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主張在親屬死後進行厚葬,厚葬不但能夠凸顯家境,還能彰顯晚輩的孝心和家中的禮節。皇族以及王公貴族的葬禮更是隆重,不僅選擇的墓地是風水寶地,陪葬品往往也是價值連城。
由于墓中的陪葬品價格不菲,是以經常會吸引很多心術不正的盜墓賊,這也對國家的文化傳承有着很大的影響,不過有一些古墓十分幸運,被人發現時依舊儲存完整,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河南省永城市柿園村就有這樣一座完好的古墓,而古墓之中還有一件國寶級的文物,那是一幅精美的壁畫,專家們将其命名為《四神雲氣圖》。
古墓中的發現
1986年的5月份,在河南省永城市有一位名叫趙德友的農民,他為了湊齊當時搭建房屋所缺的石材,跑去附近承包的一處采石場進行放炮采石。
開采的過程中,趙德友一錘子下去竟鑿開一個巨大的窟窿,他的石錘也掉落其中,落地時還發出了幾聲清脆的聲響。
由于當地先前就有類似的案例,是以趙德友猜測自己可能是挖掘到古墓了,他立刻跑去當地的文物保護部門上報了自己所經曆的情況,當地的幾名文物專家聽聞後迅速趕了過去。
經過幾名專家的研究讨論,他們認為地下大機率是有一座古墓,研究團隊立刻決定向下開始進行挖掘。
不出所料,地下有一座巨大的古墓,專家們一番研究後,成功打開了古墓的大門。墓門剛一打開,就能看到墓口長長的一條銅錢路,這條銅錢路長10.5米寬4.56米,如此奢侈的場景震驚了當場的所有人。
所有的專家從沒有見過這麼奢侈的古墓,而這條路上的銅錢經過專家統計總共約有225萬枚,其重量高達3噸,價值相當于現在的45萬元人民币。
經過諸多專家的研究,最終根據相關史料推測出這個古墓的主人應該是公元前二世紀西漢梁共王劉買,他是漢景帝劉啟的親侄子,世襲王爵七年便去世了。
古墓中的布置非常華麗,和古代帝王家中的布置十分相似。同時這座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的車馬器、陶俑、兵器等曆史價值極高的文物。
考古人員們沿着狹窄的墓道進入深處的墓室,手中的燈照到墓室頂處,他們眼前顯現出一大片豔麗的紅色,而這個發現震驚了所有人。
一隻長須飄擺的龍頭映入眼簾,而這就是國寶級的壁畫,被中外專家、以及各個學者贊譽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的國寶級壁畫:《四神雲氣圖》。
《四神雲氣圖》所經曆的忐忑
《四神雲氣圖》從墓室頂部西端開始畫起,一直向墓頂東部延伸,壁畫整體長5.14米,寬3.27米。
《四神雲氣圖》的主體是一條巨大的青龍,除了龍,壁畫上還有白虎、朱雀、玄武三大神獸,中國古代的四大神獸在此聚齊。
四大神獸皆法力高強,無人能夠匹敵,其中,青龍白虎掌四方,而朱雀玄武則是順陰陽,整張壁畫顯得氣勢恢宏,繪畫的手法十分細膩,細節處也令人贊歎不已,内容上給人一種王者般的霸氣和随意。
專家們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決定,将這幅絕美的壁畫,正式命名為《四神雲氣圖》。
古代的人們認為,人在去世之後會升天,寓意着死是生的繼續。是以,在《四神雲氣圖》裡,凸顯了墓主劉買在逝世以後,乘龍升天、依然享樂的理想以及願望。
後來于1991年,劉買的這座墓穴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四神雲氣圖》曆史悠久、規模宏大且壁畫的内容十分豐富多樣,是中國現存時代最早、墓葬級别最高的墓葬壁畫珍品。
隻可惜,在發現之後由于沒有及時進行保護,《四神雲氣圖》遭到了嚴重的人為破壞,盜墓賊與當地百姓把這座墓室當成了自己的家,來來回回,進進出出。
僅僅兩個來月的時間,由于他們點燃蠟燭觀看壁畫的緣故,已經導緻一層炭粒附着在壁畫上面,色彩已經有些暗淡下去了。
并且由于墓室被打開後,空氣的進入和環境的改變,這些也使壁畫産生了各種病變。
河南省委宣傳部部長于友先同志參觀完《四神雲氣圖》之後,感覺柿園并不适合儲存它。
為了保護好《四神雲氣圖》,于友先同志與當時的任職河南省文物局局長的楊煥成先生,商量如何能夠将壁畫揭取下來儲存,而這也是我國揭取壁畫的第一例。
當時文物保護協會的專家陳進良按照上司的要求想盡辦法将壁畫進行揭取。整體一共16.8平方米的壁畫,要全部完好的揭取下來談何容易,經過團隊商讨決定,對《四神雲氣圖》進行分割揭取。
陳進良将《四神雲氣圖》總共分為5塊,從業人員們搭起了架子,用批灰刀,一點一點地将壁畫切了下來,而這項巨大的工程前後一共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将壁畫揭取下來後,壁畫又被一塊一塊地運送到了河南博物院,博物館的從業人員耗費5天的時間,又将分散的5塊壁畫裝好,《四神雲氣圖》成為了河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之一。
後來據專家陳進良先生說:“這項工程的時間趕得太緊,速度太快了,所幸是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
有記者采訪時質疑道:“将近兩個月的時間還算快嗎?”專家陳進良回答道:“在意大利幾百年的壁畫,搞這些,沒個幾年十幾年根本不成,讨論、論證以及科學實驗等,人家是不會留下什麼‘萬一’的!”
談及到研究的經費時,陳進良先生又說道:“咱這是傻大膽啊,想想還後怕呢!咱們沒有錢,15萬元的經費,不這麼做也沒轍啊!”
《四神雲氣圖》在沒有足夠資金和技術的情況下,僅僅是依靠着專家以及從業人員的努力,能夠保留得如此完好,可見也是經曆了一番忐忑。
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曆史是國家和人類的傳記。”
中國有着悠久的曆史,同樣也有着更加遙遠的未來,我們現在所保護好的每一件文物,都是為了未來的人們能夠更多一點了解中國的過往與文化。
而《四神雲氣圖》的忐忑經曆警醒了我們,不能随意地破壞發現的文物,應該保護好現在所發現的文化遺産,将我國的華夏精神傳承下去,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