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華·漢風美文:文學批評的重要性

文:張華丨 主播:簡甯

張華·漢風美文:文學批評的重要性

中國文學該如何走向世界?在本期文章中,北京語言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博士張華先生将向我們分享一些有趣的觀點。

張華·漢風美文:文學批評的重要性

去年九月份,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在廣西南甯召開了第十三屆年會暨國際研讨會,第十二屆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王甯教授緻開幕詞并在大會作專場主旨報告。

張華·漢風美文:文學批評的重要性

在以往各期的評論文章中,我們不止一次提及王甯教授在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領域裡的巨大貢獻。在這次大會上,其主旨報告除了媒體所報道的内容外,有多處因更契合本刊主題而引起我更多關注。首先,他認為,目前的漢語熱将有助于漢語成為僅次于英語的世界第二大語言,同時也為漢國文學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文學奠定了基礎。其次,他說,在過去幾十年裡,随着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漢語已逐漸成為一門影響力僅次于英語的世界性語言。既然國際英國文學早就成了一門學科,國際漢國文學也将遲早成為一門學科。是以,更有必要由中國學者領銜編寫一部新的國際漢國文學史。再次,他提出,今天的比較文學是走向世界文學階段的比較文學,而比較文學的最高階段也應該是世界文學,而對中國學者來說,現在應該是中國文學走向世界并幫助重新繪制世界文學版圖的時候了。

張華·漢風美文:文學批評的重要性

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回答大會現場有關文學經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關系的提問時王甯教授的闡述。他說,世界文學既要研究文學經典的總彙,也要研究作為中介的翻譯,而更為重要的是世界文學作品需要經過流通管道并經過批評性選擇才能獲得新生。

對于批評性選擇,王甯教授進一步闡釋道:今天,是不是把中國文學作品翻譯成英語就成了世界文學作品了呢?遠遠不是。很多作家要想成為世界經典作家或成為大家,與批評家和理論家的讨論是分不開的。他舉例說,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首先是張藝謀通過電影把《紅高粱》展示給世人,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看了這部電影覺得有意思就買了原著并把它翻譯成英文出版,當葛浩文看到英文《紅高粱》反響不錯時,就又翻譯了莫言的其他作品。在此之前,美國現代語言學會(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曾邀請莫言去演講,美國《今日世界文學》(World Literature Today)出版“莫言專刊”專門讨論莫言,後由瑞典文學院諾獎評委福塞爾(Lars Forssell)提名,馬悅然(G ran Malmqvist)附議推薦,莫言得以當選。

張華·漢風美文:文學批評的重要性

王甯教授說,實際上,福塞爾提名前,馬悅然心目中是另有人選的,考慮到中國作家與諾獎失之交臂已近百年,在當代背景下應該把諾獎授予中國作家,是以綜合多項因素授予了莫言。假如在莫言之前,賈平凹、王安憶或殘雪的作品得到好的翻譯并在評論界展開讨論的話,他們也可以獲得那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這同時也表明,世界文學的理論研究有義務推動當代文學作品成為新經典。

本文作者簡介

張華,文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出版《國際中文教育散論》《伯明翰文化學派領軍人物述評》《生态美學及其在當代中國的建構》《閱讀哈佛》《全球倫理讀本》《跨學科研究與跨文化诠釋》《對外漢語:理論與實踐》《人文學術:東方與西方》《東學西傳:國學與漢學》《文化與全球化》等著作。

張華·漢風美文:文學批評的重要性

主播簡介

簡甯

聲音控,電台主播。世界如此喧嚣,願用聲音給你這一刻心靈的安甯。

張華·漢風美文:文學批評的重要性

音頻制作:上官文露聲音工作室—昊澤

張華·漢風美文:文學批評的重要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