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十大大将,按照軍事能力應該如何排名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粟裕、徐海東、陳赓、羅瑞卿、黃克誠、肖勁光、譚政、張雲逸、王樹聲、許光達等十位開國将領被授予大将軍銜。我們知道,無論是十大元帥,還是十大大将,他們的名單組成,更多的是考慮的資曆高低,以及維持每個系統的平衡性,軍事能力反而是次要的。但是十大元帥、十大大将确實都是傑出的開國将領,他的有的擅長軍事,有的擅長政工,都在各個領域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那麼,如果單說軍事水準,十大大将最強的是誰呢?筆者就從十大大将的軍事生涯出發,給他們的軍事能力做個排名吧。

開國十大大将,按照軍事能力應該如何排名

第十位:羅瑞卿。羅瑞卿将軍的革命生涯中,主要負責政工和保衛中央的工作,做過紅四軍政委、紅一軍團政治保衛局局長、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主任、華北軍區第二兵團政治部主任等職務。紅四軍,是朱毛會師後成立的人民軍隊的首個軍一級番号,在人民軍隊中有着極為重要的地位,羅瑞卿能夠做到紅四軍政委,充分說明了他的級别和貢獻。他在建國後被授予大将軍銜,可以說是沒有任何争議的,但是因為羅瑞卿很少擔任軍事指揮官,是以隻能排在這個位置。

第九位:譚政。譚政是我軍的政工楷模,他自秋收起義時期即參加革命,資曆也是非常老的,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譚政做過紅一師政治部主任、紅12軍政治部主任、晉綏聯防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等職務,可以說譚政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政工的一生,譚政,就是人民軍隊中政工的代言人。譚政的政治工作能力非常傑出,軍事指揮卻并非其所長,是以排在第九位。

第八位:王樹聲。王樹聲的資曆也是非常老的,他大革命時期即入了黨,參加過黃麻起義,擔任過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是鄂豫皖蘇區的開創者之一。王樹聲在抗戰勝利後擔任過中原軍區副司令員、鄂西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等職務,勞苦功高,資曆非常深,但是單純說軍事指揮能力,王樹聲在十大大将中隻能排第八位。

第七位:張雲逸。張雲逸參加過辛亥革命,資曆是十大大将中最老的。張雲逸紅軍時期做過紅七軍軍長、抗戰時期做過新四軍副軍長、解放戰争時期則是華野參謀長。張雲逸在軍隊中的地位一直非常高,但要說指揮打仗,表現的機會并不算太多,排在第七位基本合情合理。

開國十大大将,按照軍事能力應該如何排名

第六位:肖勁光。肖勁光大将是政工雙優的将領,他的資曆也是非常高的,可以說在十大大将中僅次于張雲逸。早在大革命時期,肖勁光就擔任過北伐軍的師黨代表,紅軍時期擔任過紅五軍團政委、紅29軍軍長,無論是做政治工作,還是指揮打仗,肖勁光都是非常出色的。

肖勁光最大的貢獻當數解放戰争時期,堅守臨江的事迹了。當時在非常惡劣的形勢下,肖勁光力排衆議,堅守臨江孤城,最終為東北民主聯軍的戰略反攻赢得了時間,古有張巡死守睢陽,一城鎖住大唐的江淮,今有肖勁光堅守臨江,一座孤城鎖住了東三省,古今之名将,相似之處何其多也。

開國十大大将,按照軍事能力應該如何排名

第五位:黃克誠。黃克誠也是軍政雙優的幹部,作為政工出身的将領,黃克誠不僅有着非常高的軍事素養,而且有着超然的戰略眼光。在抗戰勝利後,他提出的進軍東北的戰略方針,可以說為中國革命打開了勝利之門。

第四位:許光達。許光達應該算是120師以及西北野戰軍的第一名将了。抗日戰争時期他擔任晉綏軍區第二分區司令員時,在反掃蕩鬥争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在解放戰争時期,許光達作為一野僅有的兩個兵團司令之一,也是彭老總最為倚重的名将了。

第三位:徐海東。徐海東因為身體原因,在抗日戰争時期,以及解放戰争時期基本沒什麼戰績,但他在紅軍時期的戰績,足以讓他成為一代名将了。紅軍時期徐海東與程子華指揮的紅25軍長征,先後在獨樹鎮、庾家河重創國軍,建立過鄂豫陝革命根據地,是第一支抵達陝北的長征隊伍。

抵達陝北後,徐海東擔任紅15軍軍團長期間,指揮過山城堡戰役、榆林橋戰役等勝仗,整個紅軍時期,徐海東身經百戰,幾乎沒有敗績,堪稱是紅軍中的一位傑出将領。開國大将陳赓曾經說過:我這輩子最驕傲的事,就是曾經做過徐海東同志的上司,可見徐海東傑出的軍事能力。

開國十大大将,按照軍事能力應該如何排名

排名第一、第二的兩位沒有任何懸念,肯定是粟裕、陳赓兩位軍事家級别的名将。在十大大将中,粟裕和陳赓的軍事能力,是元帥級别的。在解放戰争中,粟裕長期指揮華野與敵人作戰,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戰績。而陳赓在解放戰争中也是長期獨當一面,太嶽縱隊的一系列戰事,在我軍的戰史上是單獨成章的。可以說,陳赓、粟裕,都是人民軍隊中的元帥之才。

如果要比較粟裕和陳赓的軍事能力的話,筆者認為兩位元帥都很傑出,但是粟裕要稍勝一籌,大家覺得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