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人都是自己的CEO【商業及經濟思考】

早些時候做技術,個人給自己的目标是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不是不重視團隊協作,而是自己在一個團隊中,不論自己是不是該團隊的上司,都要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基礎上,了解團隊的工作進展,需求,站在團隊上司者角度思考問題,把團隊的協作當作自己的完整工作,進而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工作視眼和價值;後來做了兩年技術經理和産品經理,對産品經理有了一個概念,就是一個産品經理就是一家公司,他需要發現需求,了解并抽象需求,然後協作公司内外能協調的所有資源,推進産品程序。最近反思,其實婚姻也是一種公司形式,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資之一,需要找一個靠譜的合夥人,一起經營婚姻這家”公司“近70年(我們這代人大多可以近百歲)。

對上述的三個思考進一步抽象,就會發現人人都是自己這家公司的CEO,不管願不願意,樂不樂意,每個人都會被卷入一個”一切皆可經營“,”一個人就是一家公司“的時代。和現實的公司相比,現實的那些工商局注冊的公司都是”有限責任“的(中國沒有無限責任制),而我們自己這家”公司“是無限責任的。

是以,我們每個人都不得不用一生的時間和信用為它擔保,使其發展。

見過很多人,前一秒還守着一份人人羨慕的工作,後一秒就因為貪小便宜而出局。比如阿裡那幾個搶月餅的程式員。

我認為在某個次元上,人可以分三種:

  1. 喜歡小利益的。這類人不管自身能力如何,總會盯着眼前的一些”小錢“,而失去了野蠻生長,基業長青的能力。
  2. 天天想賺打錢的。這類同學也是自恃過高,天天覺得自己能成大事,不顧及大趨勢的力量,總覺得自己能“勝天半子”,反而經常陷入自己編制的美夢中不可自拔,甚至是無力自拔。
  3. “不斷慢跑的人”,這類人好像看上去沒什麼出息,他們往往隻關心手下的工作能給自己帶來哪些收獲,可能規劃今年要做那些事,要去哪裡,要有哪些成長。這類人不斷進步,哪怕每天一小步,哪怕也會走不少彎路,哪怕看上去沒什麼想法。但他們實際上是在享受複利人生,在為将來的機會做準備,哪怕一生也趕不上一次大機會,但終究會越努力,越積累,越“幸運”,例如雷軍雷布斯。

    我們應該像經營一家公司一樣經營自己的人生:不斷建構、完善自己的協作關系,塑造自己的産品,信譽,品牌,服務,呵護自己的名聲,把注意力投放到産出最高的地方;不斷提升自己的格局(格是格物緻知的意思,即認知能力,局是資源之間的連接配接關系,格局就是一個人對周圍資源的認知能力),小步快跑,享受複利。

我反思:為了經營好自己這家公司,人人都應該學習商業知識,管理能力,具備經濟學思維,财務能力,産品營運和管理能力,這些産品或公司相關的能力,都是從人性出發被反複驗證過的套路和模式。

這些知識或認知,過去用于經營公司;現在,用來經營自己。

進一步反思:一個人如果不能很好的經營自己這家公司,創業估計也很難。

另:其實生活本身就是在創業,工作也是在創業,自己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家公司。創業和上班的本質差別是:上班是将自己的時間出售給公司,創業是将自己的時間出售給自己,創業是否能成功,本質上就可以了解成把自己的時間出售給某家公司還是出售給自己更具商業價值的抉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