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裡?

作者:大院子女

口述:李華 執筆:孫華

親愛的妹妹:請你允許我在軍群裡飽蘸濃墨地對你發出深情地呼喚!

妹妹:無論你現在身處天涯海角,姐姐都要找到你!讓姐姐代替爸爸媽媽來照顧你,愛護你!有了你,咱們溫暖的大家庭才算完整,回家吧!我們日日夜夜地期待着你的早日回歸!以告慰父母的在天之靈。

當這篇文章轉發到你的面前,希望你耐心看完,通過我從父母、熟人、老鄰居、阿姨們口中聽到的隻言片語,以及以後我從父親戰友和熟悉你的知情人士那裡了解到的點點滴滴的資訊、查閱大量的曆史資料,還原一下當時你被送養、失聯的因由以及後面發生的艱難尋找過程。當這一切 比較真實的躍然紙上,呈現在你的面前,你知曉之後,懇請妹妹你:了解父母大愛無疆的高尚情操,了解父親軍令如山的鋼鐵紀律,知曉時時刻刻對你的牽腸挂肚以及你失聯以後的尋尋覓覓、痛苦與抑郁、肝腸寸斷。

親愛的妹妹:你不是棄嬰,你一直都是爸爸、媽媽的心頭肉啊!父母病故以後,我更是義不容辭地踏上了尋找你的路,路雖艱難,我從來沒有放棄過!今天我流着眼淚把這一切慢慢講給你聽……

軍人之家

親愛的妹妹:咱們出生于英勇無畏的軍人之家,咱們是革命軍人的後代啊!

外公孫成松是30年代參加革命的老共産黨員,是那戰火紛飛年代的抗戰英雄。大舅孫喜學在外公積極投身革命的精神影響下,于1943年入伍,是參加過抗日戰争、解放戰争,而後又南下解放福建的老革命。

大舅母胡玉英同樣是40年代入伍并受到周總理親自接見的立下戰功的軍醫。

咱們的父親李長峰于1953年山東濱州市(原濱縣)入伍到福建省前線作戰部隊,勇敢地保衛祖國的南大門與台灣國民黨派遣的特務們周旋作戰。母親孫桂民雖然沒有從軍,卻從小接受大舅的進步思想教育,在“八一國小”從事教育工作,仰慕軍人,崇拜英雄。

咱家兩代老革命用生命和鮮血書寫下:“血染沙場氣化紅,捐軀為國是英雄”的軍人誓言!

我和你二姐是:聽着嘹亮的軍歌起床,随着整齊的步伐成長,伴着悅耳的軍号入眠!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對軍隊天生有一種崇拜,對綠軍裝充滿無限向往,是以也都在隻有16歲時,毅然離開父母的庇護,步入了軍隊的大家庭,踏上了保家衛國的征程。自此也光榮地成為咱們家的第三代軍人。

軍人就意味着奉獻和犧牲,軍隊就是由這些為了國家利益而甯願犧牲自己家庭,甚至個人利益的軍人所組成。

親愛的妹妹:你就是在這樣一個溫暖而又英勇無畏的大家庭中孕育,并于1965年5月6日出生于福建省北部的南平市(原南平縣),一個百花盛開的季節。

南平山峰聳立,低山遍布,河谷與山間小盆地錯落期間,典型的中國南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紅土地。正是這片紅土地在革命戰争年代成為了福建省省委所在地,并養育了千千萬萬個革命志士,與敵人浴血奮戰,堅強不屈,被譽為“紅旗不倒”的紅土地。你紅撲撲的小臉好像木棉花,水汪汪的雙眸好像黑寶石,粉嫩嫩的小嘴好像紅櫻桃。你是李家姐妹花中最美的那一朵!

看到你,父母非常欣喜:爸爸給你起名李麗華,媽媽輕柔地喚你:婷婷。從你的名字來看:父母寄希望你像那片紅土地上的花兒一樣,美麗、可人、長盛不衰!

