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奶奶房間的一角,看着奶奶的遺像,腦子裡浮現出奶奶的手藝。
奶奶做包子的手藝非常精湛。
奶奶先去超市買一袋面粉和肉,回家後将肉餡弄好,再把面粉袋打開,用個碗盛出來,放在一個不鏽鋼盆子裡,加幾個雞蛋、一點兒熱水,就可以等着發酵了。奶奶做着這些事,明明有些吃力,臉上卻還有一絲微笑。
過了幾個小時面粉發酵成功了。我又看到奶奶嘴角上的笑。她穿上罩衣,把手反反複複的洗淨了,才開始做包子。
隻見奶奶先把手放在面團上,做壓按揉的動作,反複做了幾遍後,奶奶将大團裡分出小團,這個小團就像大團剛出生的孩子一樣。她把小團繼續做壓按揉的動作;在搓成長條,像一直剛出生的毛毛蟲一樣。奶奶将它的身體一節一節分出,再拿起面杖,在其中一個小小團中,開始将它做成圓形。不一會兒,面團全做成了圓形。看上去像白色的花鋪滿整個桌面。幹完這些以後奶奶頭上流着汗,用袖子擦了兩下,又繼續做了。我再次看出奶奶幹活的吃力,但卻仍看到奶奶臉上的微笑。
奶奶用筷子加起之前已弄好的肉餡,放在圓形中間,用大拇指和食指将它包起來,又過了一個小時後,奶奶已做好了一個排的包子隊伍,它們整整齊齊的排在桌上,等着待命。奶奶已經累壞了,可依舊臉上露出微笑。
等包子蒸好後,吃起來格外的美味。
望着奶奶微笑的遺像,我留下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