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群阿裡碼農的公益實踐:用技術禁毒、打拐讓2980個孩子回家團圓為了2億青少年

一群阿裡碼農的公益實踐:用技術禁毒、打拐讓2980個孩子回家團圓為了2億青少年

▲ 6月25日,首個青少年禁毒教育平台“青驕第二課堂”上線

你願意花多長時間去做公益?阿裡安全的一群技術志願者們分别給出了這樣的回答:兩年、上百個小時、7個月、每一年……正是這樣的時間投入,全國首個線上兒童打拐平台“團圓”、向2億青少年普及禁毒知識的“青驕第二課堂”先後在他們手中誕生。

近日,“青驕第二課堂”上線一個月,迎來了使用者量90萬的突破,宣布啟動第二期的功能開發,一周時間裡新增40名來自阿裡巴巴各個事業部的志願者,團隊規模擴容至60多人。

作為項目技術負責人,阿裡安全進階技術專家千劍近日還受邀到螞蟻金服等事業部進行宣講,将這一項目經驗和“用技術賦能公益”的理念傳遞給更多人。

但他和志願者們卻很少談及,這項不計入KPI績效考核、不能占用工作時間、更沒有參照模版的大型工程,從0到1破局的艱難,犧牲周末和節假日熬夜、加班的艱辛。因為在阿裡安全,用技術支援公益項目,已經成為一種傳統,或者說是一種信念,這些質樸的碼農們認為“都是應該的”。

讓2980個孩子回家團圓

“十五年了,隻有在路上,我才感覺我是一個父親。” 2015年初電影《失孤》熱映,一輛機車、一張旗子、一個背包,一個父親15年走遍大江南北尋找被拐賣兒子的故事,戳動了很多人的心弦。

秉承着技術解決社會問題的初心,2015年11月,阿裡巴巴打拐辦成立,多名阿裡巴巴安全技術專家報名加入其中,并承擔起一個重要的公益任務——為公安打拐刑警開發出一款移動端工作台。

“一旦發現有孩子丢了,警方通過釘釘就可以釋出尋人資訊,通過多個APP推送給周邊使用者,發動更多人找人。”阿裡巴巴安全部資深技術專家鐵花與志願者們不斷碰撞,确定技術方案,迅速推進實施。

2016年5月15日,阿裡巴巴和公安部合作的兒童失蹤資訊緊急釋出平台——“團圓”系統正式上線。運作兩年多,已上線四期系統,大資料、雲計算等新技術應用也極大提升效率。

截至2018年5月15日,“團圓”系統共釋出3053名兒童失蹤資訊,找回兒童2980名,找回率為97.6%,其中解救被拐賣兒童48名。

“記得有一次,警察接到電話,說有小孩丢失,一個小時之後就收到回報說小孩在網吧打遊戲。”阿裡安全進階技術專家龍明說,“團圓”系統真正在解決社會問題,“我們辛苦一點都值了,會一直做下去。”

為了2億青少年

團圓系統的成功,讓更多人看到了“網際網路+”的技術力量。為了解決禁毒教育分散、碎片化、有效性無法評估等問題,2017年10月,國家禁毒辦找到阿裡安全,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禁毒教育”的創新模式,向全國2億青少年提供科學系統的毒品預防教育知識,即“青驕第二課堂”。

對于青少年這樣一個群體普及宣傳教育的重要性,千劍早已深有體會。2016年8月,大學生徐玉玉因遭遇電話詐騙,心髒驟停,不幸離世。“覺得很可惜,如果青少年群體能學習到一些防騙知識,或許可以避免這樣的悲劇。”千劍說。

來自阿裡安全、阿裡雲、釘釘等事業部的18名阿裡員工組成了志願者隊伍,僅用一個月就上線第一個版本,至今已更新24個版本,6月正式在浙江和雲南兩個省進行推廣和試點,目前已有超過90萬學生注冊。

項目順利推進的背後,千劍和志願者們也經曆了諸多難熬的時刻。到底系統穩定性怎麼樣,使用體驗的回報如何,千劍心裡一直懸着一根弦。“不是說技術上線就萬事大吉了,還要考慮到對當地老師和禁毒機關人員的教育訓練,讓他們了解這個系統,才能保證在上線後更好的落實,後面涉及到的功能非常複雜,單是管理人員的角色就有六種,每一類角色看到的功能也不一樣。”

在試點的一個月裡,快速修複使用者回報的問題、不能隔夜,“那段時間團隊經常加班到淩晨兩三點鐘,直到所有的問題解決掉。”千劍坦言。

青驕第二課堂隻是一個開端。千劍說,如果把“網際網路+教育”這個公益模式走通,将來可以擴充更多領域,比如說,從小增強青少年對電信詐騙的認知等。

一個人觸動另一個人,一群人喚醒另一群人。龍明、鐵花、千劍們利用他們擅長的技術去做公益,讓冰冷的技術為社會帶去些許溫暖,解決一些問題,帶動更多人參與公益,是這群碼農們最願見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