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到了高中,父母幫不上孩子?聰明的父母,這麼做才算真正幫助孩子

一個去年高三的家長,總結了孩子能夠考上浙江大學的經驗,她說:健康的體魄,超強的意志力,良好的天賦,優秀的後天資源(父母、學校、老師等),這些因素越全,層次越高,獲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如果覺着自己沒有天賦,優良的後天資源,那強大的意志力真的非常重要,我家小孩,具備了三個條件,現在在浙大最好的學院。

這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認識是非常到位的,雖然有個别天賦異禀的學生,即便父母沒有什麼資源、文化,依然能夠憑借自己的天賦、意志力,考入名牌大學,但是對于多數名牌大學的學生而言,除了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外,背後都有一個後天資源,而在這個後天資源中,父母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到了高中,父母幫不上孩子?聰明的父母,這麼做才算真正幫助孩子

父母的作用,在國小和國中的作用非常直接有效,可以督促孩子,可以指導孩子,可以輔導孩子,但是當孩子到了高中後,很多父母的知識水準已經無法輔導孩子了,和孩子的溝通也出現了問題,很多父母到了高中,就不會做父母了,突然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了。

那麼,父母怎麼做,才算真正能幫助高中生呢?通過跟一些優秀的父母接觸,我發現優秀的父母,都是這樣幫助高中生的:

第一,真正的愛,是讓孩子切實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是動力,而不是壓力和反感

父母要愛孩子,這看似是一句廢話,因為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我們經常看到中國的孩子,承受不了父母的愛,父母愛得深沉,孩子被愛的沉重。

到了高中,父母幫不上孩子?聰明的父母,這麼做才算真正幫助孩子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所謂的愛,往往是打着愛的名義,讓孩子給自己臉上争光,超過自己的親戚、同學、朋友、同僚,或者是讓孩子實作自己曾經沒有實作的夢想。

是以,父母就難免會經常有這樣的唠叨“你看看誰家的孩子,怎麼怎麼優秀,再看看你,如何如何......”,這種唠叨,對孩子的傷害性非常大,讓孩子對父母的關心,充滿了抵觸甚至厭惡的情緒。試想,如果孩子經常對着父母說:“你看誰家的父母,天天開豪車,住别墅,你看我們住的這是什麼地方?”,這個時候父母估計都開始惱羞成怒,一個大耳光就打過去了,即便不打,也會說“你看着誰好,就去當誰的孩子去”。

到了高中,父母幫不上孩子?聰明的父母,這麼做才算真正幫助孩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到了高中,承受更大的壓力,這個時候,需要父母的了解和共情,而不是攀比,真正的愛,應該是春風化雨、和風細雨,而不是狂風暴雨,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愛,而不是父母的面子,這樣的孩子就懂得感恩,有了這份感恩,孩子的學習就增加了不少的動力。

第二,接受孩子的普通,可以失望,但是永遠不要放棄希望

能夠考上高中的孩子,都是國小、國中比較優秀的孩子,但是到了高中後才知道什麼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對于多數學生而言,能考上一個好一點的大學就已經達到了“天花闆”,雖然很多家長在之前都幻想過孩子考上名牌大學,但是也要接受孩子到了高中,就成為一個普通孩子的現實。

到了高中,父母幫不上孩子?聰明的父母,這麼做才算真正幫助孩子

進入高中,面對孩子成績和排名的雙下滑,父母有失望情緒是正常的,但是這種失望,不能變成絕望,不能放任自流,不能不管孩子,應該學會和孩子一起面對困難,在接受孩子普通的前提下,欣賞孩子的進步,而不隻是想着孩子以前多麼優秀。

對于孩子的教育,我們應該學會順其自然,但是真正的順其自然,不是放手不管,而是盡力而為之後的淡定,不管孩子遇到什麼困難,隻要家長不放棄,就有逆轉的機會,即便逆轉不了,孩子起碼也有一個健康的身心。

到了高中,父母幫不上孩子?聰明的父母,這麼做才算真正幫助孩子

第三,學會和老師交流

高中的老師,平時都非常忙,如果孩子不犯錯,老師很少主動跟家長交流;高中的父母,因為接觸孩子少了,和老師交流也少了,往往不知道怎麼和老師交流了,有很多父母都覺着不好意思和老師交流,尤其是在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

其實,和老師的交流,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絕大多數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都是中規中矩的,而孩子在家裡往往能夠表現出更加真實的狀态,父母在一個學期,給老師打幾次電話,或者發幾個資訊,了解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交流孩子在家裡的表現,或者孩子的内心想法,即便老師一開始不熟悉,經過幾次交流,老師對孩子的認識也會更加深入,做起工作也會更有針對性。

到了高中,父母幫不上孩子?聰明的父母,這麼做才算真正幫助孩子

家長不用擔心和老師交流引起老師的反感,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是不會不重視家長的資訊的,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老師和家長的目标是高度一緻的,老師也非常期待家長能夠參與到孩子的管理中來,在互相溝通了資訊後,家長和老師往往可以統一思想,在教育上形成合力。

第四,放下身段,主動示弱,讓孩子學會感恩和擔當

國小、國中階段,父母如果強勢,孩子在父母的威逼利誘下,可能成績還不錯,也可能會被父母打擊得毫無信心,如果父母放下身段,主動示弱,故意裝作不懂,請教孩子,孩子往往在教父母的過程中,增加了對知識的了解,而且還增強了信心,這要比父母吼孩子的效果好得多。

到了高中,父母在學習上對孩子的幫助少了,但是在其他方面也可以放低身段,主動示弱,把自己在生意上、工作上遇到的困難和挫折,跟孩子交流,讓孩子感受自己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了感恩,知道自己的生活來之不易,父母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擔當意識,會感恩、能擔當的孩子,怎麼會被學習困難輕易打倒呢?

到了高中,父母幫不上孩子?聰明的父母,這麼做才算真正幫助孩子

而很多父母,見到孩子,三句話不離學習,自己又不懂指導學習,指導也不具有權威性,這樣的談話,往往讓孩子覺着沒有意思,久而久之就會反感這樣的談話,進而變得沉默了。

是以,到了高中,父母并不是幫不上孩子忙了,而是對父母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父母應該更加有智慧地幫助孩子,否則就會适得其反,你覺着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