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恒河三千年》——耗時四年實景探索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近期,英國知名記者馬凱的人文曆史著作《恒河三千年》即将在中國出版。作者從一個職業記者的視角,首次從恒河源頭實地全景探索,帶領讀者了解作為世界宗教地标之一的恒河以及它所孕育的印度社會。

“試圖通過恒河了解印度的奇迹和愚蠢是宏偉的雄心壯志,馬凱完成了它!”國際暢銷書《自由的印度》作者、公共知識分子古爾恰蘭·達斯如此評價馬凱的這部作品。

《恒河三千年》——耗時四年實景探索

一個殘酷而又荒謬的印度現實

恒河是印度的生命之河,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是所有印度人靈魂和精神的寄托,被印度人親切地稱為“母親河”。它孕育了古印度的輝煌文明,在印度的政治、經濟、文化、曆史和宗教上占據着無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不過近年來,恒河的現狀卻很讓人揪心:污濁不堪、浮屍遍地、臭氣熏天、抗生素超标……但盡管如此,在印度人眼中,恒河水在精神層面上還是潔淨無暇。每個印度人都會以飲用恒河水、沐浴恒河水而自豪。

在《恒河三千年》中,作者全方位講述了恒河與印度人的關系,以及印度的曆史、宗教、文學、政治和野生動物保護問題,不留餘地地揭露了恒河導緻的環境危機——極端水準的污染、抗生素耐藥性、幹旱和洪水。

我們将追随作者的腳步,共同直面這個殘酷而又荒謬的現實問題:印度教徒是如此敬畏崇拜恒河,卻為何又如此不加節制地污染甚至侵害他們至愛的民族之河呢?

《恒河三千年》——耗時四年實景探索

圖檔來自《恒河三千年》

恒河源頭實地全景探索,探尋恒河三千年曆史

《恒河三千年》全書共分為18章節,在書裡,作者以恒河的流經之地為線索展開陳述,一一展現了沿岸各城市的風土人情。讀者可以跟着作者的鏡頭,從恒河發源地——喜馬拉雅山冰川的“牛嘴”出發,一路順流而下,途經一座座印度的宗教聖城,譬如瓦拉納西、阿拉巴哈德、赫爾德瓦爾等,最後來到孟加拉灣的入海口。

《恒河三千年》——耗時四年實景探索

在本書中,讀者會讀到印度由古至今一系列輝煌、悲壯、神秘的故事,在發展和進步中所遭遇的困局,還有性格各異的印度群眾……它帶讀者走進一個以恒河為信仰的印度,解讀恒河是如何在印度的發展曆史中發揮作用。

《恒河三千年》堪稱一部内容豐富、有趣的研究恒河的紙上紀錄片,從恒河源頭出發,聚焦浮世衆生,從地理到人文,從古代到今天,使得讀者得以窺見這條生命之河所蘊含的全部意義,作者極具人文情懷的筆觸,也使這個國家更容易被世界所了解。書裡,作者還搭配以17張高清實景攝影圖,生動地記錄了恒河子民的生存與信仰。

《恒河三千年》——耗時四年實景探索

曆時四年走訪,揭開關于恒河的文明與愚昧

《恒河三千年》的作者馬凱是一名從業30多年的英國記者,他長年輾轉于亞洲、歐洲、中東和非洲等地區,數次獲得國際大獎。在本書中,馬凱以職業記者的理性視角,探索了與恒河有關的曆史、宗教、文化以及環境問題,為讀者呈現了一個遊走在災難邊緣卻仍滿懷希望的民族,令人耳目一新。

《恒河三千年》——耗時四年實景探索

本書作者、英國記者馬凱

在作者看來,印度人一方面依靠恒河而生,另一方面又不斷污染恒河。作者帶着這個困惑,在印度居住了四年多,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四年的時間,馬凱的足迹踏遍了恒河沿岸。他走訪了印度當地上百家企業和媒體,采訪了上千名印度當地人,有政治家、企業家、宗教領袖、科學家、農民等,最大程度地還原了印度人對恒河的信仰來源,以及他們對于恒河現狀的看法。

此外,作者還參考了數百部印度曆史、文化方面的學術資料,其中不乏18、19世紀的珍貴史料,詳實地梳理了恒河的過去與現在,向讀者展現了一條河流對于一個民族,甚至世界格局的影響。“恒河給予生命,也帶走生命”,作者的筆觸平實溫和,卻足以振聾發聩,發人深省。

《恒河三千年》——耗時四年實景探索

如今,印度以每日新增40萬的速度迅速成為亞洲地區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正面臨着巨大的曆史、文化、環境和社會危機。即便如此,印度人對恒河的熱情卻依然不減,他們聚集在恒河邊上朝拜、祈禱和洗澡,坦然地接受現世的苦難。千年不息的恒河是如何養成印度人如此的性格?也許讀完這本《恒河三千年》,便會了解這其中的答案,也會了解為什麼印度被稱為“文明和愚昧,野心與野蠻并存”的國家。

《恒河三千年》——耗時四年實景探索

(來源:北青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