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和,我這裡有個很有趣的小實驗,叫“錫紙條電解食鹽水”,我們一起來做吧。”吃完晚飯,爸爸對我提議道。“好啊好啊,正好這周末老師讓我們做個小實驗呢。”我欣然接受了爸爸的提議。
話不多說,我馬上開始準備材料,“玻璃杯、電池、錫紙、食鹽……”我一個一個數着,“齊了!”我對爸爸比了個OK的手勢。
開始試驗了,我接了大半杯水在玻璃杯裡,用勺子挖了一大勺的食鹽,正欲放入杯中,爸爸突然大叫一聲“停!别放多了,融解不了的。”哦?我怎麼沒想到,我趕緊倒掉了半勺的鹽,放入杯中,用一根筷子攪啊攪啊,耐心地把食鹽攪拌至完全溶解。然後,我取出兩張錫紙,折成了條形,将它與電池的正負兩極緊緊相連,并把錫紙條輕輕放入了鹽水中。我保持一個姿勢不動。一分鐘過去了……兩分鐘過去了……又是兩分鐘。怎麼回事?我舉得手都酸了,鹽水還不給面子?我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抓耳撓腮,不知怎麼辦才好。
爸爸走了過來:“怎麼啦,怎麼不做啦?”“失敗了。”我泱泱地回答道。“怎麼會?是電池沒電了吧?而且你不是手工很好的麼,怎麼錫紙折的這麼醜?”我聽見“電池沒電”這幾個字,也不管爸爸怎麼嘲笑我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即奔向了書櫃抽屜,拆了個嶄新的電池,“哼,關了電池肯定能成功。”可是,拿到了新電池,我才發現,錫紙折的真的好醜!我哭笑不得,隻得小心地另折兩條錫紙。
這下肯定會成功了!我滿懷信心的想到。再次用雙手緊捏錫紙包住電池的正極負極,緩緩地放入鹽水中。“哇!”我不覺叫出聲來,隻見:靠負極的那一段錫紙從下往上不停地冒出細膩的水泡、水蒸氣;靠正極的那一段有許多小泡泡吸附在錫紙上。“效果好明顯啊!”爸爸也不禁感歎道,“媽媽,快過來看!錫紙冒泡泡啦!”
真是太神奇了,爸爸對我說,産生那樣的現象是因為通電以後,食鹽水中的一種物質與水發生電離,就在負極生成氫氣,正極生成氯氣。氫氣比水輕,不溶于水,是以電池負極錫紙上就産生了許多氣泡,而氯氣可溶于水是以電池正極就産生了少量氣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