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決國産乘用車塗裝“卡脖子”,要分幾步走?

“中國車,民族漆!”這是專訪金力泰董事長兼總裁袁翔時,他表露出的企業和他自己的奮鬥目标。

“我們今年定了一個宏偉目标,利用在商用車領域的已有優勢,打入乘用車領域。在近期公告中,我們也透露了新招募一大批核心技術人員的事情,就讓這20多位技術人員破釜沉舟,一條心地實作這個目标。争取到2023年至2024年拿下乘用車這塊難啃的骨頭,再造一個金力泰!”袁翔表示。

解決國産乘用車塗裝“卡脖子”,要分幾步走?

言語之間,能體會到智能電動時代給汽車産業鍊帶來的機遇。尤其是被國外塗料巨頭獨霸塗裝市場佔有率多年後,民族品牌企業怎麼會甘心被繼續“卡脖子”?

公開資料顯示,金力泰成立于1993年,是集研發、生産、銷售與服務于一體的高性能塗料企業。是業内少數可以向客戶提供“全工藝産品矩陣+全套汽車塗裝解決方案”的民族品牌公司。28年來,該公司已經成長為國内商用車塗裝的上司者,也是唯一以汽車OEM原廠漆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

就是這樣一家本土企業,在外資壟斷市場的局面下,并未放棄研發與突圍。

汽車塗裝外資占比超九成

我國是年産2000萬輛乘用車的汽車大國,卻并不是汽車強國,在這條供應鍊條上,還有很多斷點,比如,受限于各種壁壘問題,乘用車OEM原廠塗料就被外國企業壟斷多年。

回顧曆史,在90年代,中國進入合資車時代,帶來了汽車工業配套體系概念,歐系、美系、日系均有各自在我國的上下遊協同發展“夥伴”,他們彼此的合作也形成了長期信任關系和協同模式,并随之築起了在基礎研發、認證準入和施工經驗方面的“高壁壘”。

然而,随着貿易戰、疫情、斷供、缺芯等一系列事件湧現,随着智能電動時代的到來,中國汽車産業迎來了“重構配套體系”的重大機遇。“外資塗料企業雖然在過去20年占據了九成以上的市場,然而,随着國内汽車産業鍊和配套企業走向成熟,未來10年,将是中國汽車塗料企業破局、入局關鍵期,”金力泰總裁袁翔表示。

“我們一直講,汽車塗料是整個塗料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因為它最難做,标準要求最高。一個汽車塗料的認證需要的不僅是技術,還有很長的時間成本。例如合資車企就要求把整車噴好以後,送到美國佛羅裡達做自然暴曬實驗一年,再拉回來進行各種老化性能檢測。”不過,袁翔認為,即便彎道超車再難,民族塗裝品牌都要抓住機遇去與國際巨頭們競争,因為機會不等人,更何況,經過多年的研發和努力,目前在技術上,國内個别塗裝廠家已經掌握了核心技術。

汽車制造是全産業鍊競争

袁翔表示,疫情前,大家認為國家間的競争是跨國公司的競争,然而經過晶片斷供等事件,我們應該意識到,國家之間的競争,其實是産業鍊的競争。

在塗料界,乘用車OEM原廠塗料一直是個高端市場。在傳統汽車一統江湖的時代,習慣上,人們認為,進口塗料就是高端、洋氣的象征。在汽車界,來自美日德三國的PPG、巴斯夫、立邦、艾仕得、關西等五大外資品牌塗料巨頭更是占有先天優勢(俗稱“五大家”),即使在價位比國産塗料高出一大截的情況下,也總能占據95%的市場。而如今,随着中國自主品牌和新勢力造車的全面崛起,傳統合資品牌汽車壓力很大,大國博弈之下,汽車産業鍊自主安全可控成為趨勢,這也給産業鍊中小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經過疫情的洗禮,為什麼金力泰卻在逆流而上?