送養

親愛的妹妹:當你看到“送養”這個刺目的詞,你一定萬般不解,心情難過吧?!“我這麼可愛,為什麼要把我送養?”這也是我兒時的困惑。這幾天我一邊擦拭腮上的眼淚,一邊整理近50年的思緒,試圖掀開厚重的曆史篇章,讓那段時光清晰些再清晰一些……

父親入伍不久, 就在一次與台灣特務的作戰中,不幸身體受傷,入住福州軍區醫院外科治療。恰巧這時有一位叫商功三(商伯伯)的重傷員也入住了這間病房。軍醫介紹:商伯伯是因為參加金門戰鬥而身負重傷的,傷勢嚴重,命懸一線,因為兩位傷病員都是山東濱州人,友善互相照顧,利于病情好轉,是以特意安排在一間病房裡。

胡軍醫是醫院裡的外科醫生,醫術高超,親自為父親做了外科手術,很快恢複了健康。父親對胡軍醫感激不盡,從此兩人結下革命同志友誼,後來胡軍醫又熱心地為父親牽線搭橋,把自己的小姑子(我們的母親)介紹給父親。父母而後結為恩愛夫妻。胡軍醫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我們的大舅媽。

與父親同時住院療傷的商伯伯由于傷勢過重,雖然經過醫生們多方努力救治,從死亡線上救回了一條命,但是受當時醫療條件所限,醫生們給商伯伯下了以後不能再生育的定論。

等到商伯伯病情穩定,知道一生不會有自己的後代以後,經常唉聲歎氣,默默垂淚。父親清楚金門戰鬥的慘烈,能活着回來的戰友少之又少,對這位老鄉、戰友、英雄敬佩又疼惜,除了日常起居上多番照顧以外,還從思想上多番勸解、安慰商伯伯,并鼓勵伯伯盡快養好傷病,早日回歸部隊建功立業。

自此商伯伯心情逐漸好轉,父親與商伯伯也結下了生死弟兄般的友誼!後來,父親與商伯伯又同時被各自部隊推薦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速中”幹部教育訓練學校學習,成為了同學。

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裡?

戰友、老鄉、同學,他們的情誼在學習、訓練、日夜相處中更加深厚,成為永恒!速中畢業,父親和商伯伯被分到一個連隊,任正、副連長,自此兩位志同道合的年輕戰友可以并肩作戰了。

時光如流水,轉眼到了1964年,母親懷着你去部隊探親。那時候咱們家已經有兩個孩子,而商伯伯一直未有自己的後代,在首長和戰友們的關心、幫助下,領養了一個戰友的男孩(商建東)。

但是商伯伯每每看到戰友們兒女繞膝,即羨慕又傷心,時常在首長和戰友們面前提起自己的處境,希望還能有個女兒陪伴自己終老。生死戰友勝過親生兄弟,戰友情懷是現代人所不能了解的!當首長知曉母親的狀況與商伯伯的心意之後,即可親自出面動員父母,如果孩子出生是女兒就送養給商伯伯,達成商伯伯兒女雙全的心願,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作為軍人的父親服從指令是天職,更何況是知根知底的老鄉、戰友。作為母親,有哪一位母親願意将自己的孩子送人,哪一個孩子都是經過十月懷胎,身上掉下來的肉啊!但母親又是軍人家屬,有對軍人的崇拜,對英雄的敬仰,對老鄉的信任!母親千愁萬緒……

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裡?

軍人情懷讓你從一個軍人家庭走入另一個軍人家庭。父親與商伯伯家是鄰居,從你來到這個世上的第三天就由商伯伯的嶽母抱着你兩家跑。吃了母親的奶,又去熟悉新的家。當你三個月時,已經可以斷奶,而商伯伯家也擔心母親養育你時間過長,感情加深以後不肯放手,提出:你由商家外婆喂養,不再需要母親喂奶。而母親在山東老家上有兩個老人需要侍奉,下有兩個孩子需要照顧 ,左右為難。母親望着你的笑臉,卻淚流滿面,隻能狠狠心與你依依惜别。

臨分别時,母親将你抱了又抱,親了又親!當初,對你的身世 ,雙方父母還有不成文的約定:絕不可以讓外人知道。當然,父親的戰友們也是守口如瓶,絕口不提。

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裡?

從此,商伯伯為你取新名商建華,希望你将來可以為建設中華貢獻一份力量!

探望

雖然母親人回到了山東,離開了父親的部隊,遠離了心愛的小女兒——妹妹你,但是媽媽的心卻留在了福建!

她時刻打探着福建前線部隊的訊息,時常與父親通信問詢你的狀況。有一次,當看到父親回信說“婷婷一切安好”,母親便拿着信欣慰地笑了,笑着笑着,不知道為什麼又從眼角滾下大滴的眼淚。這一幕被我看到,我問母親“媽媽:你怎麼哭了?”媽媽看了看我,迅速抹去眼淚,欲言又止。停頓一會說:“你爸爸來信了,問家裡人好,高興得”,旋即又進入自己的房間,随後,就聽到媽媽好像是捂着嘴,發出了“嘤嘤”的哭泣聲……當時,隻有五歲的我哪會懂啊?高興應該笑,怎麼會哭?媽媽那是在壓抑着自己的情感,思念着妹妹——你啊!

