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ES2022上的三家自動駕駛晶片方案

CES2022年帶來的很多有趣的東西,在這個舞台主要的亮點是看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兩部分内容,而這兩個領域現在已經形成了比較有趣的格局。

●智能座艙

高通為主導供應商,通過這個橋頭堡在往智能駕駛,也就是所說的Digital Chassis進發。

●智能駕駛

Mobileye的核心本質是開發算法和晶片一替換的專有方案,這套在目前的競争下似乎有些落伍了;而目前在這個領域占據主導權的主要是Nvidia。

在開啟TOPS大戰以後,又把伺服器端的計算要求提出來,也就是說給車企提供了類似特斯拉的邊沿計算和雲計算協同的發展路徑;同時,Nvidia還在做一些高端的座艙方案。

CES2022上的三家自動駕駛晶片方案

▲圖1.圍繞國外晶片和解決方案的自動駕駛格局

Part 1

CES 2022年各家的方案

●Mobileye

Intel要拆分Mobileye以後,其實能看出來危機感。這次CES2022 釋出的下一代L4自動駕駛SoC,5nm工藝的EyeQ Ultra要在2025年推出,目标是實作L4自動駕駛(Robotaxi和其他固定區域車輛的基礎,在有限的天氣條件下在已知且明确定義的區域内運作)。

Mobileye之前的L4的硬體方案是由6-8個的EyeQ晶片組成,即針對量産市場足夠便宜和演化空間的SoC,拿出來的是EyeQ Ultra,連接配接多個攝像頭和其他感覺傳感器,官方性能資料是176TOPS。從Mobileye來看,基于視覺的自動駕駛是一個相對成熟的技術領域,可以建構ASIC,使用高度專業化的固定功能(有限的靈活性)。

EyeQ Ultra内部的不同類型的核心(後面4組核心包含Mobileye的“專有加速器”)包括 12 RISC-V CPU cores 、Arm GPU、 Arm DSP 、SIMD cores 、VLIW cores CGRA(Coarse grained reconfigurable array)cores 、Deep Learning cores 。

CES2022上的三家自動駕駛晶片方案

▲圖2.Mobileye的EyeQ ULTRA晶片

Mobileye的出發點,是圍繞着低成本、低功耗,從邏輯來看,這顆晶片的主要競品是Nvidia的Atlan SoC(将于2025年在同一時期推出),Atlan 僅SoC的吞吐量就超過1000TOPS, Nvidia高深度學習吞吐量,對于汽車企業來說确實很有吸引力。

TOPS吞吐量的差異隻是反映了兩者之間設計理念的差異,Nvidia的軟體定義方法與Mobileye的特定任務加速器,是兩種不同的路徑,哪種方法會産生更好的結果目前還難下定論。

Mobileye的方法是基于過往積累的技術方向和相關的自動駕駛算法,而Nvidia則為将來更靈活的方法敞開了大門(汽車企業要有更強大的武器才能追得上來)。

●英偉達

這次CES 2022 英偉達的釋出内容,主要是基于平台的考慮,Drive Hyperion 8 是圍繞9個雷達、12 個超音波、1 個前置雷達、12 個以上的攝像頭(價格配置到1萬美金的傳感器),2022年開始生産。這一波最先用得起英偉達自動駕駛平台的都是中國汽車公司,小鵬、蔚來、理想、R汽車、智己和Polestar。

在軟體上,英偉達搞出來Drive Sim用于生成駕駛場景來支援開發,不管是卡車還是乘用車,需要有巨大的基礎背景設施計算來支撐(L5需要25000個GPU),這個赢家還是英偉達,在市場上占了大頭——這塊也是由特斯拉引領技術路線,英偉達帶着大家快速跟進。

CES2022上的三家自動駕駛晶片方案

▲圖3.英偉達開始講平台和背景的故事

●高通

這次高通其實講明白了這個整體汽車産品線的故事,包括:

◎軟體服務平台 Snapdragon Car-to-Cloud

使汽車制造商能夠開發新的收入來源。車聯方案 Snapdragon Auto Connectivity 4G LTE、5G、蜂窩車聯網 (C-V2X)、wifi、藍牙和衛星定位,可将車輛網聯化。

◎數字座艙 Snapdragon Cockpit

包括資訊娛樂、儀表和可視化——在這個裡面,基本是圍繞安卓搭配來做,國外沃爾沃、雷諾、本田、通用、福特和FCA是采用原版安卓Android Automotive ,國内幾家汽車制造企業(蔚來、小鵬、威馬、長城等)玩的是自己的安卓。

數字底盤Snapdragon Ride包括Arriver視覺感覺系統, 高通公司使用的是與Veoneer合作開發的Arriver Vision堆棧,然後在Veoneer變賣過程中,直接把Arriver業務部門買過來,然後組成了數字化底盤的基礎。

高通的打法,還是圍繞開放性,這套Snapdragon Ride的視覺系統支援多個攝像頭,包括更高分辨率的 8 MP攝像頭,采用子產品化設計,車企和Tier 1可使用Qualcomm的完整堆棧或将視覺堆棧與其他地方開發的驅動政策堆棧內建,內建各種其他元件,包括停車輔助、駕駛員監控和地圖衆包。

CES2022上的三家自動駕駛晶片方案

▲圖4.高通把平台都定好了,

Tier 1在裡面能起到的作用就慢慢變小了

這套系統的量産時間大概在2023-24年,基本時間點和之前ME的系統差不多,這個時間點大概是通用汽車将成為首批使用 Snapdragon Ride ADAS處理器和的車型,2023年Ultra Cruise将在城市道路中使用,從 2025年開始,寶馬的下一代自動駕駛系統也會還采用Snapdragon Ride平台,接下來是2025年的雷諾,采用整個高通骁龍數字底盤平台。

小結:自動駕駛晶片廠家的全力推進,其實得到了汽車企業的大力支援,我們也能看到汽車企業在自建自動駕駛軟體團隊以後對于底層硬體核心支援的需求。随着車企逐漸上手,這塊靈魂其實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确實比較合适,國内做自動駕駛方面要獨立出分支,肯定要躍過後兩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