2700人。
對我們曆史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歡迎關注我們公衆号,本公衆号所有的文章都已經通過菜單進行分類整理,可以通過菜單連接配接閱讀所有的曆史文章。
各位讀者如果有感興趣的曆史、感興趣的書籍、或者是感興趣的話題,都可以通過私信送出給我們,我們可以嘗試這些文章。
如果覺得寫得還可以,那就請幫忙點贊、關注、轉發吧,寫者為兼職寫手,各位大官人如果能打賞支援就非常感謝了,您的善意是作者持續堅持創作最大的動力。感謝各位大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