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司馬懿能輕而易舉拿下曹氏政權?原因與它的國策有關

◎歡迎讀者轉載分享到朋友圈。

三國時期政局風卷雲湧,各式各樣的英雄也呈井噴式出現,他們的人生跌宕起伏,興亡也在一念之間。衆所周知,司馬懿是個城府極深、善于藏鋒芒的人,他曆經曹氏祖孫四代,終于在249年利用曹爽集團離開京都去祭拜高平陵的機會,發動了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政變”。從此,花了幾代人心血經營的曹氏政權就這樣落入司馬氏手中。然而,在司馬懿發動政變時,為什麼他能做的如此輕而易舉,而沒有人反對呢?

為什麼司馬懿能輕而易舉拿下曹氏政權?原因與它的國策有關

首先,曹氏宗族力量被嚴重削弱。兩漢享國四百餘年,但宗室、外戚和宦官問題一直困擾它的始末,特别是後兩者之間的鬥争直接斷送了大漢的江山。是以,曹丕建立魏國後,非常小心努力的限制這三方面勢力。當然,曹丕兄弟之間争奪儲君的鬥争也是十分的激烈,在他内心留下了陰影。

代漢而立後,雖然曹丕延續漢制,分封宗室,但他又害怕這些宗室坐大,威脅自己一系。是以,針對此問題,他又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以限制宗室自由,比如他們活動範圍隻有方圓三十裡;不能随意的走動。但曹丕仍不放心,除了安插人監視外,還不斷的徙封。總之,成為宗室就是被宣判無期徒刑。

為什麼司馬懿能輕而易舉拿下曹氏政權?原因與它的國策有關

其次,重用士族。自曹操開始,一改東漢以來形成的浮華,提出“唯才是舉”的方針,大膽啟用寒門弟子,而對士族采取既打既拉的方法。曹丕代漢後,利用士族陳群創制的九品中正制,把人才選用的天平傾向于士族。在此制度庇護之下,士族的力量迅速壯大。

面對士族的崛起,曹丕又不放心。是以,他又選擇一部分宗室牽制他們。當然,曹丕并沒有減弱對其他宗室的戒心。由此可知,曹魏政權的結構是一部分宗室與士族抗衡,而皇帝居中調停。然而,無論是宗室,還是士族,皇帝都得罪了他們。

為什麼司馬懿能輕而易舉拿下曹氏政權?原因與它的國策有關

是以,當年幼的曹芳繼位後,雙方勢力開始蠢蠢欲動。雖然曹爽首戰十分順利,但是遭受挫折的司馬懿選擇了隐忍,靜待時機,希圖東山再起。後來,作為宗室代表的曹爽犯了一個錯誤,敏銳的司馬懿立即站起來反擊,并取得了勝利。

正是因為曹魏這一國策的失誤,司馬懿政變時,很多元老重臣選擇了支援,比如高柔、蔣濟等人。至于後來司馬氏篡位,這些元老們事先是沒有看到。是以,就可以解釋曹爽被殺時,蔣濟站出來反對;而一直到西晉時期,很多人贊揚司馬懿發動政變的舉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