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鳌拜手握四十多萬人馬,為何不反?康熙:他是一個對大清朝忠心的權臣

鳌拜算是大清的功臣,鳌拜為清朝統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被譽為“滿洲第一勇士”。在多爾衮和豪格先後去世之後,鳌拜成為了清朝武勳最卓越的武将。正是因為鳌拜在軍政上立下的功勞,才讓鳌拜成了四位守命大臣中的一位。

鳌拜在權力達到頂峰的時候,其實已經有了颠覆整個皇朝的勢力。他掌握着四十多萬人馬,為什麼鳌拜不反呢?

鳌拜手握四十多萬人馬,為何不反?康熙:他是一個對大清朝忠心的權臣

鳌拜本人根本沒有造反的心思。鳌拜雖然跋扈,對年幼的皇帝不尊敬,可是他從未有過造反的心思。鳌拜本就出身軍事世家,更是道地的滿人後裔,在他的心中,皇室才是正統,自己不過是多分一點權力罷了,自然不想毀了自己的名聲。

另外,鳌拜從根本上也是反不了大清,雖然這時候的清朝已經一統天下,但是,清朝依舊是由八旗掌握着朝政,雖然鳌拜自己大權在手,但是這不代表他真的無所畏懼,這些人都是他登上帝位最大的阻礙。

鳌拜手握四十多萬人馬,為何不反?康熙:他是一個對大清朝忠心的權臣

康熙晚年時回憶鳌拜,他說:憶及數事,朕若不言,無敢言之人,非朕亦無知此事者,我朝從征效力大臣中,莫過于鳌拜巴圖魯者,鳌拜功勞顯著,應給世職。

從康熙的這番話中可以看出,他對于鳌拜的功勞是十分認可的,在康熙眼中看來,身為權臣的鳌拜是沒有造反之心的,因為他是一個對大清朝忠心耿耿的權臣。

鳌拜手握四十多萬人馬,為何不反?康熙:他是一個對大清朝忠心的權臣

正如同康熙所說,鳌拜雖然黨羽遍布朝廷内外并且手握重兵,但是他最終也确實并沒有行“伊霍之事”。從這一點上來說,康熙對鳌拜的評價還是十分準确的,也解釋了鳌拜為何有能力卻不造反的原因。

盡管擁兵幾十萬,鳌拜也不會造反;盡管不會造反,他注定不會有好結局,畢竟雄獅旁邊豈容他人酣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