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盈率遠高同業特定股東拟減持 頻被機構調研的德賽西威價值幾何

市盈率遠高同業特定股東拟減持 頻被機構調研的德賽西威價值幾何

《投資者網》先進制造行業組 吳微

經過多年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越來越成熟,尤其是很多新能源車型搭載了較進階别的輔助駕駛與智能座艙系統後,車主駕駛汽車的體驗得到了大幅改善。

據中國汽車業協會統計,2021年11月,在傳統車型産銷下滑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45.7萬輛和45萬輛,同比分别增長1.3倍和1.2倍;1-11月,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市場滲透率已達到12.7%。

随着汽車電子技術的成熟,目前很多傳統車型也開始搭載智能中控、智能網聯、液晶儀表以及HUD系統,以提升車主的駕駛體驗。在汽車電子産業更新,市場空間被打開的情況下,英偉達、高通等此前主要研發、生産消費電子晶片的企業也開始布局汽車電子晶片領域。

市盈率遠高同業特定股東拟減持 頻被機構調研的德賽西威價值幾何

德賽西威(002920.SZ)正是一家主要生産、銷售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産品的企業。2021年,公司頻頻受到機構投資者的調研,其股價全年上漲約70%。作為全球重要的 Tier1(一級)供應商,德賽西威的投資價值又如何呢?

收入結構調整

德賽西威成立于1986年,前身是中歐電子工業有限公司,後轉變為自主品牌。2017年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登陸中小闆。外資控制期間,德賽西威與飛利浦、曼内斯曼以及西門子等汽車電子企業進行了合作,使得公司有了深厚的技術、管理經驗以及客戶積累。

上市以來,德賽西威的收入主要由車載資訊娛樂系統、駕駛資訊顯示系統以及車身資訊與控制系統三大部分構成。作為全球重要的Tier1供應商,公司的客戶包括歐美系車廠、日系車廠和國内自主品牌車廠,涵蓋了衆多汽車品牌。

市盈率遠高同業特定股東拟減持 頻被機構調研的德賽西威價值幾何

目前國内新能源汽車産業鍊快速發展,汽車越來越往新能源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這給汽車電子與垂直軟體企業提供了發展機遇,有鑒于此,德賽西威也采用合作或自研等多種方式布局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業務。

智能座艙是指內建了智能化和網聯化技術、軟體和硬體,并能夠通過不斷學習和疊代實作對座艙空間進行智慧感覺和智能決策的汽車電子綜合産品,主要構成包括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儀表盤、擡頭顯示 HUD、流媒體後視鏡、後排多媒體顯示等。

德賽西威在半年報中表示,由于技術變革、各類座艙産品不斷融合,公司原有産品分類不再适用新的産品形态,是以将原來的“車載資訊娛樂系統”“車身資訊與控制系統”和“駕駛資訊顯示系統”三個産品類别合并為“智能座艙”産品類别。

從業績表現看,在2018年、2019年,受國内整車銷量下滑影響,德賽西威的營收與歸母淨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20年,全球供應鍊體系發生了一些調整,國内汽車消費恢複,同時,德賽西威稱公司的新産品線如期規模化量産,最終公司當年的收入與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27.39%和77.36%。

2021年,雖然汽車行業缺芯嚴重,但1-6月國内的乘用車産量和銷量同比還是分别增長了26.8%和27%,德賽西威也是以受益,2021年智能座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44.13%。同時,公司的智能駕駛産品獲得了理想汽車、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等車企的認可,使得公司智能駕駛業務收入同比上漲182.68%。

民生證券研究認為,德賽西威有效把握市場變革與需求,積極進行業務規劃調整,伴随公司智能駕駛業務開始确認大額收入,未來将為公司帶來全新業績增量,看好公司三大主營業務有序開展并打開成長空間。

而面對技術有待成熟以及市場推廣等問題,民生證券也提示,德賽西威可能存在諸如汽車智能網聯推進速度不及預期、下遊整車行業景氣度不及預期、行業競争環境惡化等風險。

市盈率遠高同業特定股東拟減持 頻被機構調研的德賽西威價值幾何

估值偏高股東拟減持

随着電子技術的發展,汽車中控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能實作的功能也越來越多。目前,通過中控與汽車的聯網系統,實作App監控、遠端啟動、無鑰匙開鎖等功能已成為中高端車型的标配。

與智能駕駛、輔助駕駛技術結合後,汽車中控就需要擁有更強大的算力,并且更智能化。中控資訊系統、儀表、 HUD、流媒體後視鏡及車聯網子產品等多個功能子產品與顯示子產品集合到一起,通過一顆晶片支撐多屏融合作業,減少冗雜ECU數目進而提升資訊互動效率是不錯的選擇。

市盈率遠高同業特定股東拟減持 頻被機構調研的德賽西威價值幾何

是以,市場提出了智能座艙這個概念,而與傳統的中控、娛樂系統相比,要實作多重功能,智能座艙的T-Box(車載遠端資訊處理器)與顯示子產品的銷售單價會大幅提升。高工智能汽車資料顯示,座艙産品機械儀表盤與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單車價值合計在2000元以下。2020 年智能座艙前座中控屏、後座中控屏、液晶儀表盤、HUD、流媒體後視鏡、語音控制等産品單車價值合計在9150-9350元。

新能源汽車為了實作電池管理、車速控制乃至于智能駕駛等功能,會搭載諸多管理和控制子產品,這對汽車的中控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促進國内的汽車電子、軟體行業的産業更新與産業轉移。在産業鍊更新、轉移的過程中,德賽西威這樣的智能座艙企業迎來發展機遇。

自上市以來,德賽西威受到了不少機構投資者的關注,頻頻接受公募基金、券商等投資機構的調研,僅2021年公司就接受數十次的調研。這些投資者主要關注公司的晶片供應、智能座艙業務研發拓展、智能駕駛産品研發拓展以及與華為、理想等智能座艙供應商或整車廠的合作模式與産品研發進度等問題。

針對研發,德賽西威回複稱,2020年公司研發投入8.17億元,占比銷售額12.02%,持續三年研發投入占比當年銷售額超過10%;研發人員占比達到40%。

在收入增長和市場預期支撐下,自2017年12月26日上市以來,德賽西威股價已上漲近5倍。2021年全年,公司的股價上漲了近70%。而近期,市場對公司未來發展能否支撐股價出現一些分歧,2021年12月24日至2022年1月5日,公司股價連續回調了8個交易日,回調幅度近20%。不過即使如此,公司的股價還處于曆史高位,1月6日收于137.9元/股,滾動市盈率達111倍,遠超申萬同業公司40倍左右的平均市盈率。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月6日,德賽西威釋出公告稱,兩名特定股東拟合計減持股份比例不超2.06%,減持時間為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3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内。

有市場觀點認為,雖然德賽西威作為國内乃至于全球重要的智能座艙與智慧駕駛供應商,在産業鍊技術更新和轉移的過程中仍有發展空間,不過,由于公司已經積累了較大漲幅,估值偏高,疊加上述特定股東減持計劃,投資人也應注意風險。 (思維财經出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