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聯賽杯半決賽,切爾西主場對陣托特納姆熱刺,這是一場萬衆矚目的“巅峰”對決,英超本賽季主打三中衛體系最成功的主帥圖赫爾,對陣三中衛體系的“鼻祖”孔蒂,準确來說,更是切爾西三中衛體系的“鼻祖”(2016-2017賽季,孔蒂曾經率領切爾西豪奪英超冠軍)。
聽起來,這是一場非常有噱頭的較量。
然而比賽的程序卻有點兒讓我們大失所望,切爾西2比0戰勝熱刺,幾乎沒有給對手任何機會,揍了熱刺一臉烏青。

這并非最強狀态的切爾西,兩名主力邊翼衛齊爾維爾和裡斯·詹姆斯均因傷病原因高挂免戰牌,中場大将7号鐵閘和後防線上的定海神針蒂亞戈·席爾瓦也都因為感染新冠無法參賽。
然而,就是這樣的殘陣切爾西,依然打得熱刺幾無還手之力,原因何在?
如果大家看過幾天前切爾西對陣利物浦的紅藍大戰,相信不難想透其中關節所在,雖然切爾西踢的是三中衛體系,但是踢法并不保守,全隊整體陣型非常敢于前壓,而且是一道防線頂着一道防線,壓迫感十足,陣型也比較緊湊。
按道理來說,當切爾西陣型大幅前提,這非常有利于熱刺開展反擊,孫-凱連線能夠發揮威力的先決條件之一就是對方後場要留有足夠的空間,這正是熱刺喜歡的對手踢球方式。
不過,正如我們所講,切爾西的幾道“防線”幾乎是“一個人頂着一個人”頂防熱刺的球員,這種踢球方式,讓熱刺的每一名球員從接球甚至還未接球開始,就處于受迫狀态,熱刺球員處理球遭遇了極大的困難,凱恩更是陷入了重圍之中,又如何連線得起來?
熱刺球員在受迫狀态的處理球能力,從上賽季開始,就一直是球隊遲遲未能解決的問題,如今看來,孔蒂也不大可能在短時間内解決這個難題。
一是因為受迫狀态的處理球能力取決于球員的個人能力,指望職業球員在成年期突然開竅,不大現實;二是熱刺持續下滑的跑動能力,則是運動生理學的範疇,對于職業運動員來說,更是一旦發生,就再也無法逆轉的悲傷一刻。
從戰術理念來講,孔蒂作為意大利教練的佼佼者,所奉行的戰術哲學,相對來說,也比較一闆一眼一些,他的三中衛體系雖然靈活多變,但本質上,防守仍然強調中後場的落位和互相之間的協同保護,強調的是空間的封鎖,而非主動壓迫。
而圖赫爾這樣的德式教頭則有很大不同,壓迫似乎成了他們骨子裡的執念,比如南安普頓的哈森許特爾,主打4-4-2這樣的平衡陣型,都能玩出激情似火來;圖赫爾的5-2-3體系,也同樣颠覆了很多人對于三中衛體系的認知。
這場三中衛體系教父的争奪,圖赫爾暫時占了上風,畢竟圖赫爾執教切爾西的日子久一些,切爾西球員的總體品質也比熱刺球員好上那麼一丢丢。
不過,相信這樣的較量,僅僅隻是一個開始,前提條件是熱刺真的有雄心,如果有那麼一天,當熱刺改善陣容之後,孔蒂一闆一眼的三中衛體系完全體狀态碰上圖赫爾的激進派三中衛體系,究竟鹿死誰手?
很值得我們期待和憧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