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曹操是魏國的領袖,三國演義中的大反派,大名鼎鼎司馬懿的直屬上司。曹操活着的時候司馬懿一生畢恭畢敬,絕不敢造反。

世人都說曹操大奸臣,其實曹操活着的時候沒有稱帝,對東漢末年皇帝劉協好吃好喝好招待,還把自己三個女兒嫁給劉協。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是以說,後世說曹操是奸臣這個說法不完全準确。曹操是死後被孩子曹丕追封為太祖武皇帝。曹操被三國時期川蜀的諸葛亮與劉備終其一生眼中釘、肉中刺,足以說明曹操不是凡人。

我們今天不講曹操是非功過,講一個曹操崛起的秘密,那就是曹操暗中修建的“地下長城”。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曹操正是通過“地下長城”悄悄運送士兵,神不知鬼不覺把大批士兵運送到戰場,才打了袁紹一個措手不及。

通過擊敗北方最大軍閥袁紹,才成為北方最大的軍事領袖,這才存在三足鼎立,也就是魏國、蜀國、吳國。

曹操暗中修建的“地下長城”,不僅是戰場上的“殺手锏”,也是後世的偉大工程奇迹。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萬裡長城的名頭全世界、全人類都知道,曹操暗中修建的“地下運兵道”被後世稱為“地下長城”。

足以說明,這項工程的面積龐大、結構複雜、功能全面,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儲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軍事設施。

基本構造:青磚材質及地下長城的長寬高

曹操的“地下長城”和萬裡長城遙相呼應,一個在崇山峻嶺的天上位于北京八達嶺,一個在十分隐秘的地下位于安徽省亳州市。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兩個長城同樣都是為了軍事戰争,兩個長城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三國距離現今大約1800年左右,1800年前曹操修建的地下工程,複雜的技術、絕佳的創意、合理的布局,今天的專業工程隊也不一定能修成功。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先說長度,足足有8000多米,8000多米全部由青磚築成,據說光挖土都動用了20萬士兵,燒制青磚的技術匠人約有3萬人,1800年前的亳州城市約有2年時間“火光通明”,大人、婦女、小孩全部上陣。

曹操的“地下長城”高度約在2米左右,高度就是按照士兵的高度挖鑄的,充分展現了曹操工作的人性化細節。

“地下長城”寬度在1米左右,遇到緊急戰事,寬度正好可以同時快走兩名士兵,充分展現了曹操工作的前瞻性思考。

古代雙人成行的規矩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另外,地下無光。每隔大約10米,地下牆面會鑿出一個凹槽放置油燈。

地下長城上面專門預留通氣孔,直通地面,地面空氣可以進入地下,保障地下長城空氣流通,士兵不會出現憋悶狀況。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通過“地下長城”的構造,可以斷定曹操是一個實用主義者,絕不是好大喜功的性格,一切從實際出發。

8000米長度保障囤積兵員規模,2米高度保障士兵快走時的寬敞,1米的寬度保障2名士兵快速通行,油燈及通氣孔保障照明與空氣流通。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曹操安排主持修築“地下長城”的人一定是個人才,建築專業水準絕不亞于今天土木工程系的高才生。曹操生在亳州,是以“地下長城”也建造在亳州。這裡面有對家鄉情感的部分,更重要的是信任的成分。

功能構造:道地縱橫交錯,雙道可以通話,巨多作戰障礙物

曹操的“地下長城”可以和北京八達嶺互為上下長城,絕不是浪得虛名。北京八達嶺長城,有作戰室、軍糧器械儲藏室、瞭望口.功能多樣,服務于軍事作戰。

曹操的“地下長城”同樣如此,曹操為了防備城池被攻破,在“地下長城”特意設立了“臨時軍事指揮室”,用于指揮全軍大規模作戰。就這樣,曹操還是不放心,也是為了以防萬一。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萬一“地下長城”入口被敵軍找到,順着入口進入“地下長城”,曹操在“地下長城”内部設立了種類繁多的作戰障礙物,這樣當敵人攻擊進來時,曹操好有充足的時間逃跑。

其中古代道地最實用的障礙,也是“地下長城”最常見的障礙——“障礙券”,這個“券”并不是紙鈔,和現代錢财的意思完全沒有關系。這個“障礙券”是一種作戰時的機關,攻擊力不凡,可以緻人傷殘、死亡。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使用方法很簡單,當敵人攻擊進來時,敵人肯定對道地環境不熟悉,壓根不知道道地機關藏在哪,可以等敵人進入障礙券位置時,突然降低,猛擊敵人。

