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作者:史海任我行

近期,随着《長津湖》等電影的熱播,再度讓一場已經硝煙消散近七十年的戰争重回人們的視線,那就是抗美援朝戰争。

為了保家衛國,數十萬人民志願軍戰士越過鴨綠江,挺進北韓半島,投身這場戰争。

面對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在雙方武器裝備有着極大差距的情況下,依然戰勝了他們,打赢了這場至關重要的新中國立國之戰。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在這場實力懸殊的對抗中,最終我們赢得了勝利,志願軍戰士傷亡超過三十萬人,近三萬名戰士失蹤或被俘。

在那個時候,盡管有的戰士犧牲了,但比起犧牲的人,另一些人的處境更為悲慘,那就是被俘虜的戰士。

美國一直自诩“民主燈塔”和“人權衛士”,但實際上他們對待戰俘的方式極為殘忍。

而因為美軍的殘忍對待,一個志願軍被俘戰士選擇了“背叛”祖國,并接受了美國人的任務,成為一名“間諜”。

這位被美軍俘虜的戰士名為張文榮,當時是志願軍第60軍180師的一位正排職報務員。

說起張文榮的早期經曆,與一般的志願軍戰士還有所不同,因為他曾畢業于黃埔軍校。

張文榮本是遼甯人,在1948年考入了成都陸軍軍官學校第23期的通訊科,成為了一名黃埔軍校成都分校的學生。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當時我國正值解放戰争,且國民黨政府已經在風雨飄搖中,作為黃埔最後一期的學生,張文榮本來是抱着愛國理想考入軍校的,但他在學校裡看到了國民黨軍官的腐敗習氣後,對此十分失望。

更因為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無能,使得張文榮完全喪失了對國民政府的信心,他早已萌生背棄之心。

時間來到1949年,人民解放軍已經打過長江,并開始挺進西南。在解放軍如潮水般的攻勢下,國民黨軍隊一潰千裡,成都很快就被解放軍控制。

在城破之前,成都陸軍軍官學校就已經安排本校學生提前畢業,并準備依靠他們轉進西康,繼續做​困獸之鬥。

在這個時候,李永忠和肖平波兩位将軍不願意一條路走到黑,于是就準備率部發動起義,并得到了這些青年學生軍的一緻擁護,張文榮當時也是起義部隊的一員。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就這麼着,張文榮和一大批同學一起加入解放軍的行列之中,去追求他們的愛國理想。

很快,國民黨的殘餘勢力被一一消滅,隻剩台灣島還孤懸在外。

在新中國成立後,張文榮等人依舊留在了軍隊中,并準備在随後的戰争中給苟延殘喘的蔣介石以最後一擊,徹底解放全中國。

但出人意料的是,還沒等解放軍挺進台灣島,北韓半島就燃起了戰火,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新生的人民政權構成極大威脅。

為了保家衛國,張文榮和四百多名同學一起響應毛主席的号召,加入人民志願軍的隊伍,奔赴北韓半島抗擊侵略者。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在第五次戰役中,美國軍隊憑借機械化優勢,對我軍進行了迂回包抄,将志願軍的隊伍圍堵了起來,志願軍的處境一度十分危急。

千鈞一發之際,志願軍總部指揮部隊進行突圍,各部隊在統一指揮下以交替掩護的方式邊打邊撤,不少部隊順利脫離了敵人的圍困。

但是,張文榮所在的180師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因為這支部隊是新組建的一支部隊,士兵大多是解放戰争後期由西南地區的地方武裝,還有新兵以及張文榮這些青年學生組成的。

他們沒有參與過什麼大仗,隻是在西南地區參加過剿匪之類的作戰任務,是以戰鬥力比起那些久經沙場的主力部隊就顯得很弱。

在敵人的猛烈攻勢下,180師深陷重圍,而180師師長因為經驗不足而指揮有誤,使用了遊擊戰的打法而不是堅決突圍,以至于全師隻有四千人突圍了出去。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還有五千人被敵軍團團包圍,在經曆了激烈的戰鬥後,180師殘部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因為饑餓和傷病減員嚴重,部隊逐漸失去了戰鬥力,最終大部分被美軍所俘,其中就包括張文榮。

