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10号陸晶荪03-2媽媽的《女籃5号》

作者:經典老表叔

03-2媽媽的《女籃5号》

《女籃5号》電影重新上映後,赢得最好的贊譽,人們被影片裡年輕姑娘們的青春活力、飒爽英姿,以及她們小女孩的純真與對未來的憧憬,特别是從體育方面為國家做出貢獻,倡導“加強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号召的宣傳做出着自己的貢獻。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10号陸晶荪03-2媽媽的《女籃5号》

據鄰居尹秀珍阿姨回憶:1975年夏季的某個周日。我和大陸(因為人高馬大,是以熟人多稱其為大陸或大陸老師)兩人,帶孩子們一起去青島街的紅旗劇場(該劇場是個一貫提供京戲、評戲演出場地的劇場)看專場電影《女藍5号》。

大陸夫婦已有三個孩子(二男一女),大陸領着兩個兒子,還懷抱着最小的女兒。而我領着一兒子,抱着一女兒。結果到收票口,卻說什麼也不放人進,給出的說法是怕懷抱裡的小孩哭鬧(或是票數不足)而影響全場秩序。我們跟收票員一通理論:兩個還在襁褓的孩子那麼小,怎麼能扔下不管?如果光讓大點的5、6歲到6、7歲仨男孩進劇場裡,黑洞洞、鬧哄哄,沒有大人陪着,跑丢了,碰着了,算誰的?我一個勁兒地、來來回回地、急哧白臉地理論着。後面排隊的人員也跟着七嘴八舌起哄。實在不可調解了,我沖着收票員嚴正聲明:“同志,你好好聽着,這位老師是這部電影裡的演員,看自己演的電影的人,還不讓進嗎?”大陸笑了,略帶嚴肅地對我說道:“幹嘛說這個?咱别以勢壓人!好好講道理,央求央求,人家會網開一面讓咱進的。” 大陸依然那麼文靜有禮,和顔悅色。大陸轉而對收票員說:“同志,請您放心!我們保證不讓小孩子哭鬧!否則,就罰我們,如何?”。一番苦口婆心,一通溫言軟語,收票員上下一通打量,問:“女籃5号,你是幾号?”“10号。同志,我10号,我演10号唐世寶。” 大陸臉頰孩子似的绯紅了,人見猶憐。收票員再上下打量一番後,收票員軟下來:“電影演員就在我身邊呀,我還是第一次經曆到,榮幸呀。行行,進去吧,進去吧。”她們一陣風似的溜進劇場。

電影終于開始了,那老一代、新一代的體育人,那份愛恨情仇,那份為祖國的體育騰飛的激情奔放,讓人看得如醉如癡,哭了又笑,更受到振奮和激勵。

觀後,我對大陸說:“看你的鏡頭很多的呀,太好了。”而大陸卻謙虛地說:“其實沒多少鏡頭的,隻是我們熟悉,是以你才捕捉到我更多的鏡頭。”她還從電影專業角度,品評思索自己演出中的優劣得失,給自己的表演在雞蛋中挑骨頭,說如果再演這個角色,她可以演得更好。不張揚,公平公正,謙恭随和的人格,真讓人暗自颔首而敬佩呀!大陸,一位讓人見上一面,就願親近她的人,她的人格魅力令人無法抗拒。

根據尹姨的回憶,也讓我恍惚回想起在看電影的當時,身為兒子的我卻隻是坐在那裡靜靜地觀看,雖然并沒看懂電影裡講的是什麼,卻隻是為媽媽在螢幕上出現并展現的豐采而覺得不可思議,媽媽就那樣活靈活現地在演着别人,還那麼認真,媽媽的一舉一動、一颦一笑好似都很熟悉,卻又像是從前的或陌生人一樣。電影裡那首“綠色的原野”,媽媽倚着火車視窗與隊員一起唱,媽媽領唱得那麼動聽,真為媽媽驕傲。但當時,我卻不斷地縮小着自己的身體,頭也往身體裡縮,在人們贊歎着電影好,演員漂亮的時候,我卻好怕此時别人知道我就是那螢幕上光彩耀人的演員的兒子。因為媽媽太鋒芒外露,那樣的自信、健美、青春,簡直是萬寵于一身,我怕沾不起那光。後來的生活中,我們兄妹三人似都有這種既生活在媽媽的光環裡,卻又不願意沾那風光的不明心理。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10号陸晶荪03-2媽媽的《女籃5号》

據我三姨——陸晶荪的小妹陸榮荪——回憶招演員那會兒的事兒:劇組副導演按位址找到了陸家。一進門,陸父以為是來瞧病的,就問到:您哪裡不舒服?後來副導演說明了來意,是要找陸晶荪拍《女籃5号》電影的。談話中,劇組人員發現在陸父給人瞧病的桌子玻璃闆下也壓着那張同樣的體育海報,可見陸父是多麼地為二女兒而驕傲自豪呀。當問及是否同意參加拍攝電影時,陸父答:“聽上司的安排,聽她本人的意見。陸晶荪現在是在念大學,人在蘭州,無論如何,學習不能耽誤。”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10号陸晶荪03-2媽媽的《女籃5号》

