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年之是以幸福,是因為擁有未來”

作者:學習時報

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莫斯科與俄羅斯漢學家、學習漢語的學生和媒體代表親切座談時表示,“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來工程。俄羅斯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漢學的國家之一,漢學水準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正是因為兩國文化長期交流融合,中俄友好才根深葉茂”。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如數家珍地舉例自己喜愛的俄國文學名著,還引用俄國文學家果戈裡的名言“青年之是以幸福,是因為擁有未來”,表達對中俄青年一代繼續傳承中俄友誼的美好祝願和期待。

果戈裡是中國讀者非常熟悉和喜愛的俄國作家之一,是19世紀俄國文學巨匠、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創始者、俄國文學自然派的創始者。果戈裡原名尼古拉·瓦西裡耶維奇·果戈裡·亞諾夫斯基,1809年4月1日生于烏克蘭波爾塔瓦省米爾戈羅德縣大索羅慶采村(當時為沙皇俄國轄地),後輾轉聖彼得堡、莫斯科創作和生活,直到1852年3月4日在莫斯科去世。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這樣評價果戈裡,“他告訴了我們:我們都是些什麼樣的人,我們有哪些不足之處,應該追求什麼、鄙棄什麼和喜愛什麼。他的一生是與自己以及别人身上的野蠻、粗暴激烈鬥争的一生,是為一個孜孜以求的永恒目标——為祖國的利益服務——奮發圖強的一生。”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瞥見一代俄國文學大家的精神追求和價值準則。果戈裡短暫的一生為後世留下許多精彩的文學作品,最著名的是《死魂靈》和《欽差大臣》。果戈裡的作品善于描繪現實生活,用諷刺幽默的語言揭露社會現實的荒誕,其創作與普希金的作品交相輝映,奠定了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基礎。果戈裡以其獨到的創作風格加強了俄國文學的批判和諷刺傾向,其繼承并發展了普希金的民族性傳統,開創了俄國文學的“果戈裡時代”。果戈裡作品嬉笑怒罵的藝術風格和深刻的思想性不僅影響了屠格涅夫、岡察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後來一系列俄國經典作家,也深刻影響了魯迅、老舍、趙樹理、張天翼、孫犁等中國現當代作家。

果戈裡的文學作品中閃爍着許多智慧箴言,“青年之是以幸福,是因為擁有未來”這句話出自其文學名著《死魂靈》,該作品是果戈裡現實主義創作的巅峰,也是俄國文學中第一部真正意義的長篇小說。在這句話中,果戈裡表達了自己對青春意義的思索以及對青年有無限前程的期盼。青春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時節,青年人風華正茂、懷抱理想,有無限可能,盡管對所有人來說青春年歲不是永恒的,但隻要心中有希望,隻要在人生道路上永不停止奮鬥的腳步,就永遠有前途。青春是永恒的話題,青年是未來的希望。中俄兩國都具有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人文交流對增進兩國人民友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在莫斯科大學對在俄留學青年們的講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激勵了中俄兩國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習近平總書記也十分關心關注青年人成長,在許多場合提及青春話題,常常鼓勵青年人追求夢想、不懈奮鬥。習近平總書記說,“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同俄羅斯老中青三代“中國通”的座談中提及果戈裡的這句名言,同樣表達了對青春的贊美,同時對中俄兩國青年繼承雙方人文交流傳統,開辟中俄關系美好未來寄予厚望。青年最有生機活力、最具開創精神,是人民友誼、人文交流的接班人和生力軍。中俄兩國自1996年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系以來,政治互信不斷深化,人文交流蓬勃開展,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國家層面開展文化外交議程設定,為中俄兩國群眾民心相通創造機會,為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打造了良好的民意基礎,“文化相融”“民心相通”成為中俄兩國在建構命運共同體的探索中戰略對接與互動的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座談中表示,“要發展好中俄關系,就要面向未來,培養青年一代的友誼。要讓青年人了解對方國家的曆史和現在,學習對方國家的語言和文化,進行心靈的溝通。隻有多交流、多接觸,認識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培養中俄友誼接班人就是要從青年人抓起,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在許多場合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對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予以積極回應。普京總統表示,俄中關系要進一步發展,必須加強兩國青少年之間的交流,俄中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能否繼續深入發展,關鍵就在于兩國年輕一代能否互相了解與溝通,俄羅斯政府将全力支援和鼓勵兩國年輕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正是在中俄兩國上司人的共同倡議和支援下,2014年和2015年兩國相繼聯合舉辦了“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這是繼兩國成功互辦“國家年”“語言年”和“旅遊年”之後的又一項國家級主題年文化交流活動,展現了中俄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的決心。在“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倡議帶動下,中俄合作掀起了一個小高潮,在交流年架構内舉辦的系列活動增進了兩國青年間的了解和友誼。

如何增進人文交流,讓中俄友好在青年一代傳承,是面向未來兩國面臨的重要議題。以校際合作為載體,促進中俄教育資源互補,增進青年間交流,是推動中俄兩國人文合作的有效途徑之一。在中俄兩國上司人共同倡議引領下,中俄高校合作辦學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2013年11月,兩國成立了中國—俄羅斯經濟類大學聯盟,并先後成立了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和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地區大學聯盟。2017年9月,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學和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合作創辦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正式招生,這是兩國間首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是第一所中俄合作的實體大學,這所在中俄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下誕生的大學,标志着中俄人文交流合作達到新高度,是中俄青年友好人文交流的一個生動例證。

青年是未來的創造者,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友好則國家更友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開幕式的賀信中指出的,“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中俄關系和中俄兩國人民友誼的未來。希望兩國青年與時代同步,順應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發展大勢,把自己的夢想融入推動中俄兩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事業中來,為中俄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友好事業和美好未來作出積極貢獻”。相信中俄兩國青年攜手并肩、互學互鑒、共同成長,将為建設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大廈添磚加瓦,為開創中俄關系的美好明天架橋鋪路,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