在被俘之後,張文榮和其他兩萬名被俘戰士以及十萬被俘的北韓人民軍戰士一起被關到了巨濟島上的集中營裡。

盡管按照《日内瓦公約》,被俘虜的士兵應該享有充分的人權和生活保障,不能被随意虐待和殺害,但巨濟島戰俘營卻是一個人間地獄,奧斯維辛的故事幾乎在這裡重演了一遍。

美軍為了嚴防俘虜越獄,在戰俘營設立了嚴密的警戒體系,所有的營房都被密密麻麻的五道鐵絲網包圍起來。

還有遍布營區的哨樓,上面的探照燈将夜晚也照得跟白天似的,使人無所遁形。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不僅如此,俘虜一旦被送到這個集中營,就會被路過的美軍士兵沖過來搜身,一有值錢的好東西,就會被搶走。

另外,進入戰俘營後,看守人員還會對每一個人進行搜身,光搜一遍還不行,他們甚至會把士兵扒得精光。

随後,張文榮被帶到了他所居住的營地。說是營地,其實隻有帳篷,而且帳篷裡面是沒有床的,所有的俘虜隻能睡在濕冷的泥地上。

進入居住的帳篷後,美軍的看守人員要求張文榮他們不能接頭接耳,也不能東張西望,隻能呆呆地坐在泥地上。

随後,有人給他們送來了食物,主食是一盒已經發了黴的糙米,蔬菜、肉之類的輔食更是沒有。

對于這些食物,張文榮感到難以下咽,但為了活命,也隻能就這麼一口一口往喉嚨裡吞。

即使是這樣的食物,也不是白吃的。在吃過飯後,張文榮他們就被帶去幹活,主要的工作就是搬炮彈和槍械等軍火物資。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這些物資都是十分沉重​的​,這明顯是一個體力活,但美軍每天隻給他們四百克的​黴米​。不得不說,這是嚴重​的​虐待。

不僅如此,美軍為了從他們口中擷取有用的情報,經常性對他們進行拷打。參與虐待的,不僅有美國人,還有南韓人,甚至有來自台灣的國民黨特務。

如果說這些行為還不算觸目驚心的話,美國人接下來的做法簡直與法西斯無異。

因為俘虜中總有一些傷兵,而美國人經常以為他們“治傷”為名,将他們從營房帶走,而每一個被帶走的傷兵,大都遭受了肢體上的摧殘。

幾乎所有人都被截肢,有的人少了條胳膊或者腿,但最慘的是四肢都被截掉。

根據有關資料,在所有被俘虜的戰士中,被美國人強行截肢的有一千兩百人,其中一半以上的人至少被截斷了兩肢。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面對這樣的處境,被俘虜的志願軍戰士自然不能坐以待斃,他們暗中聯絡,成立了秘密組織,準備進行反抗,好逃回志願軍的陣營。

在這一過程中,一部分戰士準備逃離的企圖被發現了,美國人當即給了他們極為殘酷​的​懲罰。當時,就有一個名叫林學甫的烈士,因為有渴望回國的念頭,被特務剖腹挖心。

還有一個叫張子龍的烈士,因為拒絕參加“反共反俄”遊行,被吊起來鞭打了六個小時,敵人甚至用火燒他的肚子,将鐵釘釘入他的顱骨,将匕​首​插進了他的太陽穴。

這樣還沒完,為了徹底斷絕俘虜們回國的念頭,美國人還給部分俘虜身上刺字,内容是反動詞語,用心十分歹毒。

美國人這樣對待我們的戰士,簡直可以說是喪心病狂。而相比之下,志願軍對待聯合國軍的戰俘,其文明程度與美軍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當時,我軍對待聯合國軍戰俘,不僅完全遵守了《日内瓦公約》,甚至待遇标準還非常優厚。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在吃的問題上,志願軍每一個戰俘管理處都有自己的食堂,俘虜可以自己選炊事員并自己管理夥食。

為了照顧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志願軍還給他們配備了烤面包機,甚至給土耳其戰俘特意準備了活的牛羊。

在1952年的11月,志願軍組織了一場為期十二天的戰俘奧運會,有來自十四個國家的戰俘都參與其中,而比賽的獎品是來自内地的手工藝品,并保證人人有份。

正是因為志願軍優待戰俘的做法深得人心,不僅在國際上赢得贊譽,戰後甚至有二十二名戰俘不願意回國,并定居中國。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反觀另一邊,美國人的做法着實讓人毛骨悚然。而面對這樣的處境,也有一些戰士是假意投降,實則在與敵人虛與委蛇,好尋找機會擺脫這一境遇。

