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再逼娃多吃米飯了,不但不會長“高個子”,反會變成“大胖子”

本文由糖果媽媽原創

想必大家對于《少年說》這個綜藝節目還有印象吧。節目中讓孩子們走上擡,大膽地表達自己内心中的不滿。

記得之前有一期,一個小男孩站在台上直接大喊:我每天要吃4盆飯,吃飯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别再逼娃多吃米飯了,不但不會長“高個子”,反會變成“大胖子”

說完,小男孩還把自己平時吃飯的飯盆拿了出來,足足是正常人飯碗的2倍,這樣的飯盆每天還要吃4盆,可見孩子每天吃飯的壓力是多麼大!

而媽媽給出的解釋是:孩子先天長得比較矮小,有些營養不良,而媽媽為了讓兒子趕上發育,就逼迫他每天要吃上4大盆飯!

别再逼娃多吃米飯了,不但不會長“高個子”,反會變成“大胖子”

但現實卻是,孩子的身高依舊沒有長到媽媽期望的高度,反而讓孩子對大米飯産生了排斥的心理和情緒。

生活中,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發育得更好,長得高一些、壯一些,是以在“吃”方面可謂是絞盡腦汁。

單純吃米飯能讓孩子長大個嗎?

大米在日常生活中,是人們攝入的主要主食,對于人體内能量的補充的主要來源。

是以很多家長想着讓孩子多進補大米飯,自然身體内能量就補充充足,發育自然就上去了。

别再逼娃多吃米飯了,不但不會長“高個子”,反會變成“大胖子”

但家長們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大米飯中含量最多的是澱粉,營養尤其單一。而孩子身高增長需要多種營養素共同作用下,才能有效果。

是以多吃大米飯,不僅不利于身高的增長,反而還會耽誤孩子身高增長這件事。

這麼吃,隻會讓孩子長不高

1) 吃太多

孩子不吃飯影響發育,但吃得過多也是問題。

研究顯示:在相對饑餓的情況下,身體會刺激腦垂體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進而幫助骨骼的生長。

反之,如果吃的過多、過飽,那麼身體内的血糖自然就會升高,不利于生長激素的分泌。

别再逼娃多吃米飯了,不但不會長“高個子”,反會變成“大胖子”

2) 攝入高糖食品和垃圾食品

高糖食品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影響鈣質的代謝,以碳酸飲料為例子,飲料中的磷含量嚴重超标,影響孩子的發育。

而且飲料中并無過多的營養成分,反而卻含有大量的熱量,隻會讓孩子的體重直線上升。

而像生活中小零食的垃圾食品,不僅多糖、多鹽,還含有大量的添加劑,那些不好好吃飯的孩子,往往都是因為吃了大量的小零食來填飽肚子,才不願意吃正餐,長期下去很容易營養不良。

3) 營養單一

處于生長階段的孩子,身體的發育對于能量和營養素有很大的需求。而大米中的主要成分就隻有澱粉和少量的蛋白質。這兩種物質對于孩子的生長需求是遠遠不夠的。

别再逼娃多吃米飯了,不但不會長“高個子”,反會變成“大胖子”

沒缺乏一種營養素,對于孩子的身高增長都是一種限制,是以需要多種類食物來滿足孩子生長對營養的需求。

如果過量的讓孩子吃那麼多的米飯,隻會讓孩子營養攝入過于單一,吃再多也是徒勞。

沒有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鈣、鐵等微量元素,長成“大個子”不太現實,反而會容易長成“大胖子”。

4) 亂吃進補食品

家長在孩子的飲食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除了最基礎的食補,各種營養品也是紛紛上陣。

但這些營養品中往往都含有激素,隻會加快骨骼閉合的時間,最終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身高。

别再逼娃多吃米飯了,不但不會長“高個子”,反會變成“大胖子”

寫在最後:

是以想要孩子生得好長得高,不是單純的多吃大米飯就夠了的,而是要學會科學的吃,營養豐富的吃。

世界上沒有一種食物可以滿足人體對能量和各種元素的需要,吃得豐富才是保證營養充足、長高的基礎。

版權聲明:本文内容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