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滿清八旗,正白旗為何能擠下正藍旗,成為上三旗?

說起滿清八旗,估計各位都有所了解。

原來,清朝隻有四面旗。随着後期戰争規模的不斷擴大,軍事擴張的速度越來越快,軍民數量也越來越多。在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的前一年,又加為八旗。原來的四面旗分為正旗和插旗,黃、白、藍三色旗鑲紅邊,紅旗鑲白邊,成為舉世聞名的八旗兵。

滿清八旗,正白旗為何能擠下正藍旗,成為上三旗?

八旗由旗主統領,也就是固山厄真,他們皆屬于汗王家族。

四旗初立時,黃旗直接屬于努爾哈赤,藍旗掌管舒爾哈齊,白旗掌管大兒子楚英,紅旗掌管次子岱山。

努爾哈赤除掉親生兄弟舒爾哈齊和大兒子褚英後,幾乎所有的軍事力量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後金政權建立後,八旗中的黃旗、黃旗、白旗仍直接屬于努爾哈赤。

白旗掌則在努爾哈赤的八子皇太極手手裡掌管;正藍旗則在五子莽古爾泰的手中;鑲藍旗則是交給了舒爾哈齊的次子阿敏;正紅旗,鑲紅旗由代善掌管。

那統領一旗的人被稱為和碩貝勒。按照年齡的先後順序,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分别為大貝勒、二貝勒、三貝勒和四貝勒。

滿清八旗,正白旗為何能擠下正藍旗,成為上三旗?

由于努爾哈奇最寵愛他的大妃阿巴亥,于是他就把手中的兩面黃旗分别給了三個兒子中的兩個——阿濟格和多铎。

因為努爾哈奇想讓多爾衮繼承他的汗位。而他已經将黃白兩旗給了出去,是以也僅有白旗能給多爾衮。

滿清八旗,正白旗為何能擠下正藍旗,成為上三旗?

然而,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努爾哈奇突然死亡。他還沒來得及留下繼承遺囑,就匆匆去世了。

皇太極通過拉攏以及分化,原來是正白旗的旗主。他首先讓大兒子豪格負責了鑲白旗。然後把兩個白旗換成兩個黃旗,再把原來的兩個黃旗換成兩個白旗。

然後他廢除了阿濟格的旗主地位,又打亂和混編了八旗的所有軍民,最後把白旗交給多爾衮,又把鑲白旗交給多澤。

滿清八旗,正白旗為何能擠下正藍旗,成為上三旗?

皇太極即位後,各旗主都有了新的變化。他親自領兩面黃旗,多爾衮領白旗,代善仍領紅旗,莽古爾泰領藍旗(天聰六年時被判刑後,由其弟德格類領藍旗,德格類也被定罪後,就将藍旗劃到了兩面黃旗之中),多澤領鑲白旗,阿濟格領鑲紅旗,阿敏領鑲藍旗(後來阿敏因“十六條罪狀”獲罪後,鑲藍旗交由濟爾哈朗統領)。

天聰九年(1635年11月22日)10月13日,皇太極下诏,這一诏書正式确立了以滿洲為稱号。至此,“滿洲八旗”的稱謂就形成了。入關後又被稱為“八旗滿洲”,以前加入八旗的被統稱為“陳(舊、佛、老)滿洲”。

滿清八旗,正白旗為何能擠下正藍旗,成為上三旗?

多爾根上台後,他恢複了積極的藍旗,并親自上司。帶着正白旗,多爾根由正藍旗和正白旗親自率領。順治七年,多爾根去世,他帶來的真正的白旗是皇帝帶來的。就這樣,皇帝帶來了三旗,即真黃旗、黃旗和真白旗。于是,“上三旗”即“皇帝的三旗”理論就開始了。而其餘的五旗主和孤山二鎮也時不時地發生變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