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起義、投誠和投降的待遇差别在哪?将領和部隊的處理方式大相徑庭

自古以來,對待降将的方式就很有講究,三國時期的曹操面對呂布陣營的張遼,他采取了招降的方式,當然其中免不了關于對張遼的人格擔保,以及張遼本人的忠義。

而對待号稱“三國第一猛将”的呂布,曹操卻選擇下令将他缢死,曹操對待二人的做法如此大相徑庭,其中的因素就頗為複雜了。

而在解放戰争中,我軍對于曾經同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國軍,則盡顯了人道主義精神,不僅優待俘虜,而且根據對方将領“起義”、“投誠”和“投降”三種不同的主觀行為予以不同的待遇。

起義、投誠和投降的待遇差别在哪?将領和部隊的處理方式大相徑庭

抗日戰争勝利後,全國人民處在一片沸騰之中,然而蔣介石并沒有讓群眾充分享受這種喜悅的心情,公然發動了内戰,這種不義之舉不但失去了民心,甚至讓很多其他國民黨将領立場發生了動搖。

由于在抗日戰争期間,兩黨是處于同一戰線共同抗日的,是以貿然把槍口對準同胞,很多國軍将領内心是沖突複雜的,是以在這期間,有很多起義、投誠和投降的部隊和将領,為我們黨最終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但他們在戰時的表現,以及主觀意願上的不同,他們在解放戰争勝利後的待遇是不一樣的。那時我軍不僅優待俘虜,而且關于起義、投降、投降的定義,那時有專門規定和判定标準。

起義、投誠和投降的待遇差别在哪?将領和部隊的處理方式大相徑庭

待遇最高的“起義”

其中,“起義”的主動性最高,因為“起義”是建立在理想信念基礎上的軍事行動,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與戰場形勢無關。

由于起義的積極意義,我軍起義将領一般都有很高的待遇,通常我軍會保留“起義”部隊在原組織系統中的編制,起義将領也因為成為我軍“自己的一員”的保留在部隊中的級别和指揮權。

積極“起義”的将領和部隊,對于加快戰争勝利程序、減少兩軍傷亡具有重要意義,是以,給予他們優待是合理的。

起義、投誠和投降的待遇差别在哪?将領和部隊的處理方式大相徑庭

例如在1949年長沙起義中的陳明仁,他原來的軍隊國民黨第一兵團的編制原封不動,隻是把名字改為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兵團,陳明仁原來的指揮權和職位不變。1955年被授予上将軍銜,另外兩位被授予上将軍銜的起義将領是陶峙嶽和董其武。

相對被動的“投誠”

“投誠”雖然也是從敵軍陣營轉向我方陣營,但“投誠”相對于“起義”具有一定的被動性,在主觀意願上要偏低,是以“投誠”的待遇要低于“起義”。

“投誠”通常是在戰場上遇到不利條件,不能主動突圍時,為了不作出不必要的犧牲和抵抗,選擇了前往敵營歸降,從描述中可以看出,“投誠”雖然有一些積極因素在内,但基本上是基于客觀條件的被動選擇。

起義、投誠和投降的待遇差别在哪?将領和部隊的處理方式大相徑庭

“起義”一般發生在戰前,而“投誠”則發生于兩軍交戰後,一個是基于自身立場,一個是基于客觀不利條件而做出的無奈選擇,這兩者有很大的差別。是以,與起義将領相比,他們的待遇也要差一些。

除了軍事将領,他們的部隊也會受到與“起義”部隊完全不同的處理,首先,原有的團制不能保留,而且官兵需要接受再教育,教育完成後,一部分士兵将分散到各作戰機關,其他部分士兵将原地分散,而且隻有少數軍官可以留在原部隊協助指揮官。

雖然待遇不如起義将領,但投誠将領在愛國思想上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可以通過接下來的作戰表現提升待遇,最高也可以做到副國級,他們雖然思想相對落後,但絕對不會被當作戰犯對待。

起義、投誠和投降的待遇差别在哪?将領和部隊的處理方式大相徑庭

主觀意願消極的“投降”

“投降”與“投誠”相似,但一個是主動放下武器,一個是被動放下武器,投降基本上完全不具備主動性,是以它也是三種方式中待遇最低的。一般來說,“投降”通常發生在部隊彈藥耗盡,戰鬥力完全喪失時。

事實上,“投降”和“投降”有時很難判定,理論上講,“投誠”一般是在我軍軍事壓迫下主動放下武器,而“投降”則是在戰鬥到山窮水盡之時被動放下武器,但是,确實有一些将領和部隊一開始頑強抵抗,後來發現打不過,要求“投降”。

從某種意義上說,“投降”和在失敗中被俘沒什麼差別,但“投降”的将領也并不會受到懲罰,一般來說,他們最後還是會給予自由。

起義、投誠和投降的待遇差别在哪?将領和部隊的處理方式大相徑庭

但是,由于“投降”的被動性最高,他們所在的部隊将不能再享受各種優待,其原有建制将被廢除,士兵隻能被當作戰俘對待,要麼當場解散,要麼接受教育改造後并入我軍。

其中包含杜聿明、文強、王耀武、黃維等,最早也要改造到1959年才能重返社會,被俘後,大部分國民黨将領配合改造,态度良好,獲得了提前釋放。但是也有例外,黃維、劉鎮湘等态度相對頑固的将領直到1975年才獲釋,但這仍然是少數。

起義、投誠和投降的待遇差别在哪?将領和部隊的處理方式大相徑庭

小結:

同為戰争,卻有着義與不義之分,對于我國人民的抗日戰争,是絕對意義上的正義之戰,是以取得了這種勝利,正所謂是邪不壓正。

而蔣介石貿然發動的解放戰争,很顯然是違背大義的,是以有很多國軍将領不顧自身的立場,投入到了我黨我軍陣營。

而我黨對于敵方将領以不同行為方式歸降的劃分,是非常合理的,同為祖國同胞,同是抗日同盟,同樣是建設新中國的人才力量,我黨展現出了最大程度的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