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黃變一紅
2006年德國世界杯上,裁判的烏龍行為成為一大熱點。在澳洲和克羅地亞之間的比賽中,英格蘭主裁判格拉漢姆-波爾向克羅地亞球員約西普-西穆尼奇出示第二張黃牌後,竟然忘記将其罰下。西穆尼奇的反應也很淡定,他沒有看到波爾給他亮出紅牌,于是就心安理得地繼續在場上比賽。當比賽結束時,波爾才意識到自己鬧烏龍了。在吹響比賽結束哨音後,他走向西穆尼奇,給他出示了第三張黃牌,要求他離場。于是,被罰下的西穆尼奇就跟着所有球員心安理得地下場了。此次事件發生後,波爾顔面丢盡,當即宣布挂哨,不會再吹罰任何國家隊比賽。

圖:波爾向西穆尼奇出示紅牌為時已晚
2. 離奇跳水
2002年世界杯上,世界級球星裡瓦爾多上演了一次令他自己都感到羞恥的“跳水”。6月3日第一場小組賽,與中國隊同組的巴西與土耳其交手。比賽進行到傷停補時階段,巴西隊已經以2-1領先并且多打一人。死球時,土耳其隊後衛哈坎-雲薩爾将球踢向角旗附近,沒想到正好打在了裡瓦爾多的腿上。這時,裡瓦爾多做了一個全世界球迷都感到匪夷所思的反應,捂着臉摔倒在地。并不了解情況的主裁判稀裡糊塗地向雲薩爾出示了第二張黃牌,将其罰下。賽後,裡瓦爾多因為這一舉動遭受了鋪天蓋地的指責。雖然他也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但這次事件成為這位世界足球先生職業生涯中很難抹去的污點。
圖:裡瓦爾多在衆目睽睽之下跳水
3. 自殘的秃鷹
巴西馬拉卡納體育場是一座伴随着無數傳奇故事的偉大球場。最為人熟知的故事發生在1989年的意大利世界杯南美預選賽上。智利隊必須在客場擊敗巴西隊,才能保住進軍世界杯的最後一絲希望。就在比賽進行過程中,巴西隊暫時領先,而在智利球門附近,有球迷從看台上扔下一支煙火,智利隊的禁區頓時煙霧缭繞。在模糊中,人們發現智利門将“秃鷹”羅伯托-羅哈斯突然倒地,似乎因為這支煙火襲擊而受傷。待煙霧散去,醫護隊員們上場,發現倒地的羅哈斯滿臉是血。憤怒的智利球員們圍成一團,向主裁判抗議。比賽暫停後不久,智利隊全隊以安全理由宣布罷賽,紛紛離開了賽場,馬拉卡納體育場内亂作一團。主裁判隻好決定比賽終止,等待國際足聯的最終裁決。很顯然,如果巴西足協連做客的智利隊球員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證,國際足聯會将主隊判負。然而,在調查過程中,有一個鷹眼錄影機捕捉到了令全世界球迷震驚的一幕。錄影機拍到,就在羅哈斯倒地的迷霧中,他偷偷拿出了事先藏在手套中的剃刀,故意将自己的臉刮爛,而僞裝成了一個受害者的形象。深入的調查顯示,這起事故完全是智利隊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出鬧劇,目的就是想通過這種手段獲得勝利。最終,智利隊丢掉了1990年和1994年世界杯的參賽資格,而羅哈斯本人以及智利隊涉事官員被判處終身禁足。直到2001年,同樣是該事件受害者的羅哈斯才被特赦重返足壇。
圖:羅哈斯痛苦地倒在煙霧中
4. 門神的秘密
或許大部分球迷還記得2000年歐洲杯半決賽,意大利隊門神布馮的受傷成就了托爾多的一場神來之筆。其實,在阿根廷,也有一個如此神奇的門将,塞爾吉奧-戈耶切亞。1990年世界杯小組賽中,阿根廷主力門将彭皮多在第二場腿部骨折,戈耶切亞不得不臨危受命。初次上場時,戈耶切亞顯得手忙腳亂。賽後,媒體們紛紛将其評為阿根廷後防線上最大的隐患。但是随着比賽的深入,他的發揮讓大家大吃一驚。進入8強後,戈耶切亞在同南斯拉夫和意大利的比賽中連續撲出4個點球,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将阿根廷送入決賽。更加讓人吃驚的是,戈耶切亞的好運來源于一個并不太雅觀的習慣。在每次面臨點球時,他都會躲在球門的角落在球場上小便。似乎就是這一舉動,圈定了他的勢力範圍,對手每每無法将球打進。然而,這一招在決賽時未能奏效。在面對西德隊的點球時,戈耶切亞雖然判斷對了方向,但仍然目送布雷默射出的皮球鑽進自己的球門。最終,阿根廷輸掉了世界杯決賽,但戈耶切亞成為這次意大利之夏的長久回憶。
圖:戈耶切亞與馬拉多納并肩戰鬥
5. 今天用誰的球?