媽媽在一次解釋電影那個她撴水杯的場景時說:在拍攝時,我們是在輸了球後的氣餒中回到休息室的,大家憤憤不平。我演的唐世寶更是個直性子的人,是以在此時表現得更加激烈,進屋喝了口水後,就直接将水杯撴在桌上,杯裡的水花四濺。水花四濺的情況是不容易出現并拍攝到的,而當時她很入戲,為隊友的不配合,對整體作戰意識堅持的不夠而氣憤,是以就跟真的打輸了球後的情緒一樣“撴”了水杯,水杯随機自然地出現了水花四濺。這個拍攝場景其實是要表現的是整個場面上人們的低落和氣憤情緒,這個“水花四濺”并不是拍攝的重點,但這個效果卻被導演稱贊不已,加重了場景的表現力。

我從小就暈車,後來我才知道的,我暈車是遺傳了父母的。媽媽是暈車的,更别提乘飛機啦。是以當她接到邀請拍演電影飛回北京時,她可是受了罪了,一路暈機,嘔吐不止。我小舅回憶當時情況說:“那時我還很小,跟着我媽媽一起去機場接我二姐。我看到的是二姐從飛機艙門出來,一邊嘔吐一邊搖搖晃晃地走下飛機懸梯”。而陸爸一看自己女兒的穿着,心疼地說:“怎麼土的都掉渣兒了呀。”是以我想,媽媽當時在蘭州的生活是有多苦呀,竟然都看不出一點北京女孩兒的味道了。而在媽媽拍攝最後一場出國參賽的鏡頭時,她的心裡将是多麼地抗拒登機呀,還好那隻是擺幾個姿勢罷了。

在電影演員确定後,但其中大多數人不會打籃球,陸晶荪是其中幾乎唯一會打并打過籃球比賽的人。是以在拍攝訓練中,她就積極協助教練指導同伴提高籃球技藝。一群來自天南地北的年輕姑娘們就很快打成一片,這也幫助了電影拍攝過程中,姑娘們嬉笑怒罵自然天成,保證了各個場景的拍攝順利。

在電影拍攝結束後,隻有向梅一人繼續留在了上海電影制片廠,走上了電影工作者之路。而其他人則回歸各自原本的人生路。陸晶荪當時正在上大學,選擇了自己志向的“地質地理”專業,她對自己專業的眷戀讓她在電影拍攝結束後第一時間就趕回學校,去參加學校組織的對我國沙漠水土、地質地貌及治理的進行實地考察實踐。

時光飛逝,已經來到了電影盛行的時代,演員更受到推薦并可以賺得名和利。我們孩子們都追問媽媽:為什麼當時不留在電影界,假如留下了,我們就有機會也跟着進軍演員之路的嘛。媽媽隻是笑笑說:如果我當時留下來,那我的兒女可就不是你們喽。而且,向梅的個頭正合适,容易搭戲其他演員,可如果我去拍戲的話,那與我搭對夫妻的男演員得長多高才能看起來适合配作夫妻角色的呀。拍電影不是我的志向,是以拍完後,在休學期還未結束時,我就趕回學校複課了。

2020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鐘南山被全國人民所衆知并給予極大的信任,成為抗疫鬥士。而其夫人李少芬那第一代國家女籃隊員,竟然就是《女籃5号》的原型。我國于1952年成立中國國家女子籃球隊,李少芬以精湛的球技入選第一代中國女籃并任隊長,代表中國女籃參加國際賽事。而鐘南山老年時的形象,還真有些劉瓊先生的風骨。而其實,北京女隊的主力中鋒楊潔在謝晉導演挖掘素材時,發現楊潔的球風奔放,極具觀賞性,很符合謝導的“胃口”,于是就被選為了電影人物的原型。又因為楊潔在國家隊身披5号戰袍,是以這部電影就此被定名為《女籃5号》。不論如何,在這裡提及此件事情,是想說明那個年代的人,無論在從事着哪個行業,他們都是多麼地愛國并願意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做着各自不懈地努力。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10号陸晶荪03-2媽媽的《女籃5号》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所熟知的女性發式并被多數女性所接受的發型叫“五号頭”,這個“五号頭”正是由這部電影《女籃5号》所帶來的影響,隊員們的短發造型,青春靓麗,英姿飒爽,成為當時女性效仿的時髦發式,“五号頭”也成為了那個年代的标志。是以在小的時候,當我一聽到“五号頭”的說詞或看到“五号頭”的發型時,我都會在心裡悄悄地、偷偷地樂一下。

後來這麼多年裡直到今日,無論哪個頻道播放《女籃5号》,都會有各路人打來電話,通知我去看,并且向我報告又一次看這部電影後的觀感和欣喜。

未完,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