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閱讀一本書》筆記

《如何閱讀一本書》筆記

1、閱讀的4種層次

  • 第一層的閱讀:基礎閱讀(elementary reading),小孩子首先接觸的就是這個層次的閱讀。他的問題是要如何認出一頁中的一個個字。
  • 第二層的閱讀:檢視閱讀(inspectional reading),特點在強調時間。在這個閱讀層次,學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内完成一項閱讀的功課。換句話說就是,在一定的時間之内,抓出一本書的重點。用檢視閱讀讀完一本書之後,無論你用了多短的時間,你都該回答得出這樣的問題:”這是哪一類的書,小說、曆史,還是科學論文?“
  • 第三層的閱讀:分析閱讀(analytical reading),分析閱讀就是全盤的閱讀、完整的閱讀,或是說優質的閱讀。
  • 第四層的閱讀:主題閱讀(syntopical reading),在做主題閱讀時,閱讀者會讀很多書,而不是一本書,并列舉出這些書之間相關之處,提出一個所有書都談到的主題。但隻是書本字裡行間的比較還不夠。主題閱讀涉及的遠不止此。借助他所閱讀的書籍,主題閱讀者要能夠架構出一個可能在哪一本書裡都沒提過的主題分析。

2、閱讀的第一個層次:基礎閱讀

3、閱讀的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

事實上,除非你能精通基礎閱讀,否則你沒法進入檢視閱讀的層次。

  • 檢視閱讀一: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在很多時候,你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讀這本書,你也不知道這本書是否值得做分析 閱讀。但你覺得,或隻要你能挖掘出來,書中的資訊及觀點就起碼會對你有用處
  • 檢視閱讀二:粗淺的閱讀。頭一次面對一本難度的書的時候,從頭到尾先讀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

4、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

在閱讀的時候想要保持清醒,或昏昏入睡,主要看你的閱讀目标是什麼。如果你的閱讀目标是獲得利益,不論是心靈或精神上的成長,你就得保持清醒。這也意味着在閱讀時要盡可能地保持主動,同時還要做一番努力。

0x1:主動的閱讀基礎:一個閱讀者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

你在閱讀的時候要提出問題來,在閱讀的過程中,你自己必須嘗試去回答的問題。

隻要是超越基礎閱讀的閱讀層次,閱讀的藝術就是要以适當的順序提出适當的問題。關于一本書,你一定要提出四個主要的問題:

  • 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出這本書的主題,作者如何依次發展這個主題,如何逐漸從核心主題分解出從屬的關鍵議題來。
  • 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出主要的想法、聲明與論點。這些組合成作者想要傳達的特殊訊息。
  • 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兩個問題,否則你沒法回答這個問題。在你判斷這本書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須先了解本書在說些什麼才行。
  • 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系?如果這本書給了你一些資訊,你一定要問問這些資訊有什麼意義。為什麼這位作者會認為知道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嗎?如果這本書不隻提供了資訊,還啟發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關的、更深的含義或建議,以獲得更多的啟示。

任何一種超越基礎閱讀的閱讀層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問題,然後盡可能地找出答案。這是決不可或忘的原則。

0x2:培養閱讀的習慣

所謂藝術或技巧,隻屬于那個能養成習慣,而且能依照規則來運作的人。這也是藝術家或任何領域的工匠與衆不同之處。

要養成習慣,除了不斷地運作練習之外,别無他法。

知道一項藝術的規則,跟養成習慣是不同的。我們談到一個有技術的人時,并不是在說他知道該如何去做那件事,而是他已經養成去做那件事的習慣了。 

4、閱讀的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

0x1:透視一本書

每一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為一個分析閱讀的讀者,你的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骨架。

  • 規則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讀的是哪一類書,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開始閱讀之前就知道。 
  • 規則二,使用一個單一的句子,或最多幾句話(一小段文字)來叙述整本書的内容。
  • 規則三,将書中重要篇章列舉出來,說明它們如何按照順序組成一個整體的架構。
  • 規則四,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一本書的作者在開始寫作時,都是有一個問題或一連串問題,而這本書的内容就是一個答案,或許多答案。