袁翔解釋道,疫情不斷反撲,多個制造業大國工業生産暫停,比如,印度等化學品出口國就一度中斷,使得其他國家钛白粉、樹脂等進口原料受阻或漲價;而海運成本價格上漲更明顯,一個長度40英尺的集裝箱售價從疫情前的4205美元漲至如今的近萬美元,這對身處化工中下遊的企業而言,感觸良多。

“雖然全球原材料價格在上半年漲勢兇猛,可金力泰上半年的塗裝業務就沒漲價,僅材料采購成本就多支出了7400萬元。我們位于汽車産業鍊中,議價空間有限,因為高端核心材料不在我國手中。”

漲價,是危機,也是機遇!袁翔認為,不管是原材料漲價還是航運漲價,對塗料這個被外資獨霸的行業而言,漲價就意味着行業會加速洗牌。此次疫情引發的供給危機,讓更多塗料企業意識到了自身的缺點和差距,就會加大研發和布局力度。

那些從事低端産品的塗料企業由于成本占比過高,都在加快産業更新,實作降本增效。而對金力泰這樣從事高端塗裝的企業,在此階段,更多考慮的是如何促進塗料産品進一步向高端化、多元化轉型,進行産品結構調整,推動産業更新,促進節能環保,以及不斷提高産品的附加值,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從商用車到乘用車市場進軍的信心。

一張藍圖攻克“卡脖子”難題

改革開放以來,很多企業奉行引進、消化、模仿的技術跟随戰略,也曾試圖通過合資來解決技術瓶頸。然而現在,中國的國際環境發生了逆轉性變化。一方面,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讓模仿和引進了,在高科技和先進制造上采取了諸多“設定障礙”的政策,已經從貿易戰延伸到技術戰和産業鍊戰,這迫使我國開始追求産業鍊的自主可控。另一方面,中國在某些制造領域已經與西方技術不相上下,沒有經驗可循,隻能自己探索。

如果不深入了解民族品牌塗料企業發展的心路曆程,也許我們并不知道,在這個産業鍊條中,也存在“卡脖子”問題,我國在高端樹脂領域嚴重落後國際。

塗料的主要原料樹脂包括了結構性樹脂、功能性樹脂、輔料添加料等。塗料核心技術和難點在于樹脂開發和噴塗應用,但像高端功能性樹脂這些核心化學原材料和技術都由外資掌控。

“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後,猝不及防的‘斷供’、航運價格飙升、原材料價格暴漲等問題,讓我們越來越緊迫地認識到,當核心化學原材料和工藝技術被外資長期壟斷,如何破局國産塗料問題,不僅關系到汽車産業安全性問題,也關系我國基礎化工原料甚至整個工業體系的重要問題。”袁翔坦言。

“我們最近定了一個宏偉目标,我們要堅定信心進軍乘用車市場。在近期公告中,我們也透露了新招募一大批核心技術人員的事情,就讓這20多位技術人員破釜沉舟,一條心地實作這個目标。争取到2023年至2024年拿下乘用車這塊難啃的骨頭,再造一個金力泰。”

都說沒有圖紙不能施工,可金力泰給自己定制的這個發展規劃有多重要?能順利實作嗎?在行業競争對手林立,國際巨頭壟斷的局面下,很多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很容易迷失了方向,甚至找不到适合自身發展的方向。而金力泰深深知道自己所處的困境,以及面臨的機遇。他們抓住了制約企業發展的現實問題,并勇敢制訂了一個中短期發展規劃藍圖。

定點爆破封鎖圈

根據金力泰介紹,塗裝行業的價格成本其實很透明,一台乘用車花在塗裝上的費用并不很高(有趣的是塗裝流水線的投資卻是汽車制造四大工藝中最高的)

以我國每年的汽車總銷量2000萬台計算,汽車塗料大緻的市場規模在100-150億左右,如果我們攻克了這個“高壁壘”,那麼再造一個金力泰并不是難題。”

