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淺析中國古代傳統民間玩具工藝對現代的影響

作者:湖北工業大學黃哲

中國有着幾千年的悠久曆史文化,在幾千年的文化發展中形成了文化的多樣性,其中中國古代傳統民間玩具作為文化傳承的一部分,現在仍然對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仍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玩具是伴随着孩童成長的夥伴,在兒童成長階段會給兒童帶來趣味和思想啟蒙。我國古代民間傳統玩具品類多種多樣,在材質、圖案、工藝等方面有着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國内外的青睐。

一、古代傳統民間玩具工藝概述

我國的古代玩具在材質選擇上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用泥巴、木材、稻草、竹子、布等材料制作,材料簡單易取,但是由于這些材料在儲存上有很大的的難度,曆史上遺存的古物幾乎沒有,是以對于這類的方面的研究大都通過古代文獻和傳統手工藝的傳承來追溯和研究進而進行分析。

通過考古方面的調研顯示,我國在新石器時期就出現了玩具,其最早出土在陝西和山東,是由陶泥燒制而成的陶埙和陶豬,陶埙是一種橢圓形的陶器,通過吹上端的小孔可發出聲音,陶豬是豬形的陶器,外觀像豬而得名,但是在制作上手法比較粗糙,陶器玩具在其他地區也有發現,但是在形狀上會有所不同。在鄭州出土的商周時期的玩具,也是陶制品,相對于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相比,在神态、手法和風格上已經逐漸成熟。漢代的文化遺址出土了一大批工藝品,其不僅延續了前面幾個時期的優點,還創新性的運用了綠釉,使得陶器玩具更具神态,在文獻上也有類似的記載。唐代由于唐三彩的出現,在玩具上有了很大的進步,陶瓷玩具成了當時最流行的玩具,無論是民間還是官宦人家,大都會擁有幾件陶瓷制品,其遺址出土的文物也有很多關于陶瓷方面的。宋代出土的文物關于陶瓷制品的比較多,其種類相對于唐朝也更加豐富,在文獻方面,通過蘇漢臣的《貨郎》畫作上面可以看出,宋朝當時出現的玩具多種多樣,僅僅畫作中就出現了數十種,從這些玩具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的人文風情。

二、古代傳統民間玩具特點

中國古代傳統民間玩具經曆了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出了很多種,他們無論在工藝和材料上都有着很大的進步,根據不同的季節,場合也劃分了不同的種類。

1、娛樂性

兒童在成長教育過程中,娛樂是很大的一部分,對于兒童的智力開發和身體鍛煉有很大的幫助,中國傳統民間玩具材料極易獲得,且制作原理大都簡單,這就擴大了其普及性。玩具的娛樂性通常是通過個人和集體的形式來展開,個人的通常是通過對玩具的把玩,拆解等方式來進行,集體的是通過做遊戲,通常是進行比賽、把玩等方式進行,個人和集體的形式沒有準确的界限。

2、時令性

由于中國古代對于糧食非常重視,糧食是國家發展人口的基礎,是以對于節氣研究有很大的進步,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節氣節令,很多借其節令都有其對應的民俗節日,其中還會組織活動,在民俗活動中,民間玩具的參與增加了節氣節令的趣味性,以下是筆者根據各地的節氣時令和其中主要的玩具進行的分類。

淺析中國古代傳統民間玩具工藝對現代的影響

3、益智性

古代傳統民間玩具到後面出現了很多分支,到後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領域,其中益智玩具對孩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智力的開發有很大的幫助,這類玩具主要由棋盤類和環類等為主,棋盤類玩具主要是“五子棋”、“井字棋”等,用特質的棋子或者撿一些石塊,畫出棋盤就可以用來玩耍,簡單方面,後期也形成了各種風格和棋法。環類遊戲的代表是大衆所知的九連環,它是由圓環和杆組成,按照一定的步驟和方法使得兩者分離就可完成,這考驗的是人的心理狀态,通常需要人心平氣和才能解開,越急性毛躁會使得九連環越複雜。九連環也有簡單的版本,比如七連環和十三連環,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普及,清代時開始盛行,九連環不僅是益智玩具,也是鍛煉人性格的玩具。除了棋盤類和環類益智玩具,還有一種版類的,以“七巧闆”最為出名,是用七塊小的闆子組合而成,可以拼成不同的形狀和事物。對于兒童智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此外還有著名的華容道,是根據曆史改變的一種版類遊戲,玩具有多種解法,富于創造性,也有相當強的競争性,自産生以來,一直盛行不衰。

三、古代傳統民間玩具工藝對現代的影響

中國民間傳統玩具工藝多種多樣,傳承深遠,筆者介紹的僅僅是一部分,很多著名的民間玩具都随着曆史的發展泯滅在曆史的長河中。但是其理念對現代的玩具行業有着借鑒意義,其趣味性和益智性對現代玩具行業的發展有着重大的指導意義。很多玩具的生産都是借鑒了中國民間傳統玩具形态和工藝,對其進行改進和創新。古代傳統民間玩具的曆史文化和工藝對我們現在發展也有着很大的參考作用,對我們了解當時文化和民間習俗發揮着不可估量作用。作為我們新時代的我們,要了解和發揚民間玩具工藝,了解中國傳統曆史文化,在繼承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勇于探索、勇于開拓,使中國古老的民間玩具工藝老樹開新花,枝繁葉茂,越來越昌盛。

來源:光明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