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韻新聲任逍遙|宋唯源

古韻新聲任逍遙|宋唯源
古韻新聲任逍遙|宋唯源

宋唯源,字胤儒。1984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并留校任教,英國劍橋大學《世界名人錄》入典名人。師從葉淺予、李可染、李苦禅、蔣兆和等衆多藝術大師。對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書法、篆刻、詩詞、中國畫鑒定等方面均有極高造詣,并精研古琴、平劇。其繪畫才能得到日本著名藝術大師加山又造的高度評價。1991年宋唯源先生開始海外講學遊曆十年,對中西方繪畫進行了深入系統研究,倡導中國繪畫“血脈純正”。作品被國内外各大美術館及個人廣泛收藏。

古韻新聲任逍遙

文/當代著名詩人、詩評家 王燕生

生命旅途之中,怕我們寂寞,總會有不斷地感觸、感慨、感動、感傷、感奮、感悟來與我們結伴同行。這些吸納了大千世界萬般資訊的内心意緒,一旦從一個很高的藝術層面噴薄而出,那就是詩的誕生。

詩以抒情言志為己任,情與志本身并不等于是詩。小兒撒嬌,千姿百媚;三年教子,情深意切;潑婦罵街,聲淚俱下……這些都不是詩。詩是用形象和圖畫說話的,它要寓理于情,寓情于形,當具有理趣、情趣之後,才有可能進入情景交融、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宋唯源教授是著名中國畫家,不僅在山水、花鳥、人物上造詣很深,而且對書法、篆刻、乃至古琴、平劇等,亦各有心得。長期浸淫于水墨丹青之内、生活在藝術氛圍之中,使他更深谙繪畫與詩氣韻相通之理。他的詩詞,正是他畫的折光和投影,互相輝映出他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對于書畫,宋教授倡導“血統純正”。這意味着中國畫的每個基因密碼都是不可錯位、更不可缺失的;變異與雜交應在禁絕之列。這顯示他創作理念堅守、執着的一面。對于詩詞,宋教授在承襲超拔、飄逸的古風時,更傾向于“古為我用”的法則,即借古時之杯盞,盛我今釀的美酒。這又展現了他師古而不泥古的天馬行空的另一面。

通讀宋唯源教授所著《醉塵樓詩文稿》,他的詩以題畫、詠物、寫景、記遊為多,感時、抒懷、明志之作業占有相當比重。他既寫音律、對仗很考究的《感遇》:

月小乾坤大,雲長接北溟。

風驚廬底雁,浪拍海中星。

酒重顔成赤,花殘葉尚青。

天涯空寂寞,遊子感伶仃。

也寫情趣诙諧、近似口語的《題畫寒山拾得》:

手心手背,哥倆交好。

吃喝拉撒,摘虱扪蚤。

任人說我,是佛世道。

宋唯源教授眼裡,絕對有傳統詩詞的古法、古訓,但在他心中,那不過是舒己情懷的載體而已。因之,興來之時,他寫四言四句、五言六句、六言六句,任意揮灑,甚至不惜破格、出韻。而作為讀者,通過它每首詩的視窗,我們看到的是他人生、藝術、心靈的軌迹,是他的抱負、性情、志趣和愛憎。能有此,還要求别的什麼?

2008年12月15日 識于和平裡

· 作品欣賞 ·

古韻新聲任逍遙|宋唯源
古韻新聲任逍遙|宋唯源
古韻新聲任逍遙|宋唯源
古韻新聲任逍遙|宋唯源
古韻新聲任逍遙|宋唯源
古韻新聲任逍遙|宋唯源
古韻新聲任逍遙|宋唯源
古韻新聲任逍遙|宋唯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