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緻敬工匠精神!10名“南粵工匠”從全省千萬勞動者中脫穎而出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夢菲

實習生 梁令菲 通訊員 陳铖偉

1月7日,由省總工會、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資訊化廳主辦的2021年“南粵工匠”釋出儀式在廣州舉行。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呂業升、廣東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台長蔡伏青、省工業和資訊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東文、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南韓威等出席活動并向2021年“南粵工匠”學習宣傳人選頒發證書。

省總工會一級巡視員張振飚,省總工會黨組成員、經審會主任馮建華,省工商聯黨組成員、秘書長關向明,省人社廳二級巡視員劉正讓,省國資委二級巡視員勞為國等出席釋出儀式。

緻敬工匠精神!10名“南粵工匠”從全省千萬勞動者中脫穎而出

釋出儀式現場

釋出儀式由歌舞《灣區》拉開序幕,分為“紀錄、精工、築力、傳承、速度”五大篇章,以視訊短片、現場訪談等形式,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奧運冠軍湯慕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快遞員鄧興斌、2019年“南粵工匠”、世界技能大賽冠軍黃楓傑,粵劇文化推廣人周麗珊,全國勞模、國家一級演員唐彪等先後出場,代表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作為“工匠尋訪人”探尋工匠故事,感受執着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緻敬工匠精神!10名“南粵工匠”從全省千萬勞動者中脫穎而出

南粵工匠周創彬

“灣區紀錄”篇章中,有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專項試驗資深技師、成長于核電一線的“勞工院士”周創彬,他秉承着“一次把事情做好”的從業觀,潛心推進國家核電自主化程序;有廣東鑫源恒業複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清明,帶領團隊攻克技術壁壘、打破國外壟斷,取得絞合型碳纖維複合芯導線領域的重大突破,為國家電力事業添磚加瓦。

“灣區精工”篇章再現了廣東省博物館有機修複組組長李濤高超精湛的文物修複技藝,深圳市飛亞達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鐘表維修技師劉中華,帶領團隊成功研發航天表,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能夠自主研發制造航天表的國家。

緻敬工匠精神!10名“南粵工匠”從全省千萬勞動者中脫穎而出

南粵工匠杜廣華

“灣區築力”篇章展現了中建鋼構廣東有限公司進階工程師馮清川,帶領團隊在艱苦和努力中完成了技術攻關和突破,實作了國内首條建築鋼結構智能生産線的曆程,廣東茂化建集團有限公司焊接教育訓練師杜廣華,憑借“左右手焊接,鏡子反照焊接,加長焊把遠距離焊接”三門絕技,應對各種焊接技術難題的工作場景,展現了南粵工匠紮根生産一線,築夢匠心的生動事迹。

“灣區傳承”篇章刻畫了佛山饒寶蓮金銅鑿剪紙藝術館館長,工藝美術大師饒寶蓮,摸索鑽研,“複活”失傳30多年的銅鑿剪紙技藝,汕頭文化藝術學校教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陶瓷微書)代表性傳承人王芝文,以特制毛筆在瓷器上書寫漢字的精湛技藝,顯示出南粵工匠對傳承傳統技藝的使命感和執着專注、精益求精的精神品格。

“灣區速度”篇章則講述了中國電信集團移動通信首席專家黃雲飛,攻關5G技術難題,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甯平華,帶領團隊精心設計了廣州首座跨江人行橋——海心橋的故事。

據了解,省總工會、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資訊化廳在各地各機關廣泛推薦的基礎上,按照“執着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标準要求,堅持面向一線職工、面向建構新發展格局、面向廣東特色産業,通過初審、專家推薦、實地考察、公示等環節,10名“南粵工匠”從全省千萬勞動者中脫穎而出。“2021南粵工匠釋出儀式”節目将于1月22日21時在南方衛視播出。

截至目前,“南粵工匠”學習宣傳活動已開展六年,湧現出100名在各行各業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工匠人物。各地各機關以學習宣傳活動為契機,以“南粵工匠”學習宣傳人選為榜樣,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南粵工匠,為推動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貢獻力量。

2021年“南粵工匠”學習宣傳人選名單

(以姓氏筆畫為序)

王芝文 汕頭文化藝術學校教師

王清明 廣東鑫源恒業複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甯平華 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

馮清川 中建鋼構廣東有限公司工程師

劉中華 深圳市飛亞達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鐘表維修技師

杜廣華 廣東茂化建集團有限公司焊接教育訓練師

李 濤 廣東省博物館有機修複組組長

周創彬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專項試驗資深技師

饒寶蓮 佛山饒寶蓮金銅鑿剪紙藝術館館長

黃雲飛 中國電信集團移動通信首席專家,廣東電信首席專家創新工作室負責人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 羊城派

責編 | 梁澤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