張文榮的同學陽文華就是這樣做的,他在“投降”敵軍後,被敵人差別對待,掌握了一定權力,而他利用手上的職權經常幫助被俘的戰友,甚至掩護戰友摧毀了敵人的一個倉庫。

但在倉庫被毀後,陽文華也暴露了,他被惱羞成怒的敵人抓了起來,用刺刀挑破胸膛,心髒被挑在刀尖上示衆。

同學加戰友的陽文華犧牲了,張文榮徹底憤怒了,但他沒有魯莽,而是帶着對戰友的痛惜以及對敵人的憤恨,沿着陽文華走過的道路繼續前進。

張文榮也試着僞裝真實想法而與敵人接觸,而他表現​地​更為謹慎。張文榮畢竟是黃埔學生,相比于其他戰俘有一定優勢,他對國民黨的特務表示自己願意投誠。

但因為有陽文華的前車之鑒,敵人對張文榮很是警惕,而張文榮隻有表現​地​更為順從。

他聲稱自己當初是被上司脅迫才加入解放軍,如今願意痛改前非,幫助國民“反攻大陸”。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就在敵人将信将疑的時候,戰俘營接到了一道指令,美軍要在戰俘營裡找一批懂電報的戰俘,将他們吸納過來,給美國人當間諜。

對于張文榮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機會,因為他就是通訊科畢業的,這正是他的特長。

于是,借着這個機會,張文榮獲得了敵人的初步信任。張文榮被帶出了戰俘營,并被送往日本接受間諜訓練。

張文榮接受教育訓練的地方,就在日本東京的澀谷,那裡有一座特務學校。

在入學的第一天,為了徹底将張文榮拉下水,讓他回不了頭,敵人準備了一張協定書,并讓他簽字畫押,想以此作為張文榮已經叛變的證據。

緊接着,張文榮就被送往訓練基地進行教育訓練,他所接受的訓練科目有:兵器識别、情報偵察、跳傘、北韓語、專用無線電密碼等。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在進行了一個月的教育訓練後,張文榮順利畢業,急于讓張文榮發揮作用的敵人很快就給他安排了一個任務。

讓他去北韓搜集志願軍的彈藥庫和糧食庫資訊,給美軍的轟炸機指引目标,好讓美軍摧毀這些重要基地。

于是,張文榮被用飛機又送回了南韓的漢城。

在漢城的郊區,有一家德生堂藥房,看似是一個藥店,實則是一個特務基地,專門負責搜集志願軍情報。

在這裡,一個名叫哈裡森的美國軍官給張文榮說明了此次任務的具體細節,張文榮将乘坐一架C-46軍用運輸機飛到志願軍後方,然後以跳傘的方式落到地面。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然後,張文榮就需要用他随身攜帶的偵查工具進行情報搜集,并将其及時送回到美軍基地。

美國人除了給張文榮準備了地圖、無線電台外,也給他配備了武器,其中就包括幾枚手雷,以應對突發情況。

對于美軍來說,他們對張文榮抱有很高的期望,完全确信張文榮是在為他們服務。

但張文榮完全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樣對美國人唯唯諾諾,他的心裡此時很是激動,因為他苦心隐忍密謀這麼久的計劃終于要實施了。

這将是他回家的最後機會,而他也已經盤算好了怎麼對付美國人,好替自己和戰友出一口惡氣。

在進行了充分​地​準備後,張文榮在夜間被帶上了飛機,同時上飛機的除了機組成員還有教官約翰·卡迪特、哈裡森上尉、領航員、無線電通訊員以及和張文榮一起執行任務的另一名真正​地​叛徒。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臨行前,一個國民黨的特務還特意過來叮囑張文榮還有另外一個叛徒說:“隻要完成任務,回來後重重有賞。”

随後,機艙門關閉,飛機準時起飛。所有的機組成員都很淡定,因為這樣的任務他們執行過很多次了,算是駕輕就熟。

但張文榮盡管表面很平靜,内心卻無比激動,以至于腿都有些抖,哈裡森等人還以為張文榮是緊張過頭,倒也沒有在意。

淩晨兩點多,飛機抵達了預定地點,張文榮等人也已經起身準備,随着紅燈亮起,飛機艙門打開,哈裡森開始大喊:“Move!Move!Move!”

張文榮移步到飛機艙門前,雙手緊緊握着傘包。敵人沒有注意到的是,張文榮的手套下面,還握着一顆手雷。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緊接着,張文榮在跳出艙門的一瞬間,飛快地從手套裡掏出手雷,并拉開手環,将其扔進了飛機機艙裡。

在看到冒着白煙的手雷飛進機艙深處的時候,哈裡森驚得目瞪口呆,旋即反應過來後,他一把抓過一個傘包也跳了下去。

而至于飛機機艙裡的其他人,可就沒這麼幸運了,他們立即陷入驚惶失措中。

然後手雷很快爆炸,機艙裡燃起大火,很多構件都被破壞,飛機最終一頭栽進密林中,飛機上的所有人都被炸死。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此時,在地面上有一群人正注視着這一切,那就是我們的志願軍戰士。