作戰時的“障礙券”基本都是以緻死為目的,這樣就是曹操修築“地下長城”内部的防禦之一。

防禦之二——“障礙牆”。顧名思義,障礙牆就是一道阻攔敵人的牆。

曹操的“地下長城”的“障礙牆”設定在"T"型轉彎的地方, 經過三國土木工程設計名師花費大力氣設計,這個“障礙牆”上面是窄的,上面是寬的。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從遠處看似可以快速通過,實際通過時才知道困難重重,當敵人攻擊進來時,大批士兵争先恐後捉拿曹操,必定會被攔阻在這裡,誰也過不去。曹操修築的“地下運兵道”可謂是機關重重,暗藏玄機。

防禦之三——“陷阱地面”。陷阱地面也是古人智慧的運用,具體說陷阱地面位于單行道以下,敵人走在上面,曹操的士兵可以突然讓道地單行道地面降低,把敵人士兵摔下去,頭破血流,喪失作戰能力,成為曹操俘虜。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防禦之四——“貓耳洞”。貓耳洞和以上三種不同。以上三種都是“進攻性”防禦,“貓耳洞”屬于藏身式防禦。曹操的士兵或者軍糧器械躲避敵人的弓箭、火炮,非常有效地減少傷亡。

貓耳洞在中國的曆史很長,中國古代将領在三國以前就有“貓耳洞”的發明。在解放戰争與抗日戰争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曾大量挖掘貓耳洞,曾重創過日軍和國民黨軍隊。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曹操修築的“地下運兵道”和萬裡長城一樣房間衆多、功能衆多。雖然有這麼多的作戰機關,但主要功能還是囤積士兵。當敵人攻城時,曹操把精兵良将從城内通過道地運送城外,從敵人後方進攻敵人。

兵不厭詐,曹操有時候故意露出破綻,讓敵人認為城内士兵不多,當敵軍進入城内時,曹操再把士兵從城外運回城内,出奇制勝,打仗這就是精髓。

通過曹操的“地下長城”,可以看出曹操的智慧與謀略,腦瓜絕對是一頂一的聰明,尋常人肯定趕不上。

曆代修築:唐宋清各代修築,二次永藏于地下

曹操修築的“地下長城”和秦始皇修築的“萬裡長城”一樣。他們二位都是宏偉工程初建者,卻不是宏偉工程的終點。

曹操修築的“地下長城”,也許隻是曹操擊敗袁紹,達到軍事目的的一個工程傑作,卻得到了後世曆朝曆代君主的運用擴建。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猶如萬裡長城一樣,秦始皇始修,曆代均有維護修築,明代徐達大修,至此長城萬裡規模具備雛形。曹操修築的“地下長城”對後世的戰略意義極大,導緻唐宋兩個王朝斥巨資對其維護修築。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到宋朝的時候,宋帝将曹操“地下長城”的機密程度大大提高,嚴格規定,非朝廷核心成員不允許知道,非軍隊進階将領不允許知道,否則殺無赦。

這都充分說明了曹操“地下長城”在後世的戰争中起到的重大作用,比方說唐朝的黃巢起義、比方說宋朝的金宋之戰,曹操“地下長城”應該都起到了重要軍事作用。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不過,曹操的“地下長城”命運多舛,據曆史記載,南宋1240年,河南的黃河決口,因為河南毗鄰安徽,黃河之水進入安徽亳州,将曹操“地下長城”淹沒,自此深埋于地下長達700年時光。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時間到了清朝,道光1841年,河南的黃河再次決口,這一次洪水更為兇猛,洪水被稱為猛獸,持續了8個月,曹操的“地下長城”第二次就埋于地下。

重見天日:軍事科學院院長考察,彙報給周恩來總理

曹操修築的“地下長城”最終沒有淹沒于曆史的滾滾洪水中,1969年中國大力提倡挖掘防空洞,亳州市老百姓一挖不要緊,把這個藏了700年的曹操修築的“地下長城”再挖了出來。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剛打開的時候以為是地宮,後來經過亳州市考古專家勘探,通過裡面的文物儲藏及文字确認了這是曹操修築的“地下長城”。

曹操修築的“地下長城”最終名聲遠揚,新中國軍事科學院院長特意來安徽進行考察,1800年前的軍事家曹操為了擊敗敵人特意修築。

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1800年後的軍事科學院院長前來考察,不得不說這是曆史的巧遇與安排。後來經周恩來總理特别批示,委派安排中國建築學的領軍人物——梁啟超之子梁思成先生前來考察。1999年人民的好總理溫家寶先生因公視察亳州市,特意來曹操修築的“地下長城”參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