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玩家在挑選顯示器的時候,最關注的兩個因素是分辨率和重新整理率。今天我們來談下重新整理率的問題,超高重新整理率的顯示器真的适合絕大多數玩家嗎?從60幀,到144幀,甚至到240幀,顯示器的重新整理率在突飛猛進,但你的裝置性能跟得上嗎?如果達不到這麼高的重新整理率就是花費了冤枉錢,是以不要隻追求重新整理率數值,要結合自己的裝置性能綜合考慮。

簡單介紹一下重新整理率,重新整理率指的是顯示器在一秒内頁面重新整理的次數,機關是赫茲(Hz),比如顯示器在一秒内重新整理了60次,那麼這台顯示器的重新整理率就是60Hz。理論上這個值越高,人眼看到的圖像也就越流暢。
對應的幀率就是我們遊戲中常說的FPS(Frames Per Second),它指的是每秒顯示的幀數,具體到遊戲中就是顯示卡在每秒鐘輸出畫面的次數,比如顯示卡在每秒鐘内可以渲染輸出60次畫面,那麼它對應的幀率就是60FPS。
很多玩家認為顯示器的重新整理率越高,顯示效果就越流暢,其實是需要硬體和軟體搭配的。想要體驗144FPS的遊戲,首先遊戲不能鎖幀,如果遊戲本身鎖幀,需要解鎖之後獲得比144更高的幀數才能有流暢的基礎,無法解鎖的話就放棄高刷顯示器吧。
其次是硬體性能要達到高幀數輸出,尤其是顯示卡。一般來說,要想體驗到流暢的144FPS畫面,顯示卡的平均幀數要高于這個值,因為顯示卡的渲染速度不是均勻的,是以平均幀數144會導緻部分時間的畫面不夠絲滑。
最後就是顯示器這一大關了,體驗144FPS的畫面自然需要144Hz的高刷顯示器,如果注重畫面的品質,就需要開啟遊戲中的垂直同步,這就意味着顯示卡和顯示器的顯示畫面可以同步重新整理,有效避免畫面撕裂,進一步提升遊戲的體驗。
進階的垂直同步就是G-Sync/FreeSync技術了。G-Sync是NVIDIA推出的硬體級垂直同步技術,而FreeSync則是AMD推出的技術,該技術可以讓顯示器的重新整理跟着顯示卡走,在減少撕裂的同時避免不必要的畫面延遲。裝備了G-Sync/FreeSync的顯示器可以更及時地顯示畫面,并通過減少撕裂來降低對使用者的幹擾,是以對顯示畫面要求高的玩家,優先選擇搭載G-Sync/FreeSync的顯示器也是很有必要的。
總結一下,遊戲畫面的流暢與否取決于重新整理率、幀率以及遊戲三者之間的關系,這個關系有點類似木桶效應,即三者中最低的那個因素決定畫面的流暢程度。如果你的遊戲和硬體不能全支援144FPS的話,追求144Hz的顯示器并不是明智的選擇,當然土豪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