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了,犯罪了!”
當中午放學邁進家門,我隻見外婆嘴裡不停的念叨着“犯罪了,犯罪了!”兩隻手反複地數着錢包裡的錢,一副不安的神情顯露着滿是皺紋的臉上。
“外婆犯了啥罪呀?”我心裡一驚,就忐忑不安地詢問了一番。
原來,外婆清晨時分去菜市場買菜,等到做好午飯後,才記起來“檢查”錢包,數了幾遍零錢,發現多出一進制硬币,想起是菜農找錢時多給了她一進制錢,立馬起身就要往外面走。
正是夏日的中午,外面天氣熱得街上少有行人,我趕緊制止了外婆:“就小小一塊錢,他也不知道,不用費這個功夫了。”“不行,不行,多找我一塊錢,我不能貪别人的便宜,心裡不好受。”外婆說完,便急匆匆地沖進了電梯口。我阻止不了她,就馬上拿了把遮陽傘,陪着外婆一起去找菜農。幸好菜農還在早上的攤位上,外婆一下子就找到他,還上了那麼一進制錢,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見我一臉不解的神情,外婆說道:“不能貪别人的便宜,這可是我們家的傳家寶。幾百年前,我們家族的祖先離開中原,一路艱辛來到了偏僻的沿海,就是靠這傳家寶,才紮下根,生枝開花的。”說完,她便輕輕地敲了一下我腦袋,我似乎明白了外婆不僅僅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也從不多拿别人的一絲一毫,一針一線。
媽媽也是外婆的“翻版”,嘴裡經常念叨着:“犯罪了,犯罪了!”有一次,她在家做好了晚飯等我回來吃,可我卻在外吃飽了才回家,因為一個同學參加征文比賽獲了優秀獎,得了一百元獎金,幾個要好的同學吵着他請客,就去吃了一餐麻辣燙。媽媽知道原因後,臉色十分難看,一掃平日裡的和藹:“犯罪了,犯罪了!人家好不容易得獎,你們怎麼貪别人的便宜呀!我給你20元,你明天拿去還給請客的同學,下不為例,可别掉了我們家的傳家寶!”
外婆和媽媽言傳身教,不貪别人便宜的思想慢慢融入我的心中。有一天中午,外婆走親戚,媽媽在機關加班,我就去樓下快餐店吃飯,潇灑的遞了50塊錢給老闆娘,“15元便當一份。”老闆娘熟練的接過錢,遞給了我35塊的找零,這時她的手機響了起來,忙着接電話,我就找個座位坐下。過了一會兒,隻見她低下頭在抽屜裡找錢,拿到我面前:“小兄弟,剛才忙着接電話,忘了給你找零錢,對不起!”我一看那35元錢,連忙說:“你忘了呀,剛才已經給我找了零錢。”老闆娘一怔:“小兄弟,你不貪小便宜,家教真好!”我聽了老闆娘的表揚,外婆和媽媽經常念叨的“犯罪了,犯罪了!”又在耳畔想起來,心裡感到很寬慰,我們家的傳家寶沒有在我的身上掉棄了。
“傳家寶”并不是一種擺設,而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為人處世的準則。“小家”系“大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傳家寶”好,會如化雨春風,護着家,護着國,家家文明,那麼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加和諧、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