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場教育失敗引發的王朝崩潰,張居正和李太後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張居正當首輔的十年,太仆寺存銀加上太倉存銀總數達七八百萬兩之多,太倉的存糧則夠十年之用。萬曆六年(1578年),年幼明神宗大婚典禮結束,李太後宣布傳回慈甯宮。

一場教育失敗引發的王朝崩潰,張居正和李太後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此後就很少再對兒子進行幹涉了,一直到為了王恭妃所生長子朱常洛以及鄭貴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立誰為儲君的問題上,明神宗和大臣們争執,扯皮了十幾年的“國本之争”相持不下時,李太後才出面逼迫兒子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

一場教育失敗引發的王朝崩潰,張居正和李太後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而明神宗雖然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也主持了萬曆三大征并獲得勝利,但在他執政後期卻開始荒于政事。一方面,張居正去世後馮保被他貶職,身邊的監督者都已不起作用,而李太後也幾乎不再對他進行限制,開始放飛自我的明神宗,雖然天天被大臣們罵,任性的他硬是幾十年不上朝。

一場教育失敗引發的王朝崩潰,張居正和李太後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雖然他仍能通過各種手段把控朝局,内無宦官擅權,外無外戚幹政,國家仍能運轉,但也是在這段時期,遼東後金勢力開始崛起,成為明朝後期的主要威脅。曠日持久的三大征以及遼東戰争,更是極大地加重了明王朝的負擔,三大征廢銀1100多萬兩,而遼東戰争每年約需銀四百餘萬兩。

一場教育失敗引發的王朝崩潰,張居正和李太後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明神宗為了應付軍費開支,先後三次下令加派全國田賦,史稱“遼饷”。後來遼饷、剿饷、練饷明末三饷逐漸開始加派,怨聲載道的饑民奮起反抗,進行起義,成為壓垮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場教育失敗引發的王朝崩潰,張居正和李太後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二月,李太後去世。六年後的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明神宗朱翊鈞薨逝,此時大明王朝的頹勢已經不可避免。李太後為了教育好兒子,給他配備了最好的老師,最嚴格的班主任,自己也算得上最上心的家長。

一場教育失敗引發的王朝崩潰,張居正和李太後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在兒子還未成年前可以說效果極好,但後來的情況卻是兒子抄了老師張居正的家,免了班主任馮保的職,自己也罷工幾十年不上朝,明神宗死後僅24年,明朝滅亡。

一場教育失敗引發的王朝崩潰,張居正和李太後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配備了最好的教育資源,卻因過于嚴厲的教育方法,而迎來了最激烈的反彈,這樣的教育效果,在今天也值得每個家長深思。

一場教育失敗引發的王朝崩潰,張居正和李太後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