每次大型賽事前,組織者往往會發行一大批比賽用球,讓球員們提前相當長的時間進行熟悉。然而,在第1屆世界杯決賽上,比賽用球成為了争議的焦點。賽前,阿根廷和烏拉圭雙方都堅持在決賽時啟用自己國家生産的足球。由于初辦世界杯,比賽用球的标準并沒有被統一。國際足聯隻是收集了各國生産的皮球,對品質達标的進行了篩選,但對到底用哪方的足球并沒有嚴格的規定。于是,在第1屆世界杯開賽前,主裁判通過擲硬币的方式進行了決定,用了阿根廷生産的足球。然而,有大量未經國際足聯證明過的報告顯示,其實在當天的下半場,裁判更換了用球,改用烏拉圭隊帶來的足球。這很有力地解釋了為何阿根廷在上半場2-1領先,到了比賽結束時卻被2-4逆轉。此事成為世界杯曆史上的一樁謎案,阿根廷人到現在還認為他們是此案的受害者。
圖:阿根廷隊在決賽前踩場
6. 要想富,先脫褲
足球場上的迷信不勝枚舉,現在大家都将其歸入玄學之中。在上一期中,我們介紹了1998年法國隊的迷信行為,而另一個重要的世界杯冠軍英格蘭隊在1966年也印證了玄學在球場上的重要性。1966年世界杯期間,英格蘭隊長博比-摩爾迷信得有些邪乎。作為隊長,他認為自己應該在每場比賽前最後一個穿上褲子,這樣就能給球隊帶來好運。同樣效力于西漢姆聯的國腳馬丁-皮特斯知道隊長的這個習慣。于是,他向隊長摩爾開了一個玩笑。當他看到摩爾最後一個穿上褲子之後,便會把自己的褲子脫下來再穿上。摩爾看到皮特斯的行為變得非常嚴肅,隻好又把自己的褲子脫下再穿上。于是,在每場比賽前,英格蘭更衣室裡都會發生這樣一個情景:摩爾最後一個穿上褲子,皮特斯把穿好的褲子脫下再穿上,然後摩爾又把自己的褲子脫下再穿上。這成為了英格蘭隊賽前的一項傳統。世界杯奪冠後,這項傳統又延續到了西漢姆聯隊内。摩爾和皮特斯這對好基友每場比賽前都會這樣對視着脫褲子。
圖:西漢姆聯三大傳奇(左至右依次為皮特斯、摩爾、赫斯特)
7. 贊助商起糾紛
1974年世界杯是足球運動商業化的一個标志。就在這屆比賽前後,世界頂級國家隊與俱樂部紛紛與贊助商簽訂了天價合同,其中最受贊助商寵愛的自然是當時的世界第一球星克魯伊夫。在出征世界杯前,克魯伊夫與荷蘭國家隊發生了糾紛。由于荷蘭隊的贊助商阿迪達斯和克魯伊夫個人代言的彪馬存在競争,克魯伊夫不得不拒絕身穿帶有阿迪達斯三道杠标志的荷蘭國家隊球衣。雙方就這一問題争執不下,克魯伊夫險些是以無法參加世界杯比賽。就在開賽前幾天,阿迪達斯與彪馬最終實作了妥協。克魯伊夫依舊身穿阿迪達斯贊助的荷蘭國家隊球衣,但在手臂地方采用了兩道杠辨別。最終,克魯伊夫帶領的荷蘭隊在決賽中敗給此前同樣因為經濟糾紛而差點解散的西德隊,遺憾地屈居亞軍。
圖:其他球員們都穿着三道杠,隻有克魯伊夫球衣兩道杠
8. 德國人的盤外招
1974年的世界杯決賽一定會排在世界足球曆史上最偉大的三場比賽之中。當時的絕代雙驕克魯伊夫與貝肯鮑爾分别帶領各自的球隊殺進了世界冠軍的争奪戰中。由于至關重要而舉世矚目,賽前的氛圍非常緊張。向來以審慎公正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德國人竟然也搞出一個盤外招。就在此次決賽的前一天,西德多家報紙的頭條爆料出一個驚天新聞,稱為了在比賽前放松心情,多名荷蘭隊球員在酒店裡舉辦了規模極大的裸體派對。球員們找來了随隊出征的熱情女球迷,還打電話約了多名應招女郎,多次用啤酒香槟狂歡。還有報紙将參與派對的球員姓名一一列舉,其中就包括荷蘭隊的領袖克魯伊夫。由于比賽就在西德進行,德國媒體報道的可信度讓荷蘭太太團們慌了神。就在決賽前夜,在荷蘭隊下榻的酒店裡,來自球員們妻子和女友的電話蜂擁而至,吵得球員們不得安歇。憤怒、争吵、勸解、挽救婚姻,荷蘭球員們被攪得不得安甯。最終,大家帶着疲憊與情緒登上世界杯決賽的賽場,隻得見證貝肯鮑爾與西德人的登頂。
圖:克魯伊夫在比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