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難免遇到挫折,也許我們沒有能力将它們帶來的痛苦全部消除,但至少可以轉移,養動植物便是不錯的方法。
還沉浸在外公逝世痛苦中的我,發現一位朋友在養倉鼠。哦,那松軟可愛的小家夥讓我一見鐘情,似乎命中注定我要在這個時刻遇到它們。它們時而雙腳站立,時而趴在我手心中酣睡,讓我下定決心買兩個回來養養。
于是這才有了我和小倉鼠的故事。兩隻小家夥剛郵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搬出它們,可似乎不怎麼順利,它們隻會不停地叫,無可奈何的我隻好将它們關入倉鼠籠中。在學習了一會兒相關知識後才開始細心照料它們。過幾天我便發現那隻黑的早已上下自如,完全熟悉了環境,連棉花小窩都團好了,于是我叫它小聰。還有一隻可就不理想了,它一連幾天沒有下樓,我便叫它小懶。我知道食物一直是小聰帶給小懶的,就連屋子最暖和的裡面它也讓給了小懶,那時我的心中有很大觸動,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情緣”吧。
一天,窗外北風呼嘯,陰雨綿綿,完全如世界末日來臨之時,風卷着樹葉拍打窗戶,似乎它們也怕冷。我在完成任務後又來看望我的寶貝們。哦,天啊,我不敢相信小懶竟然下樓了,可仔細一看才發現它是背對着地的,嘴巴也在微微顫動。我猜想它隻是冷了,于是把它捏到棉花小窩中,也沒怎麼注意檢查。第二天,我依然懷着激動的心情來看望它們,發現碗中的食竟一粒也沒動過,平時早就一幹二淨了,而且小聰一直在圍着小懶一動不動的身體轉。我知道小懶已經去了,看到小聰的舉動我,豆大的淚珠落了下來。既然不能給予最好的對待,何必寄托自身的痛苦。
最後我将小懶屍體埋在了一個開滿春花的土壤中,沉思了很久。也許,自然才是最好的歸宿,放生才是最好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