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0多年前,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卻留下了兩個500強企業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100多年前,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卻留下了兩個500強企業

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是中國主動走向世界的象征,盡管它帶有地主階級自救的性質,看似并沒有推動中國近代的發展。

但是也是我國曆史上光輝的一筆,一百多年過去,随着時代的沉浮,很多東西都泯沒在曆史的長河裡,一百年後的洋務運動公司。

現在還剩幾個,如今的狀況如何?令人欣慰的是,剩下的洋務運動公司,都屹立在世界500強的名單裡。

洋務運動著名的人物與企業

說到洋務運動,我們肯定要提及那幾個地主階級---宮廷的奕䜣、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

100多年前,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卻留下了兩個500強企業

他們都是晚清的名臣,掌握一定的權力、地位,在某一地區都有号召力,洋務公司,在他們的努力下,如同雨後春筍出現在中國的大地上。

李鴻章,是曆史上頗具争議性的人物,有人說他與列強同流合污,破壞中國,與翁同龢一起,被調侃“宰相合肥天下瘦”;但是他發起洋務運動,為我國的工業化、現代化奉獻良多。

曾國藩,最著名的莫過于湘軍,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但是“天津教案”結果得不到群眾的支援,最後遺憾地退出洋務運動。

前期的洋務運動,我們還是看到了地主階級渴望朝廷再次崛起的,各個官員都很積極投入進去,但是,事物總是運動發展的。

洋務運動暴露了清政府官僚制度的腐敗,比如後期官員挪用公款、買機器追求便宜而不是精細……但是,也有好的一面,無形之中推動了我國走向近代化。

100多年前,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卻留下了兩個500強企業

這個巨額的利潤吸引了民間的注意力,有的自己成立公司,這些團體在曆史上稱為“民族資産階級”。

有的懇求政府開放門路,生産的同時獲得一定的名利、先進的生産機器。于是我們看到,在洋務運動後期,大多以“求富”為口号建立起的公司。

清政府也沒有固守“重農抑商”政策,反倒很歡迎民間商人加入。很顯然,經曆了幾次割地賠款,那時候的清廷沒錢了,隻好尋求外來的支援。

從另一個角度,我們欣喜地發現,有了民間力量的融入,“洋務運動”再一次重獲新生。并且,不斷壯大,朝着那個不可能的方向---世界500強前進,當然,這也是後來的故事了。

100多年前,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卻留下了兩個500強企業

從積極的層面看,“備受诟病”的洋務運動創立過很多的“第一”,第一個大型的近現代軍工企業——江南制造總局、第一個中國的民族航運公司——輪船招商局、和第一個煤礦類公司---開平煤礦。

甲午中日戰争前,外國人預測中國會赢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出乎全世界的意料,一個小小的附屬國竟然将遠東第一大國打敗了。

由此開始了“瓜分蛋糕”狂潮,與此同時,許許多多洋務企業泯滅就在戰後消逝在曆史的長河裡。

世界500強企業---輪船招商局

輪船招商局,招商招商,可以看出是洋務運動後期的成品。它是由李鴻章推動成立的公司,主要是經營有關輪船運輸産業,官商合辦,商人自負盈虧。

它近代的成就也是相當大的,它搭起了中國第一根電話線,和當時的洋行簽訂合同,成功打破了洋人壟斷我國産業的格局,同時興辦學堂,即現在的西安交通大學,資助修建開平煤礦。

100多年前,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卻留下了兩個500強企業

當時,清政府派出了商人唐延樞,他憑借多年的買辦經驗,舉起興辦實業的大旗,震撼了洋人,向世界宣告,什麼才是“中國的脊梁”。

建國後,輪船招商局多次重組,被有關部門予以重視,甚至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它後來變成“招商局集團”,是交通部直屬的一級企業。

我們熟悉的“招商銀行”正是招商局體制外經營的一個嘗試。

現坐落在深圳的中國平安保險總部,是招商局另一家“子公司”,它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秉承輪船招商局精神,引領着南海邊的小漁村—深圳,看着它成為國際大都市、超一線城市,它自己也沖上了世界500強之列。

“招商局集團”現從輪船業,衍生到了金融、交通、城市園區,可謂包羅萬象。它逐漸成長,問鼎世界500強。

100多年前,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卻留下了兩個500強企業

武鋼、寶鋼的前世今生

相比輪船招商局,漢陽鐵廠的命運算是跌宕起伏。不過,作為曾經的亞洲第一鋼鐵公司,它是很有代表性的。

生活在武漢的朋友可能會很熟悉,細心觀察發現,現仍然在使用着的武漢的鐵軌,有的是一百年前漢陽鐵廠生産的,也就是說,漢陽鐵廠的品質還真的很不錯。

當時的漢陽鐵廠,聘請了14位盧森堡專家,還專門向德國、日本借貸。最高峰産值,年産生鐵約8萬噸,鋼筋4萬噸,鋼軌2萬餘噸。

不過,漢陽鐵廠位于戰略重地武漢,難逃戰争的侵襲。抗戰時期,漢陽鐵廠部分重要的冶煉裝置遷到了重慶,原址被日軍無情的摧毀,隻剩個架構。

1958年,一部分有志青年在當年張之洞放棄選址的位置,建立了武漢鋼鐵公司。

它秉承漢陽鐵廠精神,将精益求精、愛國融入到一次又一次的冶煉中,那時,人們乘着“大煉鋼鐵”的口号,舉全民之力為國家振興建設。

100多年前,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卻留下了兩個500強企業

随着國家建設的深入發展,臨近原材料的工業化漸漸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資源浪費明顯,我國急需進行一場産業轉移、協調優化更新,于是,人們把目光瞄準了位于東海之濱的上海寶鋼公司。

我們知道,上海是以第三産業為主,并沒有太多的自然資源,而它近海、金融商貿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外來優質的資源,可以實作互補。

于是,新時期的“漢陽鐵廠”出現了,它以“雙總部”的分工,又一次譜寫了百年企業的樂章,一躍成為了世界500強之一。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百年的風風雨雨,中國已經從落後的農業國成長為強大的國家。這百年風霜中,仍能夠屹立不倒的洋務企業,像是一個堅守的在港口的燈塔,指引着國家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