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信時間的力量:三個行動開啟個人成長飛輪

對于優秀的工程師而言,唯有保持開放的心态,持續的思考後在行動,并且不斷去做有挑戰的事情,隻有這樣不斷的突破我們自己能力邊界,推動個人的能力飛輪轉起來,形成個人獨特的中台能力體系。

當我們在騎單車時會有這樣的感受,在剛開始起步的時候都會很費勁,但是在瞪了幾圈後,就輕松了很多。這種感覺在加速後緩下來的時候會格外的明顯,你的腳可能隻是輕輕的放在踏闆上,輪子也會帶着你腳轉起來。這就是飛輪效應。

飛輪效應

飛輪效應: 是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沖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這時,你無須再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轉動,而且不停地轉動。

萬事開頭難,這個效應不止應用于自行車,其實在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上這個理論都是有很大的作用。

對于做軟體的程式員來說,為什麼有的人做了十幾年,每天還在重複CRUD的工作,為被優化而整天提心吊膽。而有的人很快就升職加薪,百萬年薪拿到手軟。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差距呢,值得我們深度思考,我們如何推動自己的飛輪轉起來,讓我們的職場之路越走越順呢。

程式員如何啟動個人的職場飛輪,形成正向循環。個人覺得比較重要的有三個點:

  • 做有挑戰的事情
  • 保持開放的心态
  • 思考後再去行動

這三點就是我們個人能力飛輪上面的三片葉子,隻要我們堅持推動三片葉子持續轉動起來,再過了臨界點後,飛輪效應就會帶着我們輕松的持續精進。

在我們出入職場時候,前期主要是學習各種基本的工作技能,并應用這些基礎技能去處理一些簡單的工作。在前期其實是沒有問題,這個是職場的必經階段。但如果一個人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隻滿足于用現有技能,每天做一些事務性的工作,這個對于其職場的長遠發展是遠遠不夠的。這樣的人隻是用第一年的經驗重複做了很多年而已,職場競争力可想而知。

對于一個有目标有追求的人來,不會隻停留在這個階段,他們會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期望進一步提升能力。這個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嘗試去做一些高于目前能力水準的事情,這個是成長最快的方式之一。

是以在工作中要主動去承擔一些超過你目前能力範圍的事情,并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及時是做砸了也沒什麼。

記得在我剛畢業後(實習也在公司),上司就将一個公司核心系統交給我獨立負責開發和維護。這個系統是騰訊合作的,并且是公司創業初期唯一貢獻營收的業務,挑戰可想而知。從個人來說,這個是收獲比較大的一個機會,可以比較獨立的面對問題,并能夠想一些方法去解決問題,比如當時為了解決資料庫的壓力和通路性能,将使用者釋出的内容生成靜态頁面等。

讓你的工作富有一些挑戰性,根據你目前的水準選擇挑戰目标,堅持更高的要求,這樣你才能更快的成長

根據我的經驗,在程式員群體中有部分人對某些自己比較熟悉的工具、程式設計的範式和語言等,有着一種特殊的執着。特别是他們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内使用過的一些工具,程式設計的範式和語言等,都堅持認為這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例如程式員圈裡面流傳的一個很久的梗:PHP是世界上最好的語言。

當然,這可能是真的。但是這種比較初級的認知,會使得堅持這些我執的程式員看起來有一些愚蠢和好笑。其實背後可能意味着這個人願意去學習任何新東西或太害怕學習了。

對于一個真正的工程師來說,正确的方法是盡可能的客觀理性去看任何工具,程式設計的範式和語言。在遇到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問題時,有一個更快更簡單的方法來快速解決。同時要保持實時的更新你的問題解決工具箱中的工具,因為在一年前用A方案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現在B方案可能更加有效的工具。

比如,剛畢業在學校學習的是C#,去公司獨立接手第一個系統是用VB寫的,後來公司換開源平台轉Java和linux,又去學習Java、linux等。

對于優秀的工程師,要時刻保持開放的心态,不斷的增加和更新個人工具箱中的工具,隻有這樣才可以讓你的職場上更受歡迎,更有獨特的價值。

在我們一開始學習就是上來寫代碼,都是上來就去寫代碼,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很多新程式員在都還是會這樣做的。但一直停留在碼農階段的人,在解決問題之前是不會去思考的問題,解決方案,流程等這些關鍵資訊的,他們會在對問題有一些模糊了解的情況下,就開始在鍵盤上輸入自我感覺很好的代碼。

這種上來就編碼的方式,其實是比較低效的,因為這種方法會導緻很多問題,比如在過程中間就可能發現不可行,就會導緻您不得不删除剛剛輸入的大量代碼。這意味着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将被浪費,是以這意味着你負責工作沒有任何進展,并且會導緻整體的延期或者返工。

而一個優秀工程師,就必須開始學會用更加有效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動手編碼之前需要認真思考問題,方案和代碼的設計。

也就是在開始實際編碼之前,需要我們去做充分的前期的梳理和方案設計的工作。隻有這樣才會讓我們的後期的工作更加的輕松,快樂和更有意義。對于複雜的問題,我們需要思考多個方案并就行讨論和折中,确認沒問題後再去行動。對于簡單的任務,可以簡單梳理和分解設計就可以直接去做。

問題越複雜,前期的設計和讨論就越有必要。不要一個人去蒙頭做,要去學會借團隊的力量,比如征求同僚或上司的建議後再去行動。

重要的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這會節省你的時間,讓你的工作更有意義,因為你會更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而做。

總結

飛輪效應的背後是長期主義和延遲滿足感思維方式。

最後,我們以此共勉:

假如有什麼事情需要明天做,那麼最好現在就開始做。------ 富蘭克林

關注公衆号:架構未來 ,我們一起學習成長

相信時間的力量:三個行動開啟個人成長飛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