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作業的要求來自于:https://www.cnblogs.com/greyzeng/p/9581624.html
以下的就是自己閱讀完相關部落格之後的随心想的,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共同進步
“你為何要來上課并且認真參與”
上課是擷取知識與提高自己的一種方式,也是我們作為學生的日常。有的人以為上了大學就可以馬虎應對,其實不是的,更應該認真對待。大學擷取的知識量無疑是高中國中的幾十倍,不再僅僅是紙上談兵,很多都是實際的操作。專業課培養知識,文化課提高修養。無論是哪門學科我認為都要去學,去聽。使自己變得更有價值的人和更加有恒心。
“你在大學中體驗到了哪種師生關系"
小時候,老師就是學生們的領頭羊,就算前面是懸崖,也會盲目地往前沖。但我在大學體驗到的幾乎都是朋友一樣的師生關系。老師不再一副高高在上傳授知識的樣子,而是身傳言教,蠢蠢善導。老師又是也會犯錯誤,學生也會大膽在課堂上指出。老手也不會為難你,隻要你想學,他就肯教。比如我的java老師,他并不會一視同仁,而是因材施教。厲害的學生他就任其發展,比較差他就一直重複簡單基礎的,并讓他們多次重複操作。
第一部分:結緣計算機
高中就經常打電腦遊戲,曾經一度荒廢學業,頹靡不振。覺得大學怎麼會有遊戲快樂。直到阿媽的一句話,我希望你可以自己為自己以後負責。我開始深思自己想要什麼。最後選擇了計算機,是因為自己覺得自己也可以設計出流行的電腦遊戲。自己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閱讀了别人的成功之道。自己外在條件好很多,比如資金,擷取知識的方式,認識關于這方面的人(主要同班同學)。但是漸漸遠離初衷和很吃力使得自己并不去堅持。他經常練習和日常思考自己的得失。且他從國中就接觸了程式設計這是我好驚訝的。我國中可能還在掃雷。計算機是我喜歡的,但我覺得自己不夠堅持。可能是因為不夠動力,我以後也會嘗試讓自己在一個繃緊的狀态,保持熱情。
參考來源:(https://www.cnblogs.com/geniusvczh/archive/2011/12/16/2290808.html)
第二部分:在計算機系裡學習
覺得大學學習的氛圍不夠強,可能跟自己不愛自學有很大相關。我以為學計算機程式設計就是可以大學自由地做,不懂問老師。後來才發現還是被限制到很小的範圍去進行一些基礎的操作。我覺得現階段的中國和外國的教育還是沒得比,因為國外科學力量成熟,我國更多還在探索的路上。但現在為止我約莫打了幾萬行代碼。絕對算少的。最複雜的是上學期的安卓期末作業。是一個心理測試的軟體,可以根據你輸入的月日得出你性格特點,或者回答問題評估你的性格。還是傳統的大學教育比較踏實。因為自己覺得在大學,大家都是一個專業,那樣出路也增多。老師也是會盼你們好。但自己自學能力差,開拓能力也差,和别人差一大截。哎,可能以後還會繼續學習在大學之後。
第三部分:未來規劃
打算在一些剛創業的公司實習,學到東西就繼續做。學不到或者不要我了,我就開一家電腦配件店。畢竟自己裝過網線幫急家裡。
但自己好像對程式猿沒有一開始那麼大的熱情了,不會為了道難題花時間去鑽營。能力也不夠高,對好多剛需的能力都隻是剛入門級别。我不怕辛苦,可以從頭來過,隻是怕公司等不起。
參考來源:(https://coolshell.cn/articles/4561.html)
我希望這門課可以教到我為什麼要學,怎麼去學,學完有什麼用。出去上課時間,周末每天晚上一個小時到兩個。我做好一切準備去迎接面對的種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