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皮書 | 城市大腦探索“數字孿生城市”

白皮書 | 城市大腦探索“數字孿生城市”

最近,阿裡雲研究中心釋出了《城市大腦探索“數字孿生城市”白皮書》,白皮書裡特别提到,人類文明曆史上,每一次科技大爆發都會重新決定全球城市的經濟排名。

未來,城市的資料資源會變成城市發展的戰略性資源,甚至比土地資源更重要。計算能力會成為城市新的發展動力,城市擁有的計算力總量甚至會決定城市發展的排名與潛力。

資料正在成為城市的體感名額

之是以說資料如此重要,是因為傳統的城市管理模式正在面臨極大的挑戰,單純增加公共投資越來越沒辦法解決問題。大量的紅綠燈和攝像頭的重複建設,已經讓不堪重負的城市成為了一個四肢臃腫、頭腦簡單的“植物人”。

白皮書 | 城市大腦探索“數字孿生城市”

▲很多城市硬體過度建設,全局資料智能不足

如果能夠引入新的資料資源次元,把散落在城市裡各個角落的資料,包括政府資料、企業資料、社會資料、居民資料、産業資料,全部集合起來,通過大資料、人工智能的方法對資料進行融合的計算,繼而打造一個智能平台。

比如了解交通實時狀況、事件突發預警,不僅可以實作對城市“生命體征感應名額(體感名額)”的準确感覺,更可以讓城市學會“思考”,得到從微小角落到城市宏觀社會、産業發展的治理和營運方式。

城市大腦:建造可以“思考”的城市

目前,越來越多的城市已經意識到資料資源的重要性。可問題是,城市資料遠遠超過人類的認知能力,一個城市的全部攝像頭記錄的視訊資料量,相當于1000億張圖檔,一個人要看完所有視訊大約需要100多年。怎麼能把這些資料用起來呢?

2年前,杭州和阿裡雲攜手,啟動城市資料大腦建設,就是希望打造一個前沿科技建構的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樞。整合彙集政府、企業和社會資料,在城市治理領域進行融合計算,實作城市運作的生命體征感覺、公共資源配置、宏觀決策指揮、事件預測預警、“城市病”治理等功能。

2年後,這份白皮書裡特别釋出了沉澱下來的城市大腦的三個重要技術标準:整體認知,能夠實時處理人所不能了解的超大規模全量多源資料;機器學習,能夠從海量資料中洞悉人所沒有發現的複雜隐藏規律;全局協同,能夠制定超越人類局部次優決策的全局最優政策。

白皮書 | 城市大腦探索“數字孿生城市”

▲阿裡雲ET城市大腦

隻有完成了這些技術突破和整體設計,城市大腦才能成為人類認知城市、改造城市、營運城市的強大助手。目前,阿裡雲的城市大腦項目正在幫助國内外多個城市地區(蘇州、杭州、衢州、上海、吉隆坡)完成向高效、安全、宜居的數字化城市的轉型更新。

舉幾個具體的例子,一旦城市大腦發現大量人流、車流開始湧向某個領域,交警就能夠有針對性地設計應急預案、分流政策,有效避免踩踏等群體性事故的發生。

再比如,當一個急救中心接到電話,城市大腦就可以馬上實時規劃出一條最優路線,還能精确預測到沿途每個路口到達的時間,并且實時控制紅綠燈的信号。

在杭州蕭山區,通過阿裡雲ET城市大腦自動調配紅綠燈,讓120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縮短了一半,在分秒必争的急救路上,用技術為患者開出一條“綠色生命線”。而且借助ET城市大腦的力量,杭州目前已經實作交通信号燈的智能配置,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15.3%。

還有很多城市都在發愁的老城改造與新城同期建設問題。城市大腦主動學習曆史資料後,可以得出“千城千面”的改造經驗與社會規律,在雲計算開放平台上通過數字孿生城市進行大規模仿真、推演、預測。

結合動态的交通出行、商業活動、人群密度等活資料,實時分析城市規劃和管理對于城市整體發展參數系統的影響,人機互動模拟城市政策、願景、效能等場景,幫助城市規劃師疊代更新全局設計方案,實踐面向城市日常營運的動态數字城市規劃。

未來,ET城市大腦還将向醫療、城管、環境、旅遊、城規、平安、民生等七大領域拓展,從智能交通管理全面更新為整個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樞,并向生态全面開放平台的AI能力。

白皮書 | 城市大腦探索“數字孿生城市”

▲城市大腦“三步走”

蒸汽機時代,城市的标志是修公路;電力時代,城市的發展是鋪電網。今天的世界已經步入數字經濟時代,資料成為重要的資源,城市需要建構一個資料基礎設施來推動城市治理方式的變革。

就像160年前倫敦第一次建設地鐵,135年前曼哈頓第一次建設電網,城市大腦必将成為數字經濟時代城市處理的“資料智能能力基底”,就像城市的供電網絡、供水網絡一樣,為城市供給資料資源、大資料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新一代城市基礎設施。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7-09

本文作者: Arc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阿裡研究院”,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阿裡研究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