60年代初,随着蘇聯老大哥對中國小弟的翻臉,中蘇關系迅速的惡化,中央軍委也快速做出應對反應,陸續從福建前線作戰部隊(已經改為28軍)抽調部分人員換防到山西,固守祖國的北大門。聽到部隊随時調防,父親24小時待命出發的消息,母親更加時時刻刻惦念着你,要求父親調防前去探望一下女兒。

父親即刻向部隊提出申請,大概在你兩歲左右,獲得探親準許。母親得知這個喜訊,欣喜若狂,立即從學校裡拉出7歲不知是以的我;我則迷迷瞪瞪地從山東平度老家跟着母親踏上了去福建福清的曆經長途跋涉的探親路!

記得登上火車,極目遠眺着家鄉的景色。山上光秃秃的,隻有松樹還有一抹綠色,大風刮得枯葉紛紛揚揚,飄落一地;湛藍的天空飄過幾朵潔白的雲彩,她們被咧咧的北風吹得不由自主地變換着各種形态。一會兒好像是魚鱗,一會兒又好像是饅頭……,最後,雲朵們竟然聚攏在一起,變換成一條巨龍,乘着風騰飛而去!那時應該是冬季吧!随着綠皮火車“咯噔、咯噔”的往南開,隻見山色越來越綠,翠竹搖曳,花朵閃爍。收回目光,玻璃窗上映出母親愁眉不展的臉龐……

經過了幾天幾夜的漫長行程,“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中的南國終于到了!母親帶着我馬上轉乘汽車找到父親的部隊所在地——一個叫馬山的小山村,聽父親講過:站在馬山上就能望到祖國的寶島——台灣。

父親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蹬着自行車,前面馱着我,後面載着母親,說是要去商伯伯家:看一位可愛的小妹妹。母親嘴裡催促着:快點、快點、再快點……父親拼命地把自行車蹬的飛快,多麼想把思念縮短!

親愛的妹妹:你是否還記得一位阿姨帶着一個小姐姐去看你,阿姨親自給你換上了紅皮鞋和連衣裙?連衣裙和小姐姐的一模一樣。你是否還記得阿姨輕輕捧着你的小臉,欲言又止,百感交集的神情?你是否還記得你說過要帶着小姐姐去看大海,去捉螃蟹?你是否還記得你給小姐姐講過:你家的房子為什麼四角都墜上了大石頭?

是啊!你那時候還太小,還不到兩歲,一定不記得啦!那位阿姨就是妹妹——你的親媽媽,那位小姐姐就是我啊!大人的世界我們不懂,隻有快樂是我們的。在一起玩耍的兩小時讓我永生難忘,你的一颦一笑,一舉一動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的飛快,商伯伯要去執行任務了,我們隻好揮手就此告别!回到馬山村的晚上,一個阿姨偷偷告訴我:今天去看的是你親妹妹。我恍然大悟,母親夜晚的哭是想念妹妹啊!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妹妹帶回家!

第二天,我趁着母親不在家,偷偷溜出家門,試圖順着昨天熟悉的山路去找你,幼稚的想偷偷把你帶回家。走着、走着,不知道走了多長時間,也不知道走了有多遠……。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泥濘的山路,嶙峋的石頭,躲又沒處躲,藏也沒處藏,進退兩難。瑟縮着瘦小的身軀在雨中瑟瑟發抖!

當父親在山上找到我時,已是晚上八點多了,發覺我渾身發燙,又趕忙背着我去了醫院,打吊針直到半夜三更。從那以後,母親時刻也不許我離開她半步,她膽戰心驚的怕再失去一個女兒啊!

不久,父親接到指令調防去了山西;母親和我則由部隊暫時安置在福建澎湖後留處;而你的養父商伯伯則留在了福建部隊,後來轉業到了地方工作。誰曾想:從此,我們天各一方……

失聯

鬥轉星移,滄海桑田。1970年5月的某一天晚上,母親帶着我們姐弟三人登上了去山西運城與父親團聚的火車。

車開了有幾天幾夜,母親就哭了幾天幾夜,想到以後離你越來越遠,與你養父家将失去聯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見面之日,越想越難過。

仿佛隻有哭,才能讓她釋放心中的一切郁結,用眼淚濕潤那片幹渴的心田!媽媽哭的昏天黑地,死去活來,最後還是在部隊接我們的衛生員陳瑩英姐姐的救治下,終于緩了過來,卻是被擔架擡下火車的。

父親接站時看到這一幕,趕緊上前安慰媽媽:“對不起了!孩子在養父家過的很好,不用擔心了。”

母親始終是憂心忡忡,夜不能寐,噩夢連連。總是夢到你被别人攆出家門,醒來已吓出一身冷汗。思念折磨的母親患上神經官能綜合症,時常精神恍惚,錯把你二姐當成你。每每看到母親這樣,我心疼的安慰母親:“媽媽:我長大了一定會找回妹妹。”

大概1971年,母親不知從哪位阿姨口中得到消息說:商伯伯經過多年治療,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替商伯伯欣喜之餘,與父親商量要回自己的女兒——妹妹你!

