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國小五(11)班王振宇
古人說:“飯可以三頓不吃,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可見讀書的重要性。高爾基說:“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高爾基把書比作精神的糧食。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劉向又把書當成了醫治愚笨的藥物。
書是人們形影不離的好夥伴。這位夥伴在你沒事時,帶來了無限的樂趣。凡爾納《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幽默風趣,令你久久難以忘卻;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集》讓你身臨其境,仿佛你就是一位風度翩翩的神探;馮骥才的《俗世奇人》内容生動,令人不禁捧腹大笑;特别是斯賓塞•約翰遜的《誰動了我的奶酪》充滿了人生哲理,讓你在未來航行的路上少一些風浪。當你翻開并仔細讀完這本書,你就會覺得人生猶如書中的“迷宮”,每個人都在尋找屬于各自的“奶酪”——學習進步、身體健康、合家歡樂……那麼你是否在享用你的奶酪呢?如果不是,一定在書裡能受到許多啟發。希望你改變對生活的看法,每天保持快樂,盡早享受奶酪的幸福。
書,是一片海洋,永無止境。當你在裡面暢遊時,發現自己讀的書隻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時間卻已經走過了太多了。轉眼便是畢業季,很少有時間去大量閱讀了。是以讀每本書都要心到、口到、手到。說的簡單一些,便是讀書時一定要用心,重要、有名的語句要多讀,最好是能倒背如流,然後記在本子上,這樣讀書的效率會大大提高。當然大家更要讀好書,選擇有名的經典佳作。
諸位不要“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也莫要感歎“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好好讀書,不虛度光陰,願諸君“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蒼梧國小六(11)班唐逸臣
每逢暑假,我都要去表哥家住兩個禮拜。
一天晚上,表哥變戲法似的從衣櫥裡拿出一個U盤,插在電腦上,對我說道:“我昨天剛下載下傳了一部最新的《午夜兇鈴》,快來看。”
我們兩人有一個共同的愛好——看恐怖電影。表哥打開電影,“啪”地一聲關掉了燈,電影中的鬼一出現,我們屋裡也和電影似的。窗外的風“呼呼”吹着,門也發出“咣當,咣當”的聲音,我緊張得喘不過氣了,仿佛鬼就坐在我的旁邊……
白天,姑姑去上班了,當姑姑關上門的一瞬間,早就待在旁邊的我和表哥如餓狼追捕小鹿一般,直奔“儲藏室”,打開“月光寶盒”,穿越到武俠時代。《鹿鼎記》、《天龍八部》、神雕俠侶》、《射雕英雄傳》……表哥拿起一本《射雕英雄傳》直奔房間,我和表哥躺在床上,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突然,表哥大喊一聲:“降龍十八掌!”然後,我被打到了地上。當表哥來試探我的情況,我出其不意地給他一個“陰陽指”,表哥也不甘示弱,還了我一個“葵花點穴手”……
“哎呀!”表哥大叫起來:“那邊好像有個書店今天有清倉,所有書都打四折!”
