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世紀
- 前440年,古羅馬饑荒。
5世紀
- 西歐饑荒。公元400到800年間,羅馬城的人口減少了90%。
7世紀
- 639年,阿拉伯帝國饑荒
- 650年 ,印度饑荒
8世紀
- 750年左右 ,西班牙饑荒
9世紀
- 公元800–1000年,瑪雅饑荒,瑪雅文明毀滅。
- 公元809年 法蘭克帝國饑荒。
10世紀
- 927, 拜占庭帝國饑荒
- 963–964, 愛爾蘭饑荒
- 968 埃及饑荒,五十萬人死亡
11世紀
- 1005 ,英格蘭饑荒, 在中世紀,不列颠發生了95起饑荒。
- 1016 ,整個歐洲饑荒。
- 1022、1033、1052年 印度饑荒。
- 1025, 埃及饑荒。
- 1030–1032, 法國饑荒。
- 1064–1072, 埃及饑荒。
- 1051 ,托爾特克文明饑荒。
- 1066, 英國發生饑荒。
- 1097 ,巴勒斯坦饑荒,五十萬人死亡。
- 1097 ,法國饑荒,十萬人死亡。
12世紀
- 1199–1202, 埃及饑荒
13世紀
- 1230 ,諾夫哥羅德共和國饑荒
- 1231–1232, 日本饑荒
- 1235 ,英國饑荒,光倫敦就死了兩萬人
- 1255 ,葡萄牙饑荒。
- 1258, 德國與意大利饑荒
- 1275–1299, 阿納薩齊文化饑荒,該文化毀滅。
- 1294 ,英國饑荒
14世紀
- 1315-1317年,歐洲饑荒
- 1333 ,葡萄牙饑荒
- 1333–1334 ,西班牙饑荒
- 1344–1345 ,印度饑荒
- 1387 ,帖木兒饑荒
- 1390 ,英國饑荒
- 1396–1407, 印度饑荒。
15世紀
- 1403–1404, 埃及饑荒
- 1441 ,瑪雅潘發生饑荒
- 1445 ,北韓半島饑荒
- 1450–1454 ,阿茲特克帝國饑荒
- 1460–1461 ,日本饑荒
- 1481–1483 ,法國饑荒
16世紀
- 1504 ,西班牙饑荒
- 1518 ,威尼斯饑荒
- 1528 ,法國的朗格多克饑荒
- 1535 ,埃塞俄比亞饑荒
- 1540 ,西班牙饑荒
- 1555 ,英國饑荒
- 1567–1570 ,埃塞俄比亞的哈勒爾饑荒
- 1574–1576 ,伊斯坦布爾與安那托利亞饑荒
- 1586 ,英國饑荒。
- 1590年代 ,歐洲饑荒
17世紀
- 1599–1600 西班牙饑荒
- 1601–1603 俄羅斯饑荒,光莫斯科就餓死了十萬人。
- 1611 安那托利亞饑荒
- 1618–1648 歐洲饑荒
- 1619 日本饑荒。在江戶時代,日本總共有154次饑荒,其中21次範圍甚廣且嚴重。
- 1623–1624 英國饑荒
- 1630–1631 印度饑荒,兩百萬人死去。
- 1636 西班牙饑荒
- 1648–1660 波蘭饑荒
- 1649 英國北部饑荒
- 1650–1652 法國東部饑荒
- 1651–1653 愛爾蘭饑荒。
- 1661 印度饑荒
- 1661–1662 摩洛哥饑荒
- 1661–1662 法國饑荒
- 1669 孟加拉饑荒
- 1670年代與1680年代 西班牙饑荒
- 1680 薩丁尼亞饑荒
- 1680 日本饑荒
- 1680,薩赫勒饑荒
- 1690,蘇格蘭饑荒,15%的人口死亡
- 1693–1694 法國饑荒,兩百多萬人死亡。
- 1695–1697,愛沙尼亞饑荒,70 000–75 000人死亡,約占當時全國的五分之一。
- 1695—1697,瑞典饑荒,80 000–100 000人死亡
- 1696–1697 ,芬蘭饑荒,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18世紀
- 1702–1704 印度德幹高原饑荒,兩百萬人死亡
- 1706–1707 法國饑荒
- 1708–1711 東普魯士饑荒,造成二十五萬人死亡,這相當于該地41%的人口
- 1709–1710 法國饑荒
- 1722 阿拉伯饑荒
- 1727–1728 英格蘭饑荒
- 1732 日本饑荒
- 1738–1739 法國饑荒
- 1738–1756 ,西非饑荒,廷巴克圖一半的人口死于饑餓
- 1740–1741, 愛爾蘭饑荒
- 1741 ,挪威饑荒
- 1750 ,西班牙饑荒
- 1750–1756 ,塞内甘比亞饑荒
- 1764 那不勒斯饑荒
- 1769–1773 孟加拉饑荒,一千五百萬人死亡(人口的三分之一)
- 1770–1771 捷克饑荒,數十萬人因而死亡
- 1771–1772 薩克森與德國南部饑荒
- 1773 瑞典饑荒
- 1779 摩洛哥的拉巴特饑荒
- 1780年代 蘇格蘭饑荒
- 1780年代 日本饑荒