但當時28軍的人員工作調動頻繁,為了保守軍事機密都是晚上行動,而且要求調防三年之内不能與外界通信聯絡,是以失去了與福建商伯伯以及大舅家的一切聯系。

等待恢複通信的三年裡的每一寸光陰,對母親來說是何等的煎熬?那是度日如年啊!等啊等,盼啊盼,終于盼來與大舅自由聯絡的1974年,母親把積累的一沓沓信件連同思念,一股腦的寄去了福建,千叮咛萬囑咐的要求大舅:“多去看望婷婷!”不曾想:大舅的工作機關也有所變化,寄出去的信猶如石沉大海!母親的心:疼的就好像有千萬隻螞蟻啃咬着她,身體更加每況日下。

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裡?

1979年,大舅通過各種關系,多年尋找,才與父母聯系上。大舅雖然經過多方問詢、打探,茫茫人海,卻再也沒有找到商伯伯的訊息,與你失聯了!

母親想到與你可能永無見面之日,永遠失去你,萬箭穿心,愁腸百結,不幸于1989年帶着永久的遺憾離開了人世。臨離别時,媽媽拉着我的手,說:“找妹妹,找妹妹”。

父親在與商伯伯始終聯系無果的狀況下,急火攻心,患上癌症,不久也随着母親而去。我曾經問過父親,對當初送養你是否後悔過,父親堅定的搖搖頭。那是對軍隊的無限熱愛,對戰友的無比信任!隻有一個夜晚看到他:仰望着福建的方向,輕輕地歎氣,一滴眼淚順着臉頰默默流下。父愛如山!

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裡?

尋找

“軍人是一塊勵志石,一面刻着忠誠,一面刻着奉獻”。父親對此表現的淋漓盡緻!不僅對他當年負傷的情況隻字不提,而且對你的送養也休想從他嘴裡得到隻言片語。在我1977年1月1日光榮地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一員并接受了多年黨的教育以後,才逐漸了解了父親和他的戰友們。

剛剛離開父親的管束以後,我以為自由了,工作之餘,開始四處奔波,尋找你的下落。當我找到父親當年的戰友,此時是我的首長,問詢你的情況時,他們竟然默契的好像一個人,異口同聲:隻要你父親和你商伯伯在世,我們絕對不會說。我偷偷的尋找你的消息,很快傳到父親的耳朵裡,父親寫信嚴厲地訓斥我:讓我好好工作,不要再去打擾叔叔們。當時我傷心、失望極了!

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裡?

李華

1979年2月,我聽從部隊的召喚,積極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并勝利完成了部隊交給我的艱巨任務。

我們話務兵是頭戴耳機,手拿塞繩,三尺機台牽動着千軍萬馬,迅速準确的傳遞着通訊保障任務。為了保障通訊暢通,我們堅持着四天三夜的戰略值班,每天晚上每人隻能休息二十分鐘,疲憊不堪仍然堅持不懈!待到半夜三更,困極了,兩隻眼睛直打架,就想想前線作戰的戰友們,他們在對忘恩負義的越南鬼子浴血奮戰,如果通訊不暢就有可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傷害,甚至可能犧牲他們年輕的生命啊!我們吃這點苦,受這點累和他們的流血犧牲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當困神再一次騷擾我,就狠狠心擰一把大腿,讓疼痛驅趕它。瞬間,清醒起來,睜大眼睛重新投入到緊張、繁忙的工作中。

我們是科學的千裡眼,順風耳。我們用無言地訴說換來了戰友之間的純真情誼,用默默地聆聽譜寫出勝利的篇章!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巾帼花木蘭,紅色傳令兵”的铮铮誓言!

日月如梭,到了金秋十月,收獲的季節,家鄉(山東濱州)的大棗挂滿枝頭,遠處一望紅彤彤的,煞是好看!在戰友們團結一緻的努力下,我們順利完成任務勝利凱旋,經過了戰火的洗禮,雖然身體留下了戰争的創傷(嚴重的睡眠障礙,至今未愈),但是思想上,我已經成熟起來。對工作更加積極努力,兢兢業業;并且,利用所有業餘時間,幫助那些走失孩子的父母想盡一切辦法,找回他們的親生骨肉!

