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 ACL Fellow公布:中科院自動化所宗成慶、華為劉群當選

機器之心報道

機器之心編輯部

本次入選 2021 ACL Fellow 的國内外學者共有 8 位,宗成慶、劉群兩位内地學者入選。

以人類語言為研究對象的「自然語言處理」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ACL 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也最具活力的國際學術組織,成立至今已有 57 年曆史,會員遍布世界 60 多個國家和地區,代表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世界最高水準。ACL 會士(ACL Fellow)則是在本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 ACL 會員。

當地時間 1 月 6 日,ACL 公布了 2021 ACL Fellow 名單,共有 8 位,包括兩位内地學者: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宗成慶,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語音語義首席科學家劉群。

在機器之心今年舉辦的「ACL 2021 線下論文分享會」上,我們也邀請到了宗成慶、劉群以及李航(2019 年 ACL Fellow)三位老師參與。

宗成慶

2021 ACL Fellow公布:中科院自動化所宗成慶、華為劉群當選

入選理由:在機器翻譯和情感分析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并推動了中國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發展。

宗成慶,1998 年 3 月在中科院計算所獲得博士學位,現為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際計算語言學委員會(ICCL)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和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士。主要研究興趣包括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文本資料挖掘和語言認知計算等領域,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等 10 餘項國家項目。在國際權威期刊和一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 150 餘篇,出版專著 3 部、譯著 2 部,其中《統計自然語言處理》(第 2 版)有廣泛的讀者,已被 16 次印刷。

他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電子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中文資訊學會「錢偉長中文資訊處理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北京市優秀教師、中科院優秀導師等若幹獎勵和榮譽,今年擔任 ACL-IJCNLP 大會主席,曾任 ACL-IJCNLP 2015 和 COLING 2020 的程式委員會主席。

劉群

2021 ACL Fellow公布:中科院自動化所宗成慶、華為劉群當選

入選理由:在機器翻譯和中文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做出重要貢獻。

劉群,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語音語義首席科學家,負責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是自然語言了解、語言模型、機器翻譯、問答、對話等。他的研究成果包括漢語詞語切分和詞性标注系統、基于句法的統計機器翻譯方法、篇章機器翻譯、機器翻譯評價方法等。劉群承擔或參與過多項中國、愛爾蘭和歐盟大型科研項目,在國際會議和期刊發表論文 300 餘篇,被引用 10000 多次,培養國内外博士碩士畢業生 50 多人,獲得過 Google Research Award、ACL Best Long Paper、錢偉長中文資訊處理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

他曾任愛爾蘭都柏林城市大學教授、愛爾蘭 ADAPT 中心自然語言處理主題負責人、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自然語言處理研究組負責人,分别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計算所、北京大學獲得計算機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其他六位入選者分别如下:

Joakim Nivre(烏普薩拉大學)

入選理由:在依賴句法分析的算法、模型和資料資源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将該領域推到了多語言句法分析的前沿。

Luke Zettlemoyer(華盛頓大學)

入選理由:對自然語言處理的基礎語義、語義解析和表示學習做出的重要貢獻。

Anette Frank(海德堡大學)

入選理由:在語言資訊豐富、技術基礎良好的面向語義和話語的自然語言處理方面所做的綜合工作。

Joyce Chai(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入選理由:在基礎性自然語言處理以及語言處理與機器人之間的互動領域做出重大貢獻。

Eneko Agirre(巴斯克大學)

入選理由:因對詞義消歧、語義文本相似性、無監督機器翻譯、巴斯克語言資源和 ACL 服務做出重大貢獻而當選。

Amanda Stent(科爾比學院)

入選理由:因對多模态和語音對話、自然語言生成和摘要的計算模型的重大貢獻而入選。

參考連結:

https://aclweb.org/aclwiki/ACL_Fellows#2021_Fellow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