- 1783 冰島饑荒,五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 1783–84,南亞饑荒
- 1784 埃及饑荒
- 1784–1785 突尼西亞饑荒,五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 1788 法國饑荒。
- 1789 埃塞俄比亞饑荒
- 1789–92 印度饑荒
19世紀
- 1800–1801 愛爾蘭饑荒
- 1811–1812 馬德裡饑荒,近兩萬人死亡
- 1815 印度尼西亞饑荒,數萬人死亡
- 1816–1817 歐洲
- 1830 佛得角饑荒,失去了幾乎一半的人口
- 1830年代 日本饑荒
- 1835 埃及饑荒,死了二十萬人
- 1844–1846 比利時饑荒
- 1845–1857 in 蘇格蘭饑荒,兩百萬蘇格蘭人遷徙至外地
- 1845–1849 愛爾蘭饑荒,超過一百萬人死亡
- 1846 葡萄牙饑荒。
- 1866 印度饑荒,一百萬人死亡
- 1866–1868年,芬蘭饑荒,大約全人口的15%死亡
- 1869 印度饑荒,一百五十萬人死亡
- 1870–1871 波斯饑荒,兩百萬人死亡
- 1873–1874 安那托利亞饑荒
- 1879年愛爾蘭饑荒
- 1876–1879 在印度、巴西與北美(以及其他國家,包括我國)饑荒。光在在印度就有五百二十五萬人死亡
- 1878-1880 阿拉斯加的聖羅倫斯島饑荒
- 1888 蘇丹饑荒
- 1888–1892 埃塞俄比亞饑荒,大約三分之一的人死亡。
- 1891–1892 俄羅斯饑荒,三十七萬五千到五十萬人死亡
- 1896–1902 印度饑荒

1876年-1878年英屬印度大饑荒中,泰米爾納德邦有1030萬人因饑餓死亡。
20世紀
- 1906,1911 俄羅斯饑荒
- 1914–1918 黎巴嫩山饑荒,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 1914–1918 比利時饑荒
- 1915–1916 亞美尼亞人饑荒。
- 1916–1917 德國饑荒。
- 1916–1917 俄羅斯饑荒
- 1917–1919 波斯饑荒。相當于伊朗北部人口的四分之一的人死亡。
- 1917–1921 突厥斯坦饑荒,六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 1921–22年,俄羅斯饑荒,五百萬人死亡
- 1921-22年,鞑靼斯坦饑荒
- 1921–1922 伏爾加德意志人饑荒。三分之一人口死亡。
- 1928–1929 盧旺達-烏隆地饑荒
- 1932–1933 烏克蘭、俄羅斯的一些地區與北高加索地區。兩百六十萬到一千萬人死亡。
- 1932–1933 哈薩克饑荒,一百二十萬到一百五十萬死亡。
- 1940–1943 華沙猶太區饑荒
- 1941–1944,希臘饑荒。
- 1943年,孟加拉饑荒
- 1943 盧旺達-烏隆地饑荒
- 1944年,尼德蘭饑荒,超過兩萬人死亡
- 1945年,越南饑荒
- 1946年,印度大饑荒
- 1947年,蘇聯饑荒,一百萬到一百五十萬人死亡
- 1958 埃塞俄比亞的提格裡州饑荒,宣稱有十萬人死亡。
- 1965–1967 印度饑荒,一百五十萬人死亡
- 1967–1970 比亞法拉饑荒
- 1968–1972 薩赫勒饑荒,一百萬人死亡
- 1973 埃塞俄比亞饑荒。
- 1974 孟加拉國饑荒
- 1975–1979 紅色高棉饑荒。兩百萬人死亡。
- 1980 烏幹達的卡拉莫賈地區饑荒
- 1984-1985年,埃塞俄比亞饑荒
- 1991–1993 索馬裡饑荒
- 1996 北韓饑荒。六十萬人死于饑餓。
- 1998年蘇丹饑荒
- 1998 在巴西東北部饑荒。
- 1998–2000 埃塞俄比亞饑荒。
- 1998–2004 剛果饑荒。三百八十萬人死亡,大多是因為饑餓與疾病。
- 2000–2009 辛巴維(威)饑荒。
1933年,烏克蘭哈爾科夫街上的餓殍
21世紀
- 2003– 蘇丹的達爾福爾饑荒
- 2005- 馬拉威糧食危機
- 2005–06 尼日爾糧食危機
- 2006 非洲之角糧食危機
- 2008– 緬甸糧食危機
- 2008– 北韓饑荒
- 2008– 非洲之角糧食危機
- 2008– 阿富汗糧食危機
- 2008– 孟加拉糧食危機
- 2008– 東非糧食危機
- 2008– 塔吉克糧食危機
- 2009– 肯亞糧食危機
- 2011 - 非洲之角饑荒
- 2020-新冠肆虐,多個國家陷入糧食危機
部分資料有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