我們兩個“武俠迷”拿出百米沖刺的速度,“飛”到了書店。幸好我們眼疾手快,看到了角落裡僅剩一套的《笑傲江湖》,搶下了它。
我和表哥看得入迷,竟忘了時間,樓下的門打開了,我和表哥連忙奔到書桌前把《笑傲江湖》放在作業底下,假裝在看教材,然後在作業本上瞎寫幾個字,躲了一場危機。
就這樣,我們每天如此看武俠小說,不知不覺,暑假已到了尾聲。
師專三附小六(8)班杜宣彤
我讀書的風格可謂是越來越偏了。
去年寒假我閑着沒事,在書櫃裡找到一本名叫《海蒂的天空》的外國長篇小說,書的内容很精彩,但我讀書一向是龜爬的速度。
不久便開學了,突然發現他們聊的很多,我都聽不懂。原來的我對漫畫看都不看一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朋友給我看了《鬥羅大陸》,從此我苦心鑽研起了這一系列的書。
我晚上習慣看書,因為不知道媽媽給不給看,是以偷着看。“又是一個做賊的夜晚。”我心裡暗念道。我蹑手蹑腳地找到了藏在書包最裡側的《鬥羅大陸》,為了防止媽媽進來“查房”,我特意找來了一本書做它的防護罩——用我們“親愛”的數學書。我現在就是坐在跑車裡的那個人,整個人飛起來,從一檔直接坐到了最頂端,我一個晚上就看完了。然後我就發起我積攢多年的“網際網路”關系,産生了流水鍊條——在桌底偷偷傳書。
直到有一天,媽媽發現了一件事,就是我讀書再怎麼慢,也不至于一個星期還沒有看完。也不知是誰事情敗露了,導緻我媽知道了,于是我被淹在口水戰中。
我是一隻打不死的小強,既然家裡不能看,學校可以——音樂課成為我們共同放肆的地方。像我們這種靈魂歌手,向來都是低着頭唱歌,不要問我為什麼,因為低着頭更利于看書。一心二意的作風,嘴動不出聲,笑到肉在顫抖是我們最大的特色。雖然《鬥羅大陸》,那迷一樣的情節,複雜的關系,有一點空穴來風,但很吸引我。音樂老師無可奈何,書收了一本又一本,但講台下的我們還在低着頭,忍着不笑,台下全成了振動模式。老師終于忍不住了,逮着一個狂撒氣:“呦,這可不得了了現在,一個個都是‘好學生’了,如饑似渴地在那看書。”老師笑裡藏刀,輕輕“撫摸”着那位同學的臉龐。
《鬥羅大陸》,這本書其實沒什麼營養,但每人都會有好奇心,裡邊什麼法力、魔力、能力,都是我原來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屬于一本玄幻小說。
其實每個人都會在某個時間癡迷于某種類型的書,或小說,或曆史,或漫畫,書中可能從天南談到地北,什麼都泯滅不了我那份對書的熱愛。
港師一附小六(7)班楊泓瑞
從幼稚園到現在,我書架上的書已經積累了很多,但都隻是裝飾,我很少看,因為随着年齡的增長,喜歡也在變化。
在我一年級的時候,總在學校裡看見那些大哥哥拿着一本書——《查理九世》,幾乎像教科書一樣,人手一本。于是,我便讓媽媽買了兩本。也許是随媽媽愛看恐怖片的性子,我一看就停不下來了,直到深夜媽媽叫我,我才去睡覺,到了後半夜,我做夢夢到了這本書裡的情節,被吓得跳了起來,奶奶都被我吵醒了。
二、三年級的時候,别人看什麼我就看什麼,然後讓媽媽買全冊,下課拿來炫耀。其實,大多數書我并不覺得好看。
四年級我就特别迷科幻小說。每次數學課的時候,我總是先把老師講的課基本聽會了,然後把數學書擺在桌面,把小說放在桌肚,讓同學幫我把關。隻要老師一來同學就會叫:“危險危險,老秃頭來了!”然後全員拿筆,裝腔作勢。等老師走了,我們繼續看書。
六年級,我又開始看偵探小說了。每晚,正看到高潮,媽媽就不由分說地讓我睡覺去了,不過呢,我會在夢裡設想接下來的情節。我有時也會在夢裡把自己想成文中人物,享受騙警察的愉悅。
每次看這些書的時候,就是讓自己進入另外一個世界,體驗不一樣的感覺。
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宇宙最後一本書》,它講的是主人公所處在的未來,人類發明一種“針”,隻要用它就可以直接得到知識,是以便沒有了書的存在。那個時代也是一個混亂的時代,有錢人住大房子,沒錢的隻能住在集裝箱。主人公在一片廢墟中找到了一個老人,那個老人和主人公一樣不能注射這種“針”,但是在老人的箱子裡卻有許多書。接下來,書就被沒收了,如果我是主人公,也許也會靠這些書拯救那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