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合資股比正式放開——中國汽車行業或面臨新一輪洗牌

合資股比正式放開——中國汽車行業或面臨新一輪洗牌

從1月1日起,實行27年的汽車合資股比限制政策正式取消,從2018就開始過渡的乘用車股比放開終于實錘了,這應該是中國汽車發展曆史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

1984年,北京吉普開啟了中外汽車企業合資的先河,其中北汽占68.65%,美方占31.35%。1985年,上海大衆合資公司正式成立,中德雙方各持股50%。在此之後,包括廣州标緻在内的第一批合資車企陸續成立。

由于當年國内汽車工業基礎比較落後,中方需要吸引外方來華投資,學習先進技術;外方則希望在中國汽車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是以,合作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選項,“以市場換技術”成為了行業發展的主題。總而言之,就是各取所需。

不過在合作初期,汽車合資公司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以上海大衆生産的桑塔納為例,桑塔納組裝3年後,産量已經上萬輛,但僅有輪胎、收音機和蓄電池可以實作國産化,國産化率低至2.7%。也就是說,很多零部件的核心技術沒有被掌握,中方隻是扮演代工的角色。

1994年,《汽車工業産業政策》出台,規定了整車企業在華合資項目中,外資資本不能超過50%,主要是為了保護中國自主汽車工業不受到外資品牌沖擊。實際上,當年隻有國有資本背景的整車廠才有條件和外方成立合資公司。

在合資股比政策限制下,合資車企為中國汽車汽車工業帶來了不少積極影響,幫助中國汽車工業快速積累起大量基礎資源,培育出成熟的供應鍊體系和現代化整車制造體系,更為重要的是,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工程師與技術人員、以及各部門管理人才。

然而,随着中國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股比限制作為一個時代的“産物”,也在進行相應的調整,某種程度上可以了解為汽車行業的新一輪洗牌。

2018年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正式對外釋出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别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規定,汽車行業将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在此之後,特斯拉成為中國第一家獲批的獨資汽車企業。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于2019年1月7日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500億人民币,這也是特斯拉在美國之外的首個超級工廠。根據特斯拉承諾,上海工廠每年的銷售收入将不低于750億元人民币。

上海超級工廠作為特斯拉全新出口中心,得益于智能化、數字化和86%的零部件本地化率,截至2021年11月30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2021年度傳遞量已突破40萬輛,達到約41.3萬輛。值得一提的是,在該工廠生産的Model 3和Model Y在2021年第三季度産量首次超過美國弗裡蒙特工廠,提升了特斯拉全球傳遞速度。

此外,原有合資品牌方面,寶馬是在得知股比限制放開之後第一個出手的企業。寶馬集團用36億歐元收購華晨寶馬合資公司25%股份,這意味着寶馬汽車在華晨寶馬合資公司内股份占比由原來的50:50變為75:25,這項交易将在2022年完成,華晨寶馬也是以成為首家由外方控股的合資整車企業。

股比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營業利潤的重新配置設定。就以北汽集團為例,2020年該集團淨利潤近130億元,北京奔馳利潤占比為90%左右,也就是說北京奔馳所貢獻的淨利潤超過100億,如果與華晨寶馬類似,奔馳的股權再提升25%,那麼,北汽集團的利潤就會相應減少50億元,這可是肉眼可見的真金白銀。

另外一個不得不提到的是東風悅達起亞,其股權結構為:起亞株式會社、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悅達投資三方合資建立,各持有50%、25%、25%。2021年12月21日,江蘇悅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釋出公告稱,東風汽車集團司将其持有的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25%股權通過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公開挂牌,挂牌價格為 29,701.468662萬元,江蘇悅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為唯一競拍人。也就是說,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東風悅達起亞股權結構為:起亞株式會社、悅達汽車集團、悅達投資各持有50%、25%、25%,東風汽車集團徹底退出。

事實上,東風汽車作出此項選擇,一方面是基于合資期限即将到期,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韓系車在國内銷量表現不佳。東風悅達起亞銷量從2017年開始大幅下滑,最高年銷64.5萬輛,降至2020年的24.9萬輛,今年前11個月銷量銷量觸底隻有13.79萬輛。據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披露的資訊顯示,2020年東風悅達起亞實作營收219.40億元,淨虧損47.50億元。

寫在最後:雖然政策允許調整股比,但合資關系的核心還是雙方是否具備互補關系。除上述提到的特斯拉、華晨寶馬、東風悅達起亞之外,例如比亞迪與戴姆勒也針對合資公司—騰勢的股權結構進行調整,各自持有比例達到90:10。

此外,還有如長城與寶馬合資成立的光束汽車項目,吉利與戴姆勒共同成立的智馬達汽車有限公司,推動smart向高端電動車品牌轉型;以及比亞迪與豐田合資成立純電動車研發公司,豐田計劃借助比亞迪的電動車平台技術打造量産産品等等。此次股比放開或許可以看作是中國汽車行業的新一輪洗牌,為那些健康發展的車企提供更好的環境,當然,也會讓那些發展“營養不良”的車企最終退出曆史舞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