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灣區企業直面RCEP競争新局面,“海淘族”期盼降稅紅包

作者:王琦 78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文汐 廣州報道RCEP正式生效,是2022年開頭最值得關注的大事件之一。對于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RCEP成員國外貿業務的企業來說,一方面,RCEP的關稅減讓、原産地累積規則等内容為灣區企業帶來“出海”福利,也吸引更多外資進入大灣區;另一方面,RCEP的生效意味着更加開放、激烈的競争新局面,如何延續優勢、開拓市場,是灣區企業直面的難題。

“RCEP的實施下,企業将面臨競争更加充分的市場環境,對于企業和個人來說是壓力更是動力,隻有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競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競争中生存。”廣東盈浩工藝制品有限公司(下稱“盈浩工藝”)跨境電商副總經理陳娜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對于消費者而言,RCEP意味着更多的選擇、更低的價格和更快的物流,RCEP的生效令他們充滿期待。

“RCEP實施,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加優惠、便捷的海淘體驗,貨品的選擇也會更加豐富,購買進口奢侈品的關稅和物流價格一直很高,現在RCEP生效了,我和朋友一直在關注海淘網站的動向。”“資深”海淘使用者付鑫(化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企業機遇挑戰并存

粵港澳大灣區位于RCEP核心區域,與RCEP其他成員國之間一直以來具有密切的經貿往來。

資料顯示,2021年1-11月,廣東外貿進出口總額7.47萬億元,同比增長17.4%,兩年平均增長7.8%。其中,出口4.57萬億元,同比增長17.4%,兩年平均增長8.2%;進口2.90萬億元,同比增長17.4%,兩年平均增長7.0%。廣東對東盟進出口1.11萬億元,增長14.8%。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國際經濟與貿易中心主任陳萬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早先大灣區通過加工貿易發展,是産品出口的大區。而RCEP的生效将有助于提升大灣區在産業鍊中的核心地位,大灣區在整個東亞經濟圈中的中轉和樞紐定位将更加突出。

盈浩工藝行政副總經理陳海恒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過往灣區外貿企業把開拓市場的眼光主要放在歐美發達國家,而RCEP協定下形成了全球最大的自貿區,讓企業落眼于眼前的大市場。“外貿企業把RCEP這個區域做起來,一來市場擴容了,二來減少了對歐美市場的依賴。如果政府能提供RCEP區域相關的行業貿易大資料調研報告,可以指引企業有針對性的開發市場。”

位于深圳的縱騰網絡有限公司主營海外倉儲、跨境物流等業務,據縱騰網絡副總裁李聰介紹,公司從2021年年初就開始布局東南亞市場。他表示,東南亞市場交通便利條件不足,同時企業面臨人工費用和環保等問題,RCEP的實施将為企業拓展新興市場提供更靈活、更廣闊的空間。“RCEP成員國的這些新興市場是灣區企業未來布局的重點方向,可以與歐美市場形成很好的互補,雖然目前市場不大,但前景可觀。”

然而,對于RCEP的生效企業并非隻有期待和欣喜,對于即将到來的更加開放、充分的競争環境,許多企業還沒有做好準備。

陳萬靈認為,很多意識薄弱的企業無法很好的利用RCEP帶來的機遇,沒有積極主動的做好準備,完成搶先布局,還是沿用過去的老套路,在RCEP下可能面臨淘汰。同時,灣區企業要面臨與發達國家企業的競争,如何占領優勢也是挑戰之一。

此外,廣州鈞崇商貿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魯仲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一些企業來說,關稅降低,很可能意味着需要給最終客戶降價,而議價能力較弱、缺乏競争力的企業在競争中将難以生存。

消費者迎海淘福利

付鑫是各大海淘網站的“常客”,歐美奢侈品、日本藥妝、南韓潮牌一直是她購物車中的“主力軍”,有時還會選擇購入一些東南亞的水果。

RCEP生效當天,即有大批産品關稅立降為零。據了解,中國與東盟、澳洲、紐西蘭之間的立即零關稅比例超過65%,與南韓互相立即零關稅比例達到39%和50%,與日本互相立即零關稅比例分别達到25%和57%。

分析來看,進口的機械器具、塑膠制品、電機電氣裝置,以及出口的紡織品、箱包、塑膠制品等關稅降幅最大;傳統高稅率行業受影響明顯,如食品、農業、消費品和汽車及零部件,這些正是消費者熱衷購買的産品。

以日本為例,在2022年,中國會有24.9%的産品向日本開放零關稅,日本會有55.5%的産品向中國開放零關稅。海鮮産品類目中,日本牡蛎、扇貝、海膽等産品2021年最惠國關稅率為7%-10%,将在10年下降至0%,而海參(經水煮)關稅在生效當天立降為零。日本清酒2021年最惠國關稅率為40%,将在第21年降為零。而頗受國内消費者喜愛的日本日化産品、家電等關稅也将在10年内逐漸下調,于第11年實作“零關稅”。

“我們都在關注海淘網站商品價格、物流價格的動向,随時準備‘出手’。”付鑫對記者說。

作為一名在新加坡念書的研究所學生,鄢山(化名)偏愛在國貨超市和淘寶、Shopee等網站購買國貨産品。“現在中國商品的影響力變大了,在國外購買國貨比以前更便利,但同樣的商品在國外購入價格偏高很多。希望RCEP實施後商品價格能下降,跨國物流的價格也能有所下調。”

除享受更加優惠的進口商品外,RCEP中關于服務貿易的内容也向消費者釋放福利,跨境電商、網際網路金融、線上辦公、線上教育、線上問診等新業态新模式将得到加速發展。

廣東财經大學社會合作處處長、經濟學博士黎友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應積極把握現代資訊技術更新換代,努力培育新業态、新商業模式,在品牌、效率、創新、品質等方面尋求突破,将服務範圍和服務對象從市内、省内、灣區内延伸至RCEP各成員國,助力服務貿易企業“走出去”。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