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年來各國傳統車展的熱度有所降低,但車企對國際消費電子展(下稱“CES”)的熱情依然高漲,CES成為車企炫技的舞台。在剛剛開幕的2022年北美CES上,超過200家汽車企業參展,創下了曆史新高。
多家車企開啟電動化産品攻勢,通用汽車在北美CES上一次性釋出五款純電動車,寶馬推出純電動車iX M60、旗艦電動車型BMW iX等,奔馳全球首發VISION EQXX概念車,其單次充電續航裡程超過1000公裡,奧迪推出首款電動跑車,克萊斯勒則宣布計劃在2028年全面實作電動化。
除了電動車外,多家車企還展示了新技術。在旗艦電動車型BMW iX上,寶馬利用“電子墨水”實作了車身一鍵變色。“電子墨水”中包含數百萬個透明微膠囊,每個微膠囊裡含有帶負電的白色顔料,以及帶正電的黑色顔料。通過控制微膠囊兩側的電極,可使所需顔色出現在車身表面上。寶馬根據圖案和汽車表面弧度的變化制造不同尺寸的“電子墨水”,進而固定在汽車上,最終通過電極變化實作一鍵變色。現代汽車展示全新機器人子產品PnD,PnD的目标是建立一個多合一的內建移動解決方案,在單一子產品中提供智能制動、轉向、輪内電驅動和懸挂硬體。而奔馳的VISION EQXX概念車以軟體驅動研發,全車應用大量輕量化技術與可持續材料,并采用了人腦仿生技術。
EV sales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前11月,全球電動車銷量已逾550萬輛,鑒于每年最後一個月的銷量通常會更強勁,預計2021全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将達到650萬輛,是2020年310萬輛的兩倍多。在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特斯拉依然占據着較高的市場佔有率。2021年前11月,特斯拉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排名第一,占據了13.7%的市場佔有率,其次是比亞迪(9%)和上汽通用五菱(7.1%)。傳統車企巨頭雖然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的銷量也在上漲,但依然與特斯拉有一定的差距,大衆汽車和寶馬集團排在第四名(5.7%)和第五名(4.4%)。
大衆汽車CEO迪斯曾表示,在當下市場中,隻有跟上特斯拉的步伐,随後才能在某個階段超過它。從此次北美CES展來看,傳統車企巨頭正在通過新技術來吸引消費者的關注,高新技術也将逐漸成為車企的核心競争力。從電動化的時間節點來看,奧迪、奔馳和寶馬等車企巨頭将于2025年推出在新架構平台上打造的産品。另一方面,車機系統也是本次CES展上的競争焦點。奔馳在CES上展示了下一代MBUX資訊娛樂系統Hyperscreen,寶馬推出了下一代iDrive資訊娛樂系統,現代汽車也推出了子產品化的車機系統。這意味着車企在數字化領域正不斷發力。

此外,在自動駕駛領域,車企與晶片廠商合作已成為大勢所趨。高通宣布将向汽車制造商沃爾沃、本田和雷諾提供晶片,加快了其與傳統車企的合作,實作産品線數字化,同時表示已與吉利控股支援的品牌沃爾沃和極星達成協定,從今年将開始在汽車上使用“骁龍駕駛艙”晶片和Alphabet公司的谷歌作業系統。
除了合作外,目前已經有不少車企投資了晶片廠商。一方面,這與目前晶片供不應求相關。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汽車時代的來臨,車企在軟體方面的競争力越來越重要。地平線CEO餘凱曾告訴記者,主機廠對AI晶片的需求正在加劇,這使晶片廠家與主機廠加深了合作。餘凱表示,主機廠希望自動駕駛功能要比肩特斯拉。此外,在座艙體驗方面要超過特斯拉,這也是中國智能駕駛的路徑,而國外使用者目前不太注重駕駛體驗。
無論是電動化産品還是自動駕駛技術的推進,都表明了車企全面轉型數字化的決心,但實作數字化轉型并不容易。麥肯錫釋出的一份報告顯示,全面的數字化轉型有賴于充分實作所有職能部門的數字化潛力,包括從市場和銷售到産品開發和采購、制造和供應鍊到企業的間接職能。許多公司已經開始啟動數字轉型計劃,當它們試圖将技術整合到商業模式中時,常常會面臨幾大挑戰,包括高昂的成本、無法證明的業務案例、難以獲得的短期回報以及不明确的試點價值。