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yana處理器與AMD EPYC處理器很相似,Linux核心開發者指出,二者隻是廠商ID與産品序列号有所不同。事實上,Linux維護者甚至将EPYC支援代碼轉移到Dhyana處理器,發現可以成功運作,由此說明兩款處理器差異很小。
工控主機闆從官方聲明看,AMD并沒有将最終晶片設計出售給中國夥伴,而是允許合作夥伴為中國伺服器市場設計自己的晶片。幾十年來,x86架構一直由英特爾、AMD和威盛(VIA)控制。
從Dhyana(禅定)以及AMD Zen(禅)的關系來看,前者就是AMD授權給海光公司的國産
X86處理器,2016年AMD與中國天津海光投資集團達成了合作協定,AMD将最新的Zen處理器授權給了中國公司,獲得了2.93億美元的授權費。
根據雙方的協定,國産X86處理器主要是針對伺服器市場的。
不過此前也有消息稱,在此次合作中,AMD與海光成立了兩家合資公司,AMD控股51%,這樣保證了AMD對國産X86處理器的控制權,而海光無法插手Zen核心,隻能做些外圍晶片工作。
據此前媒體報道,Linux核心更新檔中出現了一款Hygon(海光公司)代号為Dhyana(禅定)的Family 18h處理器,而Family 17h就是AMD的Zen架構處理器,這個Family 18h還可以使用AMD的Family 17h處理器代碼路徑,顯示出二者有極深的關聯。
AMD和天津海光關于處理器方面的合作是在2016年,當然雙方在之前應該就已經開始了協商,不過在當時的情況下,AMD已經連續至少6個季度虧損,情況刻不容緩。如果他們能夠将Zen架構帶到中國,那麼就有可能占領這一巨大的市場,要知道在伺服器市場,英特爾X86架構擁有着9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而且在桌面級處理器市場英特爾也是一家獨大,不過第二名就是AMD公司。
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AMD不做點什麼,那麼雖然還是第二名的位置不會丢,不過市場将不會繼續劃分為英特爾、AMD和其他,而是英特爾和其他,情況相當危險。
不過好在近兩年AMD的情況不斷轉好,在2016年實作了止虧,根據今年釋出的第一季度财報顯示,公司甚至完成了16.5億美元營業額,淨收入8100萬美元。除了Zen架構桌面處理器之外,在伺服器等處理器上也有了一定發展,整體來看,正好是到了反擊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