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醒醒
編輯 / 小情書
“我小時候覺得父親像月亮,看得見,摸不着,後來我覺得父親像太陽,依舊摸不着,但是始終溫暖着我。”
這是王也對父親王志飛所說的一段真情告白,誰能想到此前,王也還在舞台上和王志飛發生沖突被罵呢?

王志飛希望王也當一個演員,王也卻喜歡唱歌,為此王也甚至在聯考前夕離家出走,反抗父親的安排,逼迫父親妥協。
後來父子兩人都對對方頗有不滿,現如今又為何父子關系大和解呢?
01
1994年,已經28歲的王志飛終于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兒子王也,總算是圓了自己當父親的夢想,自然而然對這個小家夥很是喜歡和寵愛。
那時候有這麼一個說法,孩子從醫院出生以後,要讓父親抱着孩子一直往北走,這樣孩子以後就會很有福氣,很有運氣。
這樣的說法多少帶點迷信,很少有人去相信,但王志飛卻相信了。
為了兒子以後的運氣,出院那天,他用軍大衣裹着剛出生王也一直往北走,直到覺得兒子運氣夠用了才轉頭回家。
有些親戚都說王志飛傻,相信這些東西,但隻有王志飛知道,為人父有多希望孩子可以一生平安順遂,洪福齊天。
從醫院回到家裡以後,王志飛就開啟了好爸爸的模式。
推掉了大部分的工作,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逗躺在嬰兒床上的兒子,甚至看他揮舞着小手,故意在旁邊說:
“你來打我呀,打我就高興了。”
此時才八個月大的小孩子,根本就聽不懂父親在說什麼,隻會一個勁地沖他笑。
後來孩子漸漸長大了一點,王志飛心想,這以後要對孩子嚴格一點,自己要開始打造一個嚴父的形象。
于是看王也在調皮搗蛋的時候,王志飛朝着他的屁股邦邦就是兩大巴掌,王也嗷嗷地哭,回到媽媽的懷裡才止住了哭聲。
王志飛以為孩子不記事,誰知道自此以後三天,王也都沒“好臉色”給他,逗他的時候,王也也愛搭不理的,當作沒看見他。
那個時候,王志飛就明白自己這個兒子很是“記仇”,後來就再也不敢輕易對兒子動手了,他也去學着如何當好一個父親,如何和孩子相處。
隻是後來工作越來越忙,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也就對這個孩子忽略了很多。
誰知道,這竟然成為父子兩人以後沖突爆發的催化劑。
02
随着年齡的增長,王也也長大了,到了讀國小的時候,他才知道自己父親是演員。
走到街上聽到别人讨論父親的演技的時候,聽到一聲聲誇贊,王也心裡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隻是開心和自豪過後,随之而來就是落寞,因為王志飛常年在外演戲,自己的家長會從來沒去過,甚至一年以來都沒怎麼見到過他。
說不想念是不可能的,或許是上天知道他想念父親,開學沒多久就聽到了父親要來開家長會的消息。
這天剛開學,學校老師又通知要開家長會,他回到家裡和往常一樣與媽媽說,可這次媽媽卻說:
“這次你爸去,你學校叫他去講公開課,他答應了。”
王也聽到開心極了,回到房間裡一個勁地在床上蹦,想着這次讓人期待的家長會,一定會讓自己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倍兒有面子。
在家長會這天,王志飛帶着王也一起進場之後,王志飛便在課堂上足足講了兩節課,結束的時候全部人站起來給王志飛鼓掌,可見這次的公開課王志飛講得十分精彩。
那一瞬間,王也心裡的自豪感也拉滿了,覺得自己父親是個演員簡直太棒了。
然而,讓父子倆沒想到的是,同學們喜歡王志飛的演講并不是因為他講得好,而是因為王志飛剛好沖掉了兩節數學課,讓他們不用寫作業,這才興高采烈的鼓掌。
但不管怎麼說,這次公開課讓王也成為了班上的小明星,走到哪都有人誇他有個明星父親。
王也覺得有個演員父親感覺真不錯,隻是沒想到日後自己會極端排斥這樣的職業。
王也雖然喜歡演員父親,但他從來沒有想過要當一名演員,他喜歡音樂,喜歡唱歌,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歌手,而并非一個像父親一樣的演員。
至于為什麼不想當演員,那大概是因為自己寒暑假的時候,都會去父親工作的劇組住上一段時間。
對于演員的工作環境和内容已經很熟悉了,感覺見怪不怪,自然而然就沒了向往。
王志飛經常忙于工作,對于這些自然而然不知道,他隻知道子承父業是一種傳承,希望王也聯考報考中央戲劇學院,當一名演員。
于是,父子兩人在聯考前夕關于報考中戲,還是音樂學院的時候發生了分歧,在家裡鬧得不可開交,雙方都固執己見,不願讓步。
為了逃避和王也之間的争吵,王志飛幹脆出去喝酒消氣,氣消了打包飯菜回到家裡找王也的時候,他傻眼了,王也竟然離家出走了。
那一瞬間,王志飛慌了,急忙打電話給王也同學和朋友們,最後真的急壞了,找了當警察的朋友幫忙,才總算是聯系上了王也。
原來那時的王也心裡很亂,拿不定該如何做,于是就想着收拾東西,自己去外面靜靜,他和王志飛說自己遲點再回來。
這邊王志飛知道王也是安全的以後,也不敢再和他說什麼,隻是叮囑他注意安全,有什麼事情就和他打電話。
誰知道王也一冷靜就冷靜到聯考前四天才回家來,王志飛看到王也問他:
“你這時候回來考試,拿什麼考?”
