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妻子剖腹産生娃,丈夫一怒之下提出離婚,還說道,怕疼就别做女人

作者:百姓故事冷暖人間

妻子因剖腹産生娃,沒與丈夫商量,丈夫一怒之下提出離婚,還說道,怕疼就别做女人,疼的話是必須要的,你不然你就别做人了。

生産,對一個女人來說,無疑是到鬼門關走一遭,随時都可能喪命。但不管以哪種方式生産,難道不應該将孕婦與胎兒的安全放在首位嗎?為何這位丈夫會如此在意妻子剖腹産?這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李大姐在她剛剖腹産生下孩子僅十二天,丈夫就向他提出了離婚。在李大姐懷着小兒子的時候到醫院做檢查,B超顯示李大姐腹内有肌瘤,醫生表示如果不盡快把肌瘤拿掉,那他的生命将會受到威脅。而當時情況危急,李大姐就沒與丈夫商量做了剖腹産手術。誰知在生下小兒子後,丈夫竟會因為此事對自己大發雷霆。

妻子剖腹産生娃,丈夫一怒之下提出離婚,還說道,怕疼就别做女人

事後,吳先生還特意上網查了一下,說妻子腹中的肌瘤并不會影響自然生産。這就不免讓人覺得雷人,如果網上知識能解決問題,那還要醫生做什麼?吳先生認為,妻子之是以選擇剖腹産,是不想忍受生産時的痛苦,作為一個女人,如果連這點痛都忍受不了,那還做什麼女人?對于吳先生來說,他不能容忍妻子忤逆自己,是以在李大姐剛生産完的第十二天,他就向法院提出了離婚申請,給出的理由是小兒子是剖腹産出生的。

李大姐在得知丈夫要跟自己離婚後,心裡别提有多委屈了,但轉念一想,覺得這可能隻是丈夫的氣話,為了這個家,就先忍一忍吧。但讓李大姐沒想到的是,自己的一再忍讓并沒有換來丈夫的體諒。

因為沒有達到法定的離婚條件,李大姐與丈夫沒有離成婚,在之後的日子裡,丈夫對她是非打即罵,兩人經常因為一些小事發生争執。除此之外,丈夫還懷疑起小兒子并非自己親生。不管李大姐如何解釋,丈夫還是堅持己見。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她要求丈夫去做親子鑒定,但遭到了他的拒絕。

妻子剖腹産生娃,丈夫一怒之下提出離婚,還說道,怕疼就别做女人

回憶起那段時間裡,李大姐直言自己就像生活在地獄般,過得生不如死。随着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李大姐對丈夫徹底絕望。而就在此時,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心中悄悄醞釀。為了擺脫丈夫的控制,她想到了逃跑。在逃跑當天,李大姐是想帶着兩個兒子一起離開的,但是大兒子波波卻哭着不願意走,無奈之下,他隻好帶着一歲多的小兒子離開。

為了養活自己和兒子,十多年沒有工作過的李大姐開始四處打工,不管多髒多累他都願意幹。生活雖過的苦一點,但她心裡卻是甜的。等生活穩定後,李大姐開始四處求助婦聯、居委會和媒體,希望他們能幫助自己救出自己的大兒子。

大兒子啵啵今年11歲,丈夫卻不讓他上學,這麼多年都是丈夫在家教孩子,更讓人擔憂的是,丈夫還總會給兒子看一些關于學校的負面新聞,讓兒子從心底對學校産生抗拒。同時,丈夫還限制了兒子的自由,從不讓它與外界接觸。李大姐害怕長此下去,丈夫的變态心理會影響到大兒子,是以他必須将兒子從丈夫的魔爪中救出來。

李大姐能否達成目的呢?見到媽媽的波波又是否願意跟媽媽走呢?

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夫妻倆已經成了仇人。為了讓大兒子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李大姐還多次去找公公溝通,希望他能幫忙勸勸丈夫,讓孩子到學校讀書。對于兒子的教育方式,波波的爺爺也不贊同,也不止一次的去找兒子談,但每次都不歡而散,最後他也無能為力。眼看事情無法解決,李大姐就帶着記者來到丈夫樓下,要求見波波一面,并對兒子進行一次知識測試,但卻遭丈夫的拒絕,同時他還将家門鎖住,不讓任何人進入。

妻子剖腹産生娃,丈夫一怒之下提出離婚,還說道,怕疼就别做女人

最後,記者找來開鎖公司将門打開,李大姐終于見到了大兒子波波。但令衆人不解的是,波波再見到媽媽後,并沒有表現得很高興,反而是十分排斥。李大姐看到兒子變得如此冷漠,不由得失聲痛哭。而波波接下來的話更是讓記者大吃一驚,波波稱媽媽是壞人,想把他害到學校裡去。随後,記者要對波波進行一個知識測試,經過衆人的勸說,吳先生終于答應,這是他第一次走進學校。波波對眼前的一切充滿好奇,根據波波的年齡,學校為他準備了五年級的期中考試試卷。

通過測試,老師告訴吳先生,波波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邏輯思維很強,但因長時間缺乏交流,語言表達和英語發音都存在問題。随後,有人提議可以讓波波跟同齡的孩子玩一下,面對其他小朋友的邀請,波波也十分想跟他們玩,但一旁的爸爸卻在不停的阻撓聽到父親的話後,波波拒絕了小朋友們的邀請,一個人跑到偏僻的角落裡,蹲在地上思考着什麼。

其實,波波内心是十分渴望與其他小朋友玩耍的,但因爸爸的存在,他不敢參與。每次在回答記者問題的時候,他都要去揣摩一下父親的意思。

看到兒子變成這樣,李大姐再一次淚流滿面,他不敢想象兒子今後要如何在社會上生活兒。這件事也讓吳先生心生不滿,他認為妻子破門而入,是強闖民宅,帶兒子去做知識測試是限制人身自由。他表示,這兩件事給自己的精神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對于兒子的教育問題,他也是相當自豪,認為将兒子培養的很好。

之前,他們父子倆過着平靜而幸福的生活,而妻子卻想方設法的去破壞這一切。吳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小時候成績優異,一直是班裡的尖子生,但是在上初三的時候,因為學校推廣了一套新的廣播體操,其中有幾個動作讓他很不認同,于是就主動退學了,雖然隻有國中水準但吳先生卻說,自己一直在學習高中實體化,對教育兒子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樣的教育方式,波波又是否願意呢?

波波告訴記者,從記事起,他就一直在家上學,自己也沒得選擇,爸爸說什麼就是什麼,而關于朋友,他也隻有一個,還是從網上認識的。在記者與波波的交談過程中,多次遭到吳先生的打擾,他幾次更正記者的問題,或者按照他的要求提問。對于這些,波波則始終保持沉默,任由父親擺布。

年僅11歲的波波,過着與外界幾乎隔絕的生活,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父親,而這樣的生活狀态讓人不免替他擔憂。吳先生對于兒子的愛我們能夠了解,但他的愛卻偏離了正常軌迹,這樣的愛實際上是在傷害孩子,顯然這樣的愛是不利于孩子成長的。最後,希望吳先生能早日醒悟,還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對于吳先生的行為,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