因為,我深切的體會到:一個家庭失去孩子的痛啊!當然,也多麼想在尋找他們的同時,能夠幸運的遇見你!陸陸續續,我找回三個走失的兒童,使他們的家庭幸福團聚。在幫助尋找孩子的過程中,不乏被老百姓誤解、冤枉,甚至差一點被毆打……但是隻要能找回孩子,我無怨無悔,永不言棄!

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裡?

全家福

親愛的妹妹:咱們家唯一的一張合影上,留有一個空位,你知道是為什麼嗎?那是媽媽再三叮囑照相館的叔叔特意為你留下的啊!媽媽說過:等找到你時,讓我把你的照片粘貼在空位上。媽媽盼望着你早日回家,這樣咱們家才完整啊!因為久久沒有你的消息,更是找不到你,從此,媽媽再也不肯拍全家福了。

妹妹:請你原諒與我的無能、無助又無奈,沒有能及時把你帶回家,享受父母對你的親情之愛。八十年代,我聽戰友說你去山西尋找家人,我去了;後來又聽說你去了河南,我也去了。怎奈?造化弄人,總是讓我們失之交臂,不能相見!

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裡?

時間進入到2000年,中國通訊技術迅速發展起來,人民也日漸富裕,手機走入千家萬戶,這為尋找你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條件。于是,2001年5月,我發動所有的發小、朋友、全國的戰友、父輩的戰友們一起尋找你。幾番尋找、幾番聯絡,在2001年5月27日終于聯系上商伯伯的家人,但是商伯伯已經病入膏肓,不久撒手人寰。

從商伯伯家人處得知:你十九歲那一年與養父商伯伯不清楚什麼原因有了沖突,一次哭泣以後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養父家……知道此消息,我的心碎了,妹妹你去了哪裡?你受到什麼委屈還是與商伯伯有什麼誤會?快聯系姐姐和我傾訴吧!我也有五十一年的心聲向你訴說……

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裡?

長姐如母,我深感責任重大,不敢有任何懈怠,繼續奔走在尋找妹妹——你的路上!電話已不記得打出去過多少?接到的每一個電話卻令我激動不已;在報紙上登了無數個尋人啟事,沒有得到你的确切消息,卻引來許多邀功請賞的騙子;聯系了福建、三明、閩南等電視台,請求上他們的尋親欄目,又因為我是外地人等各種理由被拒絕。

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裡?

一個電視台的工作者回消息說:你還生活在福建三明市,過的很好,請放心!但是你再也不想與養父家和父母親人聯系了。這:是真的嗎?

後來又有你的消息傳來:大概你十九歲時,被父親在北京的另一個戰友所收養,同樣是不再想與所有熟人聯系。這:是真的嗎?兩種傳說,都是你已經改了名字,不知道你現在姓甚名誰?你十九歲時還沒有辦理身份證,現在用商建華查找,結果:查無此人。

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裡?
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裡?

親愛的妹妹:你好像是斷了線的風筝,飄啊飄……現在身在何處?姐姐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地惦記着你啊!如果你還對父母将你從小送養心懷芥蒂,他們早已老去,請你冰釋前嫌,讓姐姐代替父母補償對你的愛,敞開心扉,讓花城的暖陽溫暖你那顆冰封已久的心!如果你生活的很幸福,又不希望我打擾你,就請你悄悄傳遞個資訊,我可以遠遠的注視你,默默地祝福你!如果你生活的不如意,就讓姐姐來幫助你,将困難踩在腳下,一起度過難關。看你苦盡甘來,笑靥如花!

親愛的妹妹:我在四季如春的花城——廣州等着你,直到永遠!!!

在此,感謝商伯伯一家對妹妹的養育之恩!感謝叔叔、阿姨、戰友、所有朋友們對尋找妹妹提供的一切幫助!特别感謝陳瑩英姐姐即救治過母親的生命,又為尋找妹妹盡心盡力,無以言表,軍人情誼代代相傳!

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裡?

在此,還要懇請各位朋友們繼續接力轉發此文,希望在不久的将來,妹妹可以感覺到我對她真誠的呼喚,能夠主動聯系我!同時也希望熟悉妹妹的朋友告知我妹妹的消息!再一次深深地感謝!因為本事件發生久遠,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李華:131—4899 6690)

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裡?

求助人:李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