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廣東遊戲營收預計超2322億元,占全國近八成

1月5日,2021年廣東遊戲産業年會暨“金鑽榜”釋出儀式在廣州黃埔舉行。本屆年會以“新征程·新責任”為主題,聚焦新形勢下遊戲産業發展趨勢與高品質發展要求,釋出重磅成果,解讀業态資訊,通過搭建開放性交流平台,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遊戲産業的繁榮發展,共拓遊戲産業新未來。

2021廣東遊戲營收預計超2322億元,占全國近八成

會上釋出的《2021廣東遊戲産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廣東省遊戲(以下簡稱“廣東遊戲”),包括用戶端遊戲、移動遊戲、網頁遊戲和其他遊戲,預計營收規模達到2322.7億元,占全國比例為78.7%,相較于2020年上升2.2個百分點。

2021廣東遊戲營收預計超2322億元,占全國近八成

此外,會上還釋出了2021年廣東遊戲産業“金鑽榜”榜單,為“社會責任獎”“最具影響力”“最佳國産遊戲”等9大獎項的獲獎者頒獎,并釋出了《2021年廣東電競産業資料報告》。

全球遊戲市場中,中國占最高份額

根據《報告》,2021年全球遊戲市場收入預計達到1803億美元,同比增長率為1.4%,其中拉美、亞太、中東及非洲維持正向增長,歐洲及北美增長率為負(備注:本報告除特殊标注外,資料均來源于伽馬資料)。全球遊戲市場收入增速處于較低水準,這主要受疫情沖擊,全球範圍内大部分地區經濟狀況受到影響,部分使用者文化娛樂内容支出有所下滑。

從重點國家市場規模來看,中國仍占據着全球遊戲市場最高的份額(460億美元,占比25.5%),且維持穩定增長,美國位居第二(405億美元,占比22.5%)。

2021廣東遊戲營收預計超2322億元,占全國近八成

《2021廣東遊戲産業報告》

《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遊戲使用者規模預計達到6.6624億,相較于前年增長速度較為遲緩。《報告》認為,這主要因為2020年是由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使用者短期高增長階段,而2021年各行各業漸漸步入正軌,宅經濟的優勢不斷降低,是以中國遊戲市場使用者規模從高速增長逐漸回落至穩定增長的态勢。

其次,中國遊戲使用者已趨于飽和狀态,而存量使用者也持續被短視訊等其他娛樂形式分流,使用者擷取難度不斷升高。此外,中國遊戲使用者結構的優化也是增長速度放緩的關鍵因素,未成年使用者規模持續降低。

廣東遊戲營收占全國近八成

《報告》顯示,2021年廣東遊戲企業占全國遊戲企業數量比重為35.2%,遊戲企業總數超過萬家,遊戲企業數量在全國所有地區中處于首位。2021年,廣東省集中了全國37.7%的遊戲産業人員,廣東仍然是遊戲從業者更偏好的地區。

2021廣東遊戲營收預計超2322億元,占全國近八成

“2021年廣東省遊戲預計營收規模達到2322.7億元,占全國比例為78.7%(備注:廣東省遊戲營收指廣東遊戲企業在國内遊戲市場收入狀況,不包含出海收入部分)。2021年廣東省網絡遊戲占全球網絡遊戲營收規模的25.9%。”廣東省遊戲産業協會執行會長魯曉昆介紹,廣東省網絡遊戲營收所占比重升高,主要由于廣東遊戲企業研發能力不斷進步,以遊戲品質持續擷取全球性使用者。廣東省網絡遊戲産業仍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未來有望在全球遊戲市場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績。

2021廣東遊戲營收預計超2322億元,占全國近八成

2021年廣東省遊戲營收構成中,移動遊戲為1815.8億元,用戶端遊戲為467.2億元,網頁遊戲為28.6億元,其他為11.1億元。

廣東網絡遊戲出口營收穩步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繼2020年廣東省網絡遊戲出海規模經曆較大突破後,2021年廣東省網絡遊戲出口營收規模預計達到389.2億元,同比增長率為22.6%。據分析,出海營收穩步增長離不開廣東遊戲企業不斷提高的研發能力和得當的産品營運手段。

2021廣東遊戲營收預計超2322億元,占全國近八成

《報告》顯示,2021年廣東省出口收入TOP20移動遊戲中,各類型遊戲收入占比分别為:射擊類53.4%、政策類10.6%、消除類8.7%、MMORPG/ARPG 8.7%、劇情互動類5.0%、非對稱性對抗競技類3.5%、其他類型10.1%。其中,熱門精品射擊類手遊《和平精英》吸引了大批使用者,持續獲得海外流水收入。

廣東電競産業規模達1236億元

在會上,廣東省遊戲産業協會會長蔡欣還釋出了《2021廣東電競産業發展報告》(下稱“《電競報告》”)。《電競報告》指出,2021年廣東電子競技産業收入達到1236.3億元,全國占比73.6%。廣東電競企業數量全國占比15.3%,近八成集中在廣州和深圳。

2021廣東遊戲營收預計超2322億元,占全國近八成

《電競報告》顯示,2021年廣東電競從業人數在全國占比達到了31.6%,電競從業人數全國第一。一方面是因為廣東存在騰訊、網易等千人以上規模的巨頭企業,内部擁有大量電子競技從業者;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廣東以人力為主的部分制造業逐漸開展電競硬體、裝置相關的業務,讓裝置制造相關的從業者數量出現增長。

與此同時,廣東電競人才需求也開始激增。《電競報告》顯示,賽事服務相關職位需求量增長迅速。其中電競賽事服務人才需求占比47.1%,電競遊戲開發人才需求占比32%,電競教育人才需求占比11.4%,電競媒體人才需求占比8.2%,電競俱樂部職能人才需求占比1.3%。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李巧蓉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李巧蓉

部分圖檔來源:主辦方

通訊員:林麗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謝育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