關于如何突破國際五大家封鎖圈的問題,袁翔表示,目前技術門檻已經追趕上了國際塗料巨頭,最終各方的競争空間就聚焦到了成本。

根據市場調研,在與五大家的技術名額參數相同、原材料價格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各方的競争空間就聚焦在了營運成本上。金力泰作為民企的營運成本,肯定要低于跨國企業。如果汽車塗裝成本一樣的話,金力泰的産品價格成本更低。

“利用在商用車領域的優勢,打入乘用車領域,這絕對不是容易的過程,但是我們對2024年的目标目前頗有信心。”關于如何突破乘用車塗裝市場,袁翔表示,從認證的角度看,國産塗裝在自主品牌、新勢力造車品牌突破相對難度低一點,在傳統合資領域,各大車企不會因為這麼一點塗裝成本輕易冒風險。

成事之要,貴在落實!袁翔表示,“我們的戰略就是首先要從民族自主品牌這個突破口進行定點爆破,下一步就是從歐、美、日、韓系某一家車企的塗裝開始,攻克其中一家,拿到入場券。例如拿下本田,豐田、馬自達等日系車企認證就會相對順利,更有把握,認證節奏也會快一些。”

聚焦“卡脖子”問題,需要産學研深度融合,補齊短闆打赢攻堅戰。袁翔分析道,為什麼要把民族自主品牌作為主攻方向,其一,從晶片斷供開始,自主品牌的危機意識已經顯現出來,培養中國人自己可靠的供應鍊,這是大勢所趨;其次,乘用車認證這塊“敲門磚”必須拿到。我們成立子公司,找一流科研院所新材料專家合力攻克高端樹脂難題,目标就是将所有涉及樹脂的進口依賴從根本上解決,做逆向工程去逐個突破,然後再合成出來。

為了盡快實作目标,2021年12月28日,金力泰與複旦大學、珠海複旦創新研究院正式簽署《共建“先進塗層材料校企聯合研究中心”合作協定》。該協定是推進“汽車塗料+高科技新材料”雙主線戰略的重要舉措,通過建立長期穩定緊密的産學研合作關系,充分利用複旦大學的科技人才優勢和金力泰的産業市場優勢,特别是在軍民融合新材料為主要研發方向,共同建設共性技術研究和轉化服務平台。

解決國産乘用車塗裝“卡脖子”,要分幾步走?

據悉金力泰與複旦等高校今後的研究課題任務主要包括六個,主要涉及高性能樹脂、塗料配方優化、自動駕駛領域用塗料、氣凝膠隔熱塗層、軍用紅外隐身塗料、新型有機電子半導體材料等。

多元化産品線各有側重

未來的汽車市場不僅看增量,存量同樣不容忽視,中國二手車市場的發展潛力一直受到關注。面對競争日趨激烈的塗料市場,金力泰在産品線豐富方面還有哪些布局?

金力泰的主要賽道是汽車塗料,子公司上海金杜目前的主賽道是3C領域,獨特的鎂鋁钛金屬表面處理科技配合UV塗料,還有另一塊就是我們傳統的工業塗料,這是一個門類衆多非常龐大的市場,如何在工業細分領域重新布局,我們正在規劃中,重防腐、工程機械、型材卷材、陶瓷塗料和粉末粉塗料都是我們重點考量的版塊。

說起金力泰剛剛宣布收購足迹新材料51%股權,切入汽車修補漆領域,袁翔表示,“二手車市場的修補漆和OEM原廠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品類和賽道,修補漆是低溫漆,而原廠漆是高溫漆,其技術名額和市場需求是不同的。中國存量汽車每年需要保養的數量是上千萬台,整車修補和個性化改色需求量确實不小,結合金力泰現有市場和客戶的優勢,将在修補漆領域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疊加效應。”

最後,袁翔表示,“金力泰近期一系列發展布局,都透露了我們帶着使命感,要将企業推上一個新台階的決心。我們要做的就是,乘着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東風,抓住民族汽車塗料發展的最佳視窗期,貫通基礎科研和産業落地,把未來握緊在自己手中!”

記者 王麗穎

編輯 胡鑫宇

責任編輯 孫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