誰知道王也無所謂地回答:
“沒事,我帶上複習資料離家出走的,問題不大。”
王志飛看到王也真的帶着複習資料氣笑了,又無奈又搞笑,果然是我的兒子,離家出走還保持理智好好學習。
就這樣王也去考試了,最終還是妥協答應報了中央戲劇學院,這讓王志飛很是開心,以為兒子要當演員,隻可惜他低估了兒子對待音樂的執着。
03
王也大學畢業以後,并沒有去進組拍戲,而是找了一個音樂老師學習唱歌,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去學唱歌,遨遊在音樂的海洋裡。
王志飛知道了以後,大發雷霆,再次和王也吵了起來:
“你都不是唱歌那塊料,人家唱歌從小就培養的,你這種半吊子怎麼可能可以成功?”
此時的王也對王志飛的厭惡和叛逆達到了極點:
“我又不用你管,我唱歌是我的事情,你管好自己的小家就行。”
原來在王也讀大學期間,王志飛和妻子離婚了,兒子王志飛跟他一起生活,後來王志飛又二婚。
王也一直覺得父親對不起自己母親,對不起自己,于是對他非常的怨恨。
這怨恨的背後更多的是不了解吧,不了解父親為什麼要和母親離婚,不了解離婚後遇到新歡确認關系才三天就領證結婚的行為。
也不了解父親為什麼一定要不顧自己的想法讓自己按照他的意願去走,卻從來不問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不過不管怎樣,血溶于水的父子之情,當然不會因為一次争吵就沒了。
隻是父子兩個人都是暴脾氣,在錄制節目的時候,王志飛看着在舞台上唱歌的王也,沒來由地想發火,越聽越覺得王也不是唱歌的料,偏偏他還不撞南牆不知回頭。
父子倆又一次發生了争執,這一次在公衆場合,不顧衆人用語言互相攻擊,王志飛甚至對王也說:
“做什麼說什麼都不過腦子,覺得朋友說的都是對的,老爸說的都是錯的。”
之後更是推搡了起來,導緻節目不得不終止錄制,先分開兩人避免繼續争下去。
經曆這一次之後,許多人都以為父子反目成仇,但父子哪裡會有隔夜仇呢,他們兩個隻是不了解對方,并不是不愛對方。
王志飛當然也不會不管王也,後來王志飛還帶着歌手孫楠一起去給他加油。
其實王志飛本意是讓孫楠好好和王也說說,告訴他,他不适合當歌手,不适合唱歌,在這樣級别的歌手否定下,相信王也會知難而退。
歌手孫楠的認可也讓王志飛相信了王也的堅持。
過了一段時間,王志飛參加了《越戰越勇》的時候,王也也想着去現場幫忙加油。
隻是不小心感冒發燒了沒能去到現場,于是特地為父親王志飛錄制了一段視訊,視訊裡王也第一次敞開心扉對王志飛說:
“爸,你是值得我用一生看齊的一個标杆,後來的我越來越能了解你,在這裡我掏心窩子說一句,我為有你這樣一個完美父親而感覺到驕傲。”
王志飛聽到王也這樣說也是紅了眼眶,忍不住和主持人說:
“後來我才明白他有喜歡音樂,現在我也由着他了,隻要他平安健康就好。”
這樣雙向奔赴了解的親情感動了很多人,也讓我們也想起了和父親之間的鴻溝,和父親的相處。
很多親子關系,特别是父子,兩個人都自認為是個男子漢,不會說什麼“父親,我愛你,我想你”這類軟話,也是以讓父子關系很容易發生沖突而破裂。
看到王也和王志飛說明白他的時候,不禁想起了黃渤談起父親時說的一段話:
“我小時候不明白父親,後來明白了,現在又不明白了。”
父愛似乎比所有的感情都要别扭難懂,因為他不善于表達,但毋庸置疑的就是父親是愛我們的,是為我們着想的,隻是我們不了解而已。
《殺死一隻知更鳥》裡有這麼一句話:
“你永遠不可能真的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
這段話也同樣适用于父子關系,為人父也好,為人子女也好,隻有站到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
就像王志飛和王也那般,雙向奔赴才有可能真正明白對方,父子才能和諧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