原來,志願軍總部早就知道敵人經常利用夜間往我軍後方空投特務,偵察我軍情報。

在連續關注幾次後,志願軍已經摸清了敵人的規律,知道敵人今晚一定還會來,于是就在山頭上布置了防空陣地,隻等敵人的飛機到來。

在聽到飛機發動機的轟隆聲後,埋伏在密林裡的防空兵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掀去高射炮上的僞裝,開始調整射擊角度。

而就在戰士們準備給敵人的飛機緻命打擊的時候,卻突然聽到一聲巨響,然後就看見天上燃起一個大火球,随後那架飛機就開始失控盤旋,不久就拉着白煙掉進了山溝裡。

此時的志願軍戰士面面相觑,一個個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心想這附近應該也沒有其它防空陣地了呀,他們也沒聽見高射炮響啊,敵機咋就自己炸了?

就在這時,有眼尖的戰士看到了天上緩緩落下的兩朵傘花,知道有人跳機了,趕緊給班長彙報。那個班長在看到情況後,立即訓示戰士們上去抓人。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而在另一邊,張文榮在跳機之後,緩緩落到了地上,此時他的心裡說不出的爽快,大有大仇得報的感覺。

張文榮躺在地上,喘了一口氣,随即拿出随身的地圖,準備認清方位後,就去找部隊。

但沒多久,黑夜裡竄出幾個人影,隻聽一聲:“站住别動,舉起手來!”

張文榮在聽到熟悉的聲音後,大為興奮,他連忙表示:“别開槍,自己人。”

張文榮被帶回了志願軍的營地,但等待他的還不是熱情​地​笑臉,因為他必須先經過審查。敵我鬥争如此激烈,部隊裡必須審慎對待這種情況。

在面對政工幹部的時候,張文榮将自己進入戰俘營、在戰俘營裡的見聞、接受敵人訓練的經過以及此次歸隊的過程一一​做​了說明。

聽到他的話,那些幹部有些不敢相信,因為張文榮的經曆确實有些太過驚人。

但很快,跳機的哈裡森也被志願軍戰士抓住了,他在被審問的過程中完整交代了此次事情的經過,與張文榮的描述基本一緻。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至此,部隊裡才解除了對張文榮的審查,并熱情歡迎他歸來。

張文榮的歸來不僅是一個壯舉,還有一個重要作用,通過他的披露,讓志願軍詳細了解了美軍殘忍虐待戰俘的細節。

而這些事情,在後來的闆門店談判中,成為我方談判人員的重要依據。

本來,美國人還打算用手中掌握的我軍戰俘作為要挾,逼迫我方​做​出讓步。

但随着美軍惡行被公之于衆,不僅讓美方失去了在這一問題上的主動權,還讓美國政府顔面掃地。

最終,1957年7月,參戰雙方簽訂了《北韓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争以志願軍和北韓人民軍的勝利而結束。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直至1958年,志願軍部隊全部撤回了國内。而至于那些一直被關押在巨濟島上的其它志願軍戰俘,在1953年至1954年期間,被分三批遣返,累計歸國7110人。

歸國的戰俘在開城受到了金日成和喬冠華的迎接,并在歡送中傳回國内。至此,志願軍戰俘問題也就畫上了句号。

西方國家總是喜歡大談特談人權問題,彰顯他們的制度優越性。但在實際上,人權隻是西方國家用來進行意識形态宣傳的工具,他們從來沒有在心底真正在意過人權。

志願軍數千将士不幸被俘,竟然遭到了這樣殘酷​的​虐待,很多人終身失去行動能力,更有甚者慘死在了集中營裡。

多少年來,西方媒體一直在渲染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殘酷,把他們自己包裝成反法西斯的鬥士和其他民族的救世主。

“叛變”的志願軍戰士張文榮:美軍以為是自己的間諜,結果被反殺

而事實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并不比他們唾棄的納粹強多少。相比于美軍對戰俘的方式,志願軍的做法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孰是孰非自然是一目了然。

相比于大多數的戰俘,張文榮自然是最幸運的一個,這個滿懷愛國理想的熱血青年,盡管沒能在戰場上留下自己的傳奇故事,卻也用一個壯舉讓人們記住了他。

更為重要的是,憑借張文榮的訴說,使得聯合國軍違反《日内瓦公約》的無恥而殘暴的行徑被公之于衆,讓飽受摧殘的戰士得到了正義的伸張。

是以,張文榮同樣是我們的英雄,應該被我們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