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東風,搖曳的垂柳,橙黃的夕陽,散步的行人,行駛的車輛……一切都是那麼惬意。
忙碌的一天的我,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自然地放緩了速度,慢慢地和我的“小藍”一起回家,肆意地享受着這份美好。頃刻間,聽到較急促的喇叭聲,本能反應,讓在了路邊。隻見一輛比較大的電動車一晃而過。後座上的小女孩不忘回頭朝我做鬼臉,有“挑釁”,有“得意”,有“調皮”,但我感受到的都是滿滿的活潑,并無絲毫惡意。接着小女孩扶着騎車的爸爸,連做了幾個優美的舞蹈動作。原來小女孩是跳舞回來的,還穿着跳舞時的服裝。
匆匆一瞥,小女孩的爸爸是結實的男人,是以女孩這樣搞怪,根本不會影響安全。是以小女孩才敢這麼肆無忌憚地耍怪。在小女孩的内心,爸爸的後座是安穩的。
誰說不是呢!小時候,家裡剛有機車,坐着新車,絲毫不畏懼,因為騎車的是爸爸。家裡剛有汽車時,興奮地跳上去,根本不會思考爸爸之前根本沒開過,而且也沒有駕照。記得弟弟來我家時,和我騎車去取蛋糕,我荒唐地問了一句:“你會騎車吧?”一屋子人覺得讓弟弟騎電動車,那着實是大材小用,人家剛成年就拿到駕照了,況且實際駕齡時間更長。
和焦先生去兜風,我就要騎電動車,環保啊,減輕交通壓力。他冷不丁說:“你别掐我。”“沒有呀。”潛意識裡的本能反應,連自己都毫無察覺。“我害怕,你騎得太快了。”我也深知一向沉穩的他不會做沒把握的事,可是潛意識還是誠惶誠恐。
爸爸的後座是最安穩的。父親給孩子的那種安全感,是任誰都取代不了的。父親永遠是孩子心中最信得過的人吧!是以教會孩子生存,更是父親們義不容辭的職責之一。
生存是永恒的話題。剛過去的小長假,中山街的孩子習作題目是《學會了生存》。很多孩子的文章都出現了從爸爸那裡學會了什麼生存技能。如若每個人都很好地掌握了生存技能,那會減少很多無謂的犧牲,當然能保全了很多美好與幸福。
爸爸的後座最安穩,爸爸的擔子亦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