0x2:與作者找出共通的詞義

除非讀者與作者能找出共通的詞義,否則想要把知識從一方傳遞到另一方是不可能的事。因為詞義(term)是可供溝通的知識的基本要素。

看一下“溝通(communication)”這個字,字根來自“共通(common)”。我們談一個社群(community),就是一群有共通性的人。而溝通是一個人努力想要跟别人(也可能是動物或機器)分享他的知識、判斷與情緒。隻有當雙方對一些事情達成共識,譬如彼此對一些資訊或知識都有分享,溝通才算成功。

當知識溝通的過程中産生模糊地帶時,雙方唯一共有的是那些在講在寫、在聽在讀的單字。而隻要模糊地帶還存在,就表示讀者和作者之間對這些單字的意義還沒有共識。為了要達成完全的溝通,最重要的是雙方必須要使用意義相同的單字,即找出共通的詞義達成共識。

達成共識是作者與讀者要一起努力的事。因為這是閱讀與寫作的藝術要追求的終極成就,是以我們可以将達成共識看作是一種使用文字的技巧,以達到溝通知識的目的。

0x3:找出關鍵字

0x4:判斷不同關鍵字的語義

0x5:判斷作者的主旨

書的世界與生意的世界一樣,不但要懂得達成共識,還要懂得提案。買方和賣方的提案是一種計劃、一種報價或承諾。在誠實的交易中,一個人提案,就是聲明他準備依照某種模式來做事的意圖。成功的談判協商,除了需要誠實外,提案還要清楚,有吸引力。這樣交易的雙方才能夠達成共識。

書裡的提案,也就是主旨,也是一種聲明。那是作者在表達他對某件事的判斷。他斷言某件他認為是真的事,或否定某件他判斷是假的事。他堅持這個或那個是事實。這樣的提案,是一種知識的聲明,而不是意圖的聲明。作者的意圖可能在前言的一開頭就告訴我們了。

就一部論說性的作品來說,通常他會承諾要指導我們做某件事。為了确定他有沒有遵守這些承諾,我們就一定要找出他的主旨(propositions)才行。 

作者的主旨如果沒有理論的支援,就隻是在抒發個人想法罷了。如果是這本書、這個主題讓我們感興趣,而不是作者本身,那麼我們不隻想要知道作者的主張是什麼,還想知道為什麼他認為我們蓋被說服,以接受這樣的觀點。

0x6:找出關鍵句

從作者的觀點來看,最重要的句子就是在整個論述中,闡述作者判斷的部分。

0x7:找出論述

0x8:找出解答

5、輔助閱讀

外在的輔助來源可以分成四個部分。

  • 第一,相關經驗
  • 第二,其他的書
  • 第三,導論與摘要
  • 第四,工具書

6、兩種實用性的書

關于實用性的書有一件事要牢記在心:任何實用性的書都不能解釋該書所關心的實際問題。

一本理論性的作品可以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但是實際的問題卻隻能靠行動來解決。

當你的實際問題是如何賺錢謀生時,一本教你如何交朋友或影響别人的書,雖然可能建議你很多事,但卻不能替你解決問題。沒有任何捷徑能解決這個問題,隻能靠你自己去賺錢謀生才能解決。

隻有行動能解決問題,行動隻能在現世發生,而不是在書本中發生。

實用性的書是以可分為兩種類型。

  • 第一種,類似烹饪書、駕駛指南,基本上都是在說明規則的。無論其中談論到什麼問題,都是為了說明規則而來的。這類書很少有偉大的作品。
  • 第二種,主要是在闡述形成規則的原理。許多偉大的政治、經濟、道德巨著就屬于這一類。

7、主體閱讀的五個步驟

  • 步驟一:找到相關的章節。在主題閱讀中,你關心的主題才是基本的重點,而不是你閱讀的書
  • 步驟二: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簡單來說,主題閱讀是一種大量的翻譯工作。我們并不是将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像法語翻成英語,但是我們要将一種共通的詞彙加諸在許多作者身上,無論他們所使用的是不是相同的語言。
  • 步驟三:厘清問題。我們要建立起一組不偏不倚的主旨。最好的方法是先列出一些可以把我們的問題說得比較明白的問題,然後讓那些作者來回答這些問題。
  • 步驟四:界定議題。
  • 步驟五:分析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