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平陵之變,如果曹爽不投降,他和司馬懿誰更有勝算?

曹爽即使反抗,能調動的部隊也很有限。加上他和司馬懿指揮能力上的差距,這一仗曹爽是必敗無疑。

高平陵之變,如果曹爽不投降,他和司馬懿誰更有勝算?

魏明帝曹叡臨終時,因為太子曹芳年幼,是以任命大将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為輔政大臣,輔佐曹芳。在曹芳剛繼位的時候,曹爽還挺尊重司馬懿,兩人合作得不錯。但是後來曹爽在親信丁谧等人的撺掇下,晉升司馬懿為太傅,以明升暗降的方法奪去了他的實權。

此後曹爽以大将軍身份掌握了魏國的軍權,又任命弟弟曹羲和曹訓為中領軍及武衛将軍,掌管宮中禁軍,并重用心腹何晏、鄧飏、李勝、丁谧、夏侯玄等人,控制了魏國的朝政。

高平陵之變,如果曹爽不投降,他和司馬懿誰更有勝算?

被排擠的司馬懿不動聲色,假裝身體不适麻痹曹爽,并秘密聯絡其他對曹爽不滿的大臣,等待時機反擊。最終在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曹爽及其兄弟、親信陪曹芳去高平陵掃墓時。司馬懿趁機發動政變,控制了洛陽。

曹爽得知以後不知所措。司馬懿派人告訴曹爽,隻要他投降,那麼就保全他的性命。曹爽信以為真,交出了兵權,最後卻被司馬懿所殺。

在曹爽投降前,大司農桓範曾經勸他去許昌,調集軍隊和司馬懿抗衡。有些人認為曹爽兵權在手,這麼做還有很大勝算。不過實際上曹爽的機會不大。

高平陵之變,如果曹爽不投降,他和司馬懿誰更有勝算?

曹爽投降的主要原因,是他能力有限,做事又優柔寡斷,輕信了司馬懿。不過從當時兩人掌握的實力來說,他也不具備和司馬懿抗衡的可能。曹爽雖然身為大将軍,名義上可以調動魏國上下的軍隊,曹羲和曹訓又掌管中軍,掌握着洛陽附近的主要軍力,從表面上看實力不小。但是高平陵之變發生時,曹爽等人都不在洛陽,身邊的部隊并不多。這一點可以從司馬懿政變後,曹爽不得不臨時征發屯甲兵數千自發得到證明。

爽留車駕宿伊水南,伐木為鹿角,發屯甲兵數千人以為衛。

高平陵之變,如果曹爽不投降,他和司馬懿誰更有勝算?

相比之下,司馬懿拉攏了太尉蔣濟。蔣濟曾任中護軍、護軍将軍等職,在中軍有着很多舊部。這樣司馬懿就趁着曹羲和曹訓不在軍中的機會,在蔣濟的幫助下控制了中軍,随後又派人接管了武庫,掌握了洛陽附近主要的軍事力量。是以司馬懿還能分兵駐守洛水浮橋,防止曹爽西逃,去關中投靠他的心腹夏侯玄。

是以很明顯,此時在洛陽附近,司馬懿實際上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他之是以不急着用武力解決,隻是因為曹芳此時在曹爽身邊,而司馬懿又知道曹爽的性格,可以政治解決,不急着動手而已。

但是如果曹爽真的打算逃到許昌和司馬懿對幹,那麼司馬懿肯定不會客氣。按照雙方的實力對比來說,曹爽沒有任何機會逃到許昌。

高平陵之變,如果曹爽不投降,他和司馬懿誰更有勝算?

而且曹爽即使運氣不錯,能順利逃到許昌,也很難和司馬懿抗衡。曹爽雖然是大将軍,理論上掌握着魏國的兵權,而且皇帝曹芳也在他的控制之下。但是曹爽把持魏國朝政期間任人唯親,行事荒唐,對蜀對吳戰争都以失敗告終,大失人心,是以朝中大臣大多對他很反感。

加上曹芳并未親政,曹爽即使以曹芳名義下诏書,大家也都知道這其實是曹爽的意思。是以曹爽的真實号召力很有限。

高平陵之變,如果曹爽不投降,他和司馬懿誰更有勝算?

而司馬懿卻是打着撥亂反正的名義起兵,得到了廣泛的支援,像太尉蔣濟、司徒高柔、太仆王觀、尚書陳泰、侍中許允等大臣都選擇了幫助司馬懿,連郭太後都站在他這一邊。相比之下,司馬懿的影響力顯然比曹爽高得多。

是以即使曹爽逃到許昌,也無法調動多少人馬和司馬懿抗衡,還是難逃一個敗字。

當然,從馬後炮的角度來說,曹爽投降肯定是必死無疑,努力一把也未嘗不可。可惜曹爽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連冒險也不敢,自然隻能等死了。

高平陵之變,如果曹爽不投降,他和司